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平安夜,明日,聖誕節又至。歡樂的節日中,各種傳統元素接連出現,其中,食物最易令人輕鬆“上鉤”。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儘管,西方美食較於中華美食,還有一定差距。但單從外觀看,還是不乏可取之處,接著,且說一種外觀誘人的食物。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這就是薑餅,它有很多系列——小人兒、童話小屋、聖誕樹等,是“時髦單品”,形式豐富。可這時髦之物,背後的故事,若挖掘下去,還有不少意想不到之處。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要說薑餅,先從原料講起。千餘年前,姜沿著絲綢之路,從亞洲傳到歐洲,那正是古羅馬的鼎盛時期。它在東方,尤其在我國,只是一種配菜調味料,而在歐洲,卻成為珍貴香料,不過,進口之物,要加上各種成本,因而貴重,這也在意料之中。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古羅馬後來衰落,姜這個稀罕物,也跟著一齊跌入歷史塵埃。

之後,馬克·波羅於1295年,將其從中國再次帶回歐洲。它濃郁的異域氣息,得到人們廣泛的喜愛,但依然因來之不易,而身份高貴(買1磅姜的花費,可買一頭綿羊),所以,它只能現身於帶有宗教色彩的節日中。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過了幾百年後,它才漸漸深入大眾市場,直到現在依然在歐洲風行,人們無姜不歡,除了本文的主角薑餅,很多啤酒、糖果等食品,甚至洗髮水,都有姜的成份。這點與人們對糖的態度,有些相似,早年間,歐洲人一般消費不起糖,但現在的歐洲人,終於可以隨意享受糖了,於是就任性起來,猛力用糖。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姜啤

再回到薑餅,它從問世以來,就帶著宗教色彩。

13世紀,德國的修士們,會在重大節日,分發薑餅給信眾們。因薑餅與宗教有這樣的淵源,所以,關於其製作的限制,也是頗多的,比如,最初制薑餅的人,只能是男士,還必須是“註冊甜點師”。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那誰是創作人形薑餅的始祖?據說,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任期間的一位甜點師,當時,薑餅被設計成精緻的剪影式淑女、紳士造型,並裝飾上金葉,是國宴必備。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人形薑餅模子

在歐洲各國,都有薑餅人的製作傳統,故事也不少。

最有名的一則,就是“逃跑的薑餅人”,說的是一個剛被烤好的薑餅人,因不想被吃,於是,就跳出烤箱,一路狂奔,幸運逃過了烤制它的老兩口兒的追捕,也躲過了牲畜們的視線,可惜,後來卻在過河時,被狐狸擒住給吃了。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逃跑的薑餅小人

狐狸總擺脫不了“狡猾”的定義,而這單純的小人兒,雖逃跑失敗,但卻憑著一股“愣頭青”的勁頭,讓人喜愛。

這個故事,天真可愛,但我卻感覺,人形之物,並不是那麼簡單。

它總隱約帶有神秘的細胞,歐洲舊時將姜視為貴重之物,它不僅用在食物中,還有特殊的治癒力,因而,人們漸漸覺得,它像是被賦予了某種魔力。另外,聖誕節與異教崇拜頗有淵源,這種原始崇拜的儀式中,有一條就是吃人形餅乾。我們眼中,可愛呆憨的薑餅人背後,原來還藏有這麼暗黑的成份!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除了薑餅人,19世紀,德國的師傅們,還創造了一類藝術品——薑餅屋,這是受到了《格林童話》的啟發。具體說,是根據韓賽爾、格蕾特兩兄妹,進入森林女巫小屋的冒險故事創作的。

雖然,薑餅屋有“天使外表”,可是,其靈感源頭,卻充滿了陰鬱氣氛,不過,一直有研究表明,童話就是暗含很多詭異元素,細思極恐。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充滿悖論的,不是嗎?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最後,再回到薑餅的原料上來,這樣一味東方調料,也是西方香料,在絲路中,輾轉於不同的歷史時空,經歷了不少風霜……

很多人接受不了它濃烈的氣息,也有人鍾情於它帶來的刺激,這種“尖銳”的食物,挑動著人的神經線,也減緩了幾分寒冬的凜冽氣息。

它不如辣椒那般明豔,但給人帶來的味覺印記,卻像它的經歷那樣,深重濃厚。我覺得,這就是它在聖誕節的餐桌上,佔有一席之位的原因。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歐洲中世紀製作薑餅的場地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德國心形薑餅 扶日攝

還有會逃跑的薑餅人?莫非它成了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