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穆與歡愉:傳統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肅穆與歡愉:傳統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人們向來認為中元節是一個肅穆的祭祀亡靈的日子,但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元節也曾是一個歡愉的秋天裡的節日。

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七月十五、七月半等,曾是一個十分盛大的節日。清代《帝京歲時紀勝》中說北京城“中元祭掃,尤勝清明”,時值七月,“綠樹陰濃,青樂暢茂,蟬鳴鳥語”,人們外出遊玩,“興助人遊”。

一、新谷“秋嘗”祭祖先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中國人十分重視祖先祭祀。古有時祭之禮,一年四季按時祭祀祖先。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

秋天的祭祀稱為“秋嘗”,或“嘗新”、“薦新”等。為什麼秋天要進行祭祀呢?《春秋繁露·四祭》雲:“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禮記·月令》中也載:“是月也,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七月份黍稷新谷登場,天子舉行“嘗新”禮,將新谷進獻給祖先。古人認為按時祭祀祖先是“人子之道”的體現。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載“古者歲四祭。……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祭先祖也。過時不祭,則失為人子之道也。”《孝經》中也說“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禮的形成本源自人內心的真情抒發,“禮緣情作”。季節輪轉,萬物榮枯盛衰,人們心有所感,因時而祭。但是,這時“秋嘗”的具體日期並不確定,後來才慢慢地固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

肅穆與歡愉:傳統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二、僧尼道俗供諸佛

七月十五作為一個民俗節日最早被南朝梁宗懍記錄在《荊楚歲時記》中,“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

”在宗懍生活的時代,僧尼道俗各類人在七月十五這一天都“營盆供諸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衰微,經過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的佛教獲得了快速發展。

在佛教以及七月十五的發展過程中,南朝“菩薩皇帝”梁武帝蕭衍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梁武帝之前,盂蘭盆會已經存在,但是梁武帝廣建佛寺,多次捨身同泰寺為“寺奴”,極大地推動了佛教發展,也進一步促成了盂蘭盆會的民間化。

此時,這個節日被稱為盂蘭盆節,盂蘭盆一詞來源於佛教《盂蘭盆經》,是“解倒懸”的意思,將人死後的魂魄從困厄中解救出來。節俗活動主要是在寺院供奉盂蘭盆,祭祀祖先,使祖先免於凍餒。

生活年代略晚於梁武帝和宗懍,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記載了北方地區盂蘭盆節的活動,他囑咐子女要在盂蘭盆節的時候進行祭祀,“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悲,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另外,盂蘭盆節期間民間還有遊樂賞玩的活動。

中國很多傳統節日都有遊樂賞玩的內容,七月十五也不例外。南朝宋王元謨《壽陽記》:“趙伯符為豫州刺史,立義樓。每至元日、人日、七日、月半,乃於樓上作樂,樓下男女盛飾,遊觀行樂。”

杜臺卿也說,盂蘭盆節的時候“今世因此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割竹,飴蠟剪綵,摸華葉之形,極工巧之妙”。七月十五這一天,人們不僅要到寺廟中供奉佛祖、祭祀祖先,還“廣為華飾”,“遊觀行樂”。整個節日既有神聖莊嚴的一面,又充滿喜樂歡愉。

肅穆與歡愉:傳統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三、中元朝拜上清回

一年中元節,李商隱參加了中元節朝拜上清的儀式,“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整個朝拜隊伍,符節飄飄、旗幡飛揚。盧拱《中元日觀法事》中也說“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唐代崇道,宮廷中元道場十分隆重,百官在皇帝的帶領下進行祭拜,儀仗威儀旖旎,場面盛大而華麗。在地方上,中元法會也十分熱鬧。戎昱在《在開元觀陪杜大夫中元日觀樂》中說荊州開元觀舉行法會,“舞態疑回紫陽女,歌聲似遏彩雲仙。盤空雙鶴驚幾劍,灑砌三花度管絃”。

七月十五的活動除了道場之外,盂蘭盆會依舊盛大。清代顧祿《清嘉錄·盂蘭盆會》卷七引孫思邈《千金月令》:“七月十五,營盆供寺,為盂蘭會。”《舊唐書·王縉傳》:“代宗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

唐代中元節放假三天,人們可以盡情愉悅。《唐會要》“大曆四年七月十三日敕。七月十五日,前後各一日,宜準舊例休假。”中元節期間,各大佛寺內都要舉行盂蘭盆會,佛寺周邊也成為人們娛樂、休閒的好去處,“時中元日,番禺人多陳設珍異於佛廟,集百戲於開元寺。”

唐人愛月,月有涼月、素月、松月、清水月、關山月等多種。唐人詠月,有杜牧的《秋夕》之月,有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王建《十五夜望月》的中秋之月,也有羅隱《中元夜看月》、李郢《中元夜》的中元之月。羅隱說“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李郢說“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在飲食方面,唐玄宗時要求中元節期間吃素食。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十月,唐玄宗敕令十月十四、十五是下元齋日,官民禁屠,並要求素食。“自今已後,兩都及天下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兼宜禁斷”。後來,中元節吃素食、以素食祭祖成為一個傳統。

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載:“故都殘暑,不過七月中旬,俗以(七月)望日具素饌享先,織竹作盆盎狀,貯紙錢,承以一竹焚之”。南宋《武林舊事》中載“而人家亦以此日(中元)祀先,例用新米、新醬、冥衣、時果、彩段、面棋,而茹素者幾十八九,屠門為之罷市焉。”明代《帝京景物略》中也說當時人在中元節時祭拜祖先用素食,“十五日供養祖先素食。”

四、人間佳節是中元

朱熹在《中元雨中呈子晉》中說“茲辰喜佳節,涼雨忽驚秋。” 黃公度也在《賀陸鹽允濟》中說“天上臺星對南極,人間佳節是中元”。在宋人的心目中,中元節是令人歡愉的“佳節”。

蘇軾的《前赤壁賦》寫於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蘇軾和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他們“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喝酒喝得盡興“扣弦而歌”“吹洞簫”“倚歌而和”,甚是歡暢。最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從此以後,中元偕客泛舟、飲酒做詩,就成為文人士大夫的一件雅事。劉克莊在《念奴嬌》中寫到,“天風浩動,掃殘暑、推上一輪圓魄。愛舉眉山公舊話,與客泛舟赤壁。”

明代張岱也效仿蘇軾,中元夜遊西湖。中元節的西湖景色優美,“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遊人如織、摩肩接踵,“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但他不喜與眾人湊熱鬧,待到眾人散去,才和朋友趕到斷橋,“席其上,呼客縱飲”“淺斟低唱”,直到“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眾人離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裡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中元月色嬌好,惹人憐愛。范仲淹在《中元夜百花洲作》中說自己在中元夜“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天上明月高懸,星星點映,“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空星斗疏。”讓詩人在百花洲流連忘返,加之笛聲婉轉、激盪雲霄,“一笛吹銷萬里雲”,眾人紛紛歌唱、起舞,愜意瀟灑,“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逛夜市、吃美食、看雜劇、觀燈,便是中元節的標配。《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中元節時“潘樓幷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夢梁錄》中說“家市賣冥衣,亦有賣轉明菜花、油餅、酸餡、沙餡、乳糕、豐糕之類。”

中元節期間還可以欣賞雜劇,而且是從七夕之後就開始了,直至七月十五。《東京夢華錄》載“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連經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

中元張燈也是宋代的一個特色節日活動,通常是張燈三日,舉國歡慶。《宋會要》中載:“開寶四年(971)七月中元節,京城張燈”。《宋史·禮志》“太平興國二年(977)七月中元節,御東角樓觀燈,賜從官宴飲。五年十月下元節,依中元例,張燈三夜。”

當然,作為中元節的重要儀式活動,悼亡祭祀要依例舉行。王仲修在《宮詞》中說宮廷重視中元節,舉行道場活動,“殿閣新秋氣象清,玉階露冷半雕冥。六宮最重中元節,院院燒香讀道經。”

在民間,人們也透過各種方式祭祀祖先。《東京夢華錄》中載東京汴梁城,中元節前幾天,市井間開始販賣祭祀物品,有各種冥器,還有供焚化的“盂蘭盆”。汴梁人祭祀祖先時用楝葉鋪在桌面上面,還要用“麻谷窠兒”系在桌子腳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

汴梁人還用“雞冠花”祭祖,《東京夢華錄》載“又賣雞冠花,謂之‘洗手花’” 《楓窗小牘》中也載“雞冠花汴中謂之‘洗手花’,中元節前,兒童唱賣以供祖先”。

肅穆與歡愉:傳統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包袱  拍攝者:蕭楚英

肅穆與歡愉:傳統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燒包祭祖 拍攝者:鄭海洋

五、萬朵金蓮徹夜明

明清時期,中元節依舊是一個盛大的節日,除了繼承傳統習俗外,又增添了一個新的節日活動——放河燈。

河燈又稱荷葉燈、蓮花燈、水燈等。清代《燕京歲時記》載北京人過中元節要點荷葉燈,“中元黃昏以後,街巷兒童以荷葉燃燈,沿街唱曰:荷葉燈,荷葉燈,今日點了明日扔。……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紙製成蓮花、蓮葉、花籃、鶴鷺之形,謂之蓮花燈。”查慎行在《京師中元詞》中說:“萬柄紅燈裹綠紗,亭亭輕蓋受風斜。滿城荷葉高錢價,不數中原洗手花。”

追溯放河燈的歷史,《夢梁錄》中記載,“七月十五日……禁中車馬出攢宮,以盡朝陵之禮。及往諸王妃嬪等墳,行及享之誠。後殿賜錢,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元代張翥《婆羅門引》“七月望,西湖舟中觀水燈”。

明清時期的北京城,中元夜什剎海、北海、積水潭、東直門外的二閘、護城河等地,到處都燈光如晝。文昭《京師竹枝詞》“坊巷遊人入夜喧,左連哈德右前門。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

據《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七月十五的時候,北京城內各水邊都放河燈。“諸寺建盂蘭盆會,夜於水次放燈,曰放河燈。”《酌中志》也記載,“十五日中元,甜食房進供佛波羅密,兩苑做法事,放河燈。京都寺院鹹做盂蘭盆,追薦道場,亦放河燈於臨河去處也。”

另外,運河二閘也是重要的放河燈的地點。《燕京歲時記》記載運河二閘兩岸樹木繁茂,茶鋪林立,是北京人夏天避暑遊玩聖地,“運河二閘,自端陽以後遊人甚多”。

中元節的時候這裡舉行盂蘭會,屆時有秧歌、獅子雜耍等玩樂,“至中元日例有盂蘭會,扮演秧歌、獅子諸雜技”。到了晚上,人們在運河裡放河燈,“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中元節是夏季娛樂的尾聲,此後,天氣轉涼,遊船活動也要停止了。“中元以後,則遊船歇業矣。”

不僅是北京,其他地方中元節也要放河燈。西湖放河燈由來已久。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記載西湖地區中元節有盂蘭盆會,人們在湖中、塔上放燈,“僧家建盂蘭盆會,放燈西湖及塔上河中,謂之照冥。”

肅穆與歡愉:傳統中元的復調與變奏

河燈  拍攝者:鄭海洋

對於中國人來說,中元節是一個複合性的節日,在歷史的發展中融合了儒釋道多種文化,慢慢形成了以祖先祭祀、盛飾遊樂為主的雙重節日內涵。孟秋時節,新谷登場,人們祭祀祖先、感恩祖先,表達孝道。同時,也感恩自然饋贈,享受收穫的歡愉。

作者簡介:邵鳳麗,遼寧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民俗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理事,瀋陽市民協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在《民俗研究》《文化遺產》《民間文化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出版《朱子與傳統社會民間祭祖禮儀實踐》《家風家訓與鄉風文明建設—山西聞喜裴柏村的個案研究》《我們的節氣》《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著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課題一項及多項省級科研課題,參與多項重大科研課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