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譯 文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

注 釋

楚水

:水名。一名乳水。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澤。

巴山

:大巴山。巴山夜雨漲秋池。泛指巴蜀一帶。

楚水巴山

: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巴人

:此詩中指古巴州人。

北客

:作者自指,言客有思鄉情也。

紇那

:踏曲的和聲。

綠羅

:綠色的綺羅。比喻綠水微波。荔枝名。川人有稱荔枝為綠羅者。詩中所指解釋歷未能統一。三種解釋者皆有,也都講得通。

賞 析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卻流露出詩人多年貶謫遠任的愁苦。楚地巴山遠離長安,雖然暫時避開政治漩渦,但對於心懷遠大抱負的詩人來說卻是心仍有不甘的。“這不能不使人愁苦,傷心失意下也屬正常。壓在心頭的大石無法移開,難以消除的寂寞和煩悶更無法排遣。江雨又來,淅瀝不歇,更添傷情。

“巴人能唱本鄉歌。”於此傷情懷思之下巴人鄉歌又傳入耳。“歌者那知聽者愁,一聲一嘆總牽情。”巴人歌唱本屬常有之事,詩人卻將其平常事入詩中,可見詩人自己心緒卻是常常不平靜的。自然不是隻因耳聽巴人歌聲才起的不平靜,人總是會因某事而及他情。

聞歌思歸,自然引出下兩句:“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長安,不算是自己的歸處,多次的貶謫打擊,長安那裡只是自己的傷心地而已。至於詩人想歸何處,可以從詩句中推測。《紇那》當是詩人家鄉的鄉歌。身披綠色綺羅踏著《紇那》曲的和聲邊舞邊歌的鄉人想必是歡迎自己歸來的一朝離鄉,飄零天涯。也只有那裡才不排拒自己。因有這樣的想法,窗外的綠水微波漸漸幻成故鄉人身上迎風而舞迎己歸來的綠色綺羅,耳邊聽聞的《紇那》節拍又顯得那樣的清晰明瞭。

作 者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劉禹錫(772-842)

,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每一節課程都是精心挑選

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想讓你過得更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