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李海山||鄉居瑣憶(五)

【山西】李海山||鄉居瑣憶(五)

崇文|博學|慎思|篤行

【山西】李海山||鄉居瑣憶(五)

鄉居瑣憶(五)

李海山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不滿十歲時,患了一場“猩紅熱",喉嚨發炎,吃飯都難以下嚥。大約有一個月時間不能去上學,整天憋在家裡。這可愁壞了父母親。那時候醫療條件還很落後,想買幾支青黴素,也得託關係,走後門,求爺爺告奶奶,才可能弄到。好在父親走南闖北,認識不少人,這其中也有醫生朋友。離我們村五里外的永興村,有一個叫李如貴的醫生,是父親的好朋友,他幫父親弄到8支青黴素,讓村裡的赤腳醫生福然給我打上,我才躲過一劫。重新活蹦亂跳回到了學校。

在找李如貴之前,父親也求過我們公社的尚醫生,但尚看人下菜碟,架子大,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據我所知,他只給有些門面或頭臉的人看病,一般患者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不為所動。父親當然見過些世面,知道他這是在故意刁難,動了肝火,不用他看了,直接上門請來了李如貴。李醫生來到我家,放下醫療箱,讓我張大嘴,用鑷子按住我的舌頭,仔細觀察了觀察口腔、喉嚨,確診說:“你家娃娃這是害了猩紅熱,打上幾支青黴素就問題不大了。”為了減輕疼痛感,好像還配以苯甲醇同時注射。

我後來查閱資料,才對"猩紅熱"略有了解。此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鏈球菌,患者多為三歲到七歲的兒童,主要症狀是發熱,舌頭表面呈草莓狀,全身有點狀紅疹,紅疹消失後脫皮。這種病,現在疑似不見。

給我買青黴素的錢,本來是計劃用來買過冬的煤的。我治病買藥花了,再想買煤就作了難。眼看冬天就要來臨,拉不回煤,一家人就得挨凍。我當時尚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當然不懂得這些因果關係,更不懂得這件事帶來的後果有多麼嚴重。

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正在作難之際,小隊裡要買玉茭杆儲存,為集體的牲畜準備過冬的飼料。我家正好有自留地裡收割回來用作冬季當柴燒的存貨,賣給隊裡,換了些錢,才解了燃眉之急。那時啊,家家戶戶掙錢都不容易。我們家自然也不例外。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在人民公社化時代,工分值低,一個壯勞力風裡雨裡辛辛苦苦受上一年,年底分紅,也領不到幾個錢。儘管起早搭黑,忙忙碌碌,仍然填不飽肚,缺錢花。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就這樣,每一場運動一來,還要窮折騰一番。記得有一年夏天,颳起了"割資本主義尾巴"的風,把社員在地頭路畔種下的正要成熟的莊稼,一下子像剃頭似的割了個精光,還召開了社員大會,抓了幾個“典型”進行批鬥。下鄉的幹部慷慨激昂,發言的代表義憤填膺。我們小學生也被學校組織起來,列隊來到大隊院子裡,接受“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教育。一個學生代表在發言稿中,還引用了"戰鬥正未有窮期,老譜將不斷襲甪",聽得我兩眼發瞪,一頭霧水。會上還跟著村裡的民辦連長,舉起拳頭,一起高喊"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的震耳欲聾的口號。聲勢之浩大,場面之震撼,令人不堪回首。

磕磕絆絆,起起落落,歷盡滄桑,不甘沉淪。我們這茬六零後生人,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相繼步入了花甲之年。對於生活,對於社會,對於人生,都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深刻領悟。再不會頭腦發熱,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再不會四顧茫然,恍恍惚惚,心無定力;再不會沒有比較,沒有分析,缺少理性判斷。大起大落中,我們更知道生命這葉顛顛簸簸的小舟,風雨無阻,該駛向何方。

2021年8月18日雨夜

【山西】李海山||鄉居瑣憶(五)

作者簡介

李海山,山西省原平市人,1964年出生,畢業於雁北師範學院(現大同大學)中文系,寧武縣在職教師。曾度過四載火熱的軍營生活。自幼酷愛文學,曾在報刊雜誌發表詩歌,散文,新聞報道等作品。其所作《心曲》一詩,被收入《馬作楫文集》;演講詩《戰土的驕傲》被選送師政治部。

【山西】李海山||鄉居瑣憶(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