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顧彬出生於德國,全名是Wolfgang·Kubin,他是一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翻譯家和作家。

他曾在多所中國大學進修學習並任教,還翻譯了很多中國的詩歌、文學作品,獲得過中國獎金最高的詩歌獎項。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作為知名的漢學家,顧彬對漢文化有著四十多年的研究,特別是在中國古典文學、現當代文學和思想史領域。

他還曾主編過雜誌《東方向》和《袖珍漢學》,向世界介紹亞洲文化和中國的人文科學,可以說他對中國的文學發展是有深度認識和獨特見解的。

顧彬喜歡寫詩,據說讓他陷入中國文化“海洋”的就是一首李白的詩。

他喜歡詩歌,對中國的當代文學作家們,他認為中國的詩人才是中國最優秀的寫作者,雖然比起小說家們,詩人沒有得到廣泛的認知和喜愛,但是他們孤獨的同時文字深邃、思想深刻。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比如他對中國當代詩人北島就有著很高的評價,他說北島是一個永遠不會出賣自己靈魂的文人,他熱愛自己做的文學,不會拿文學去交換其他任何東西。

所以對於寫作,顧彬還堅持語言勝過一切,精神與思想皆是語言,他認為不重視語言是中外當代文學共同的缺點,尤其是中國當代文學。

因此他認為文學不應該或者不完全應該由內容決定,因為如果一個作者寫出了沒人敢寫或者沒人寫過的東西,他是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但是那些東西,未必擁有靈魂。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對著名的中國當代作家餘華和莫言,他更是直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這樣的評價究竟是博人眼球的誇張言論還是博覽群書後的研究結果,也許我們只能從他一直以來的經歷和作品中分析一二。

顧彬與“中國文化”的相識

顧彬出生於德國,他曾在明斯特大學學習神學,後來改學中文及日本學,直到專攻漢學,獲得波恩大學漢學博士學位。

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始於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唯美浪漫的“詩仙”絕句,神秘精煉的中國詩詞,讓顧彬深深著迷,連他的博士論文,寫的都是杜牧的詩。

這個嚴謹的德國人自此便迷上了中國文化,尤其是古典詩歌,他說“中國詩歌一直為我所愛”。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無論是在作品還是在演講中,他都對中國詩歌褒揚有加,

他認為中國詩歌遠遠超越了中國文化的界限,而且在德國出現第一位詩人之前,中國的土地上,已經進行了兩千多年的詩歌創作。

1974年,顧彬來到了中國,在現在的北京語言大學進修漢語,那時的他根本不瞭解中國文學,連魯迅是誰都不知道。

直到他開始學習中文,才慢慢對中國文學有了逐漸深入的瞭解,後來他編著出版了很多關於中國文學的作品,這其中有他翻譯的巴金、丁玲和茅盾的作品,也有他對中國古典文學和當代文學的研究和評價成果。

顧彬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不止單純建立在中國文學上,由他寫過的論文《空山——中國文人的自然觀》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文學的研究是基於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而文學作為一種內涵深刻的文化現象,是用語言文字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系統性地記錄下來,透過不同的表現形式,讓讀者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領略不同時空的人文特色。

顧彬就在不斷閱讀中國文學作品中,開始瞭解中國文化從古至今的樣子。

語言與內容的碰撞

顧彬最愛的還是中國的古代,相對現代的中國,他更懷古。

《德國之聲》的記者艾柯曾說,朋友們開玩笑說顧彬是可以早晨五點起來讀《論語》的人。

對於中國的現當代作品,顧彬更喜歡詩歌,他認為中國當代的詩歌作品語言深邃,思想深刻,

他甚至說“中國的當代詩歌是世界上最好的。”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他也說,中國當代文學除了詩歌之外都不是太理想。

他認為除了很少一部分作品,中國當代散文、小說、話劇都比較困難,餘秋雨寫散文寫得並不夠好,王蒙只是在80年代寫得還算不錯。

對於莫言,顧彬曾翻譯了很多他的作品介紹給歐洲,而自從莫言獲獎後他倆就決裂了,因為顧彬覺得莫言的水平並不能使他同其他偉大的作家相提並論。

他認為莫言的小說里人物過多,而優秀的作品應該是寫好一個主人公的靈魂。對於寫出了《活著》的餘華,顧彬認為他早期的作品還可以,後期的作品簡直不堪入目。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顧彬認為,中國當代文學存在的問題,還是作家們因為熱衷於賺錢而去側重描寫冗長的內容與複雜的人物關係。

這讓他們的作品都失去了語言的美感,同時也缺乏了對人物精神的探索,所以他說出了那句,餘華和莫言?根本不懂人是什麼。

一、語言:

對於中國當代文學的語言問題,顧彬認為餘華和莫言有著中國當代作家們的通病,就是既不懂“母語”,也不懂“外語”。

“母語”指的是文言文,

顧彬認為中國的當代文學因為特殊的時代原因,無非是“鄉土文學”和“傷痕文學”,而這兩者都充滿了“荒誕的氣息”,

難以擺脫的鄉言村語,讓中國當代文學難以走進世界文學的中心。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外語”自然指的是其他國家的語言,中國作家們因為外語都不是太好,沒有辦法讀原著,

這就導致中國作家無法直接吸收其他語言的特點,也就沒有辦法豐富自身在寫作語言上的表達。

既不懂“中文”,又不懂“外語”,讓中國當代作家既沒能繼承中國古代的文學經典,也沒有辦法學習世界文學,更別提與世界文學的交流與共鳴。

二、精神:

餘華的小說裡,

主人公的性情都是不溫不火的,不管是逆來順受的,還是平心靜氣的,都是平凡且剋制的。

而其他的人物形象,或者是扁平化的虛偽、麻木,或者是單純的殘暴、冷血。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至於女性形象,大多是對愛情的死心塌地,圍繞在男人的身邊,做著男人的陪襯。

莫言的寫作風格以大膽聞名,

他創造的世界天馬行空,作為“尋根文學”的代表,他既“懷念故土”也“怨恨故土”。

他透過塑造不同的情景,展現人物,語言隨意獨特,但是既不高雅深邃,也不真切地貼近生活。

這個固執的德國老頭認為,好的文學不是誰都想看的文學,而是要有足夠的語言修養和精神核心的文學。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餘華和莫言,過於描寫曲折的人物命運,並不能用恰當的語言講好深刻的故事,也不能給人物賦予豐富的靈魂與耐人尋味的核心。

何為好的文學?

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中,顧彬沒有用他一貫的犀利批評語言,他解釋說這是因為他學會了中國人的圓滑,所以不好意思批評老朋友。

這句話其實也顯示出了顧彬對中國人、中國文化存在著一些固有的偏見與誤解。

何為“圓滑”?是巧舌如簧還是纏綿蘊藉?是八面玲瓏還是恰如其分?

換言之,如果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方文化表達的“含蓄”是“圓滑”,那麼西方人的競爭與獨立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冒犯”和“自私”?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顧彬曾動情地說,四十年來,他全部的愛都奉獻給了中國文學。他對於中國文化的喜愛毋庸置疑,但是正如每個人無法徹底杜絕原生家庭對自身性格的影響一樣,他也無法消除一個外國人在瞭解別國文化過程中的偏頗與狹隘。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懂與不懂,是見仁見智,立場不同決定了感受不同。

你可以從餘華的作品裡看到大同小異,也可以看到平凡中國人的堅韌與淡泊,你可以從莫言的作品裡看到“豐乳肥臀”,也可以看到男性的豪邁與女性的果敢。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所以他們是真的不懂人麼?

如何定義一個作者懂不懂人?是看他全部的作品,還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是要所有讀者對他讚不絕口,還是所有文學評論家一齊稱譽?

既然文學作品由人創造,就要由人欣賞、由人評論,那麼也就要接受不同的聲音。

評論家們很喜歡給文學作品分門別類,除了有時代、寫作風格等的分類,還有鑑賞角度的分類,有些將文學作品分類為雅文學和俗文學,而有些則將文學作品分為雅文學、上層俗文學和下層俗文學。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雖然種類不同,但是標準其實算得上大同小異,無非是所謂的“精英文學”和“大眾文學”,用中國文化分類而言,就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

而這每一種文學都有自己面向的群體和受眾,所以文學大而小之,雅而俗之,不論高低,沒有好壞。

漫長的歲月洗禮下,不管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還是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留下的都是大浪淘沙後可以閃閃發光的“金子”。

如今,戲曲與歌劇可以共同唱響,十四行詩與七言絕句也可以一起吟誦。

我們可以透過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認識地球的另一個角落,也可以透過虛構的文學作品聯透過去與未來。

漢學家顧彬:餘華、莫言?他們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

梁山伯與朱麗葉可以談情,羅密歐與祝英臺可以說愛,古老的愚公用堅韌移山,孤島上的魯濱遜用堅持換來團聚,丘位元和月老一起擔負著聯結姻緣的重任,神話與童話同樣寄託了人類美好的期許。

不會有誰獨自生活在一個孤島上,也不會有哪種文學可以獨自高高在上。

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每種文學都有其紮根的土壤。

城市與農村,相聚和別離,東西方文學作品中的世界,就是每一個平凡人對生命的體驗與感悟。

文學來源於生活,反射著現實。一切文學的共同使命,都是要作者依託現實,用思想提取生命的核心,再用語言文字形成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屬於“人”的世界。

所以“懂”與“不懂”,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一花一世界”,顧彬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