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月曾經照古人

今月曾經照古人

中國人對於自然的借喻是無與倫比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木草蟲,四季風物,而當一葉知秋時,月亮就隆重登場了。

中國人對自然的崇拜,對日月星辰的膜拜從上古時期就開始了。

自從漢字發明,語言的應用,詩歌的興盛;

對月亮的讚美自古不絕。

今月曾經照古人

《詩經》國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掻兮。

月出照兮。佼人僚兮。除妖掻兮。勞心慘兮。

我們是把自然與人的關係在文化和生活上關聯得最密切的民族,藉助自然抒發我們的情感,詠物言志,借景託志。中國是詩的國度,在詩歌的表現上更為突出,尤其對於月亮的贊詠,以唐宋為盛。

月亮、自然、詩人,情感融為一體。

《望月懷遠》節選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張九齡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今月曾經照古人

無論做事和行文,古人都比較含蓄,這與西方文化區別非常大,西方對任何事物都要追究、講述清楚才肯罷休。中國則要留幾分,轉幾個彎,並不直白表述,這便出了意境。即便是寂寞和孤單,也就有了詩意,讓人不禁哀婉起來。

《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杜牧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

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對月亮的詠唱也堪稱一絕,若是沒有嫦娥姐姐在廣寒宮,恐怕他是要飛到月亮上去的。李白七歲的時候,父親在一次聚會中讓他以月亮為題作一首詩,他脫口而出,來了一首《詠螢火》其中有兩句“若飛天上去,定做月邊星。”

李白飲酒講究情調,有花前月下,有美人斟酒,管樂笙簫,沒有這些感官上的刺激,詩仙的靈感可能是不靈的。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李白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

今月曾經照古人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

今月曾經照古人

雖是中秋,借這首《春江花月夜》祝大家中秋有月,團圓美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