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鯊魚骨打造兵器?這樣打造的寶劍,你見過嗎?

首先,到底「鯊魚劍」是以什麼製成的呢?最普遍的說法會認為,鯊魚劍是以「劍鯊」(Sawshark,又稱鋸鮫)的嘴巴或鼻鋸製成。但其實「鯊魚劍」是以「鋸鰩」(Sawfish)的吻部(Rostrum)製成。

劍鯊跟鋸鰩都是軟骨魚,最大的差別在於鰓裂的位置,以及大小的分別。鯊魚的鰓裂在身體側面,而鋸鰩的鰓裂在身體的腹面。兩者吻部都布有尖鋸,但比較起來,劍鯊的鋸齒粗細不一,鋸鰩的鋸齒則比例整體。劍鯊的鋸吻上有肉質觸鬚,用以探測獵物。而鋸鰩的鋸吻上則沒有肉質觸鬚,反而透過吻鋸表面佈滿名為「羅倫氏壺腹」的感覺細胞,藉由微弱的電訊探索海床上的獵物。

用鯊魚骨打造兵器?這樣打造的寶劍,你見過嗎?

劍鯊

用鯊魚骨打造兵器?這樣打造的寶劍,你見過嗎?

鋸鰩

另一方面,劍鯊一般體型較小,最大不超過2米,通常棲息於40-100米的海域中。鋸鰩一般體型較大,最大型的後鰭鋸鰩連鼻鋸可長達7米,最袖珍的昆士蘭鋸鰩則體長不超過2。5米。鋸鰩視乎品種棲身於淡水或海水區域,活動深度介乎10-200米。

鋸鰩的鼻鋸鋸齒排列雖然相對齊整,但兩側鋸齒數量不一定相同,鋸齒的排列型態、齒數在胎兒期經已固定,一旦鋸齒脫落亦不會再長出新齒。鼻鋸表面顏色較深,底面顏色較淡,表面有四條縱貫的凹槽,裡面分別為動靜脈管道。

用鯊魚骨打造兵器?這樣打造的寶劍,你見過嗎?

可以見到鋸鰩鼻鋸表面的凹槽。

用鯊魚骨打造兵器?這樣打造的寶劍,你見過嗎?

大型鼻鋸動輒超過1。5米。

因此大家一般見到骨制的「鯊魚劍」其實是由「鋸鰩」的鼻鋸製成。

鯊魚劍在西方文化的作用

據李弘善《鯊魚劍傳奇——鋸鰩》中所述,鯊魚劍在阿茲特克文明中佔有重要的文化地位︰

1978年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市的「阿茲特克大神廟」遺址,挖掘出鋸鰩的鼻鋸。阿茲特克人用活人的心臟祭祀,當時就用鋸鰩的鼻鋸砍殺犧牲者的頸部。此外,寶劍是阿茲特克的圖騰,象徵戰爭廝殺,就以鋸鰩鼻鋸當造型。

用鯊魚骨打造兵器?這樣打造的寶劍,你見過嗎?

阿茲特克最具代表性的兵器——黑曜石做成的鋸劍。

當中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阿茲特克最具代表性的兵器——鋸劍。是一種帶有石刃或骨刃的雙刃木棍型兵器。木棍的側面嵌入了由多塊黑曜石製成的刀刃或尖銳骨齒,兼具砍劈、切割、鈍擊等功用。鋸劍的形象跟鋸鰩鼻鋸恰好重疊,兩者之間很可能有著密切的關係。

直至近代,鋸鰩依然是孔武有力的象徵。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有26艘德軍潛艇及1艘美軍潛艇採用鋸鰩當臂章標誌。

此外,鋸鰩體型龐大、外貌奇特,因此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中,都發展出跟鋸鰩有關的信仰文化。在新幾內亞的聖塔尼湖,當地居民便認為祖先的靈魂藏於鋸鰩體內。非洲西部的「伊喬人」把河裡的鋸鰩當作河靈膜拜。

鯊魚劍在中國

而在地球的另一面,在清朝故宮的藏品中,不約而同地 收藏了三柄「鯊魚劍」︰銅柄魚骨劍、木柄雕龍魚骨劍、漆柄魚骨劍。三者長度介乎83-164釐米,骨刺鋒利,配以不同材質的手柄及裝飾,或鏤雕如意雲及纏枝蓮、卷草紋,或劍面朱書八卦、篆字和星座紋。皆由清宮造辦處製作。

用鯊魚骨打造兵器?這樣打造的寶劍,你見過嗎?

那麼「鯊魚劍」在中國又有什麼作用呢?

鯊魚劍:民間傳統信仰的載體

鯊魚骨劍在中國多作為「乩童」儀式的一種道具,乩童並不是道教儀式,屬於巫學、民間傳統信仰,在中國臺灣依然盛行。

這種作為儀式用的鯊魚劍有其規制,排列於兩側的齒數不一,但需符合「神治鬼,鬼治神」的算數口訣,凡在「神治鬼」的數目中為吉,否則為兇器,例如1、2、3、7、8、9為吉,4、5、6、10、12為兇,若在兇數之內,則要拔除多餘的齒,使之符合吉數。

鯊魚劍隨著用途不同,牽涉的魚種也有差異,尖齒鋸鰩的鼻鋸根部無齒,加上鋸柄寬度十分方便抓握,是乩童的最愛;後緒鋸鰩的鼻鋸可達一米七、小齒鋸鰩的鼻鋸粗壯,看起來雄偉懾人,常常被當成廟宇的「鎮廟之寶」。在臺灣苗栗玉旨武聖宮中,便收藏著一柄高約190釐米的鯊魚劍作為「鎮殿之寶」。

最小號的鯊魚劍稱為「肚劍」,由雌魚腹中還沒出生的胎兒製成,道士認為肚劍法力很強,可供在神案上,驅邪怯魔,也有人把「肚劍」置於香爐底,甚至車子儀表板上。肚劍雖然尺寸嬌小,但由於數量稀少,價格非常高。

由於鋸鰩的數量十分稀少,鯊魚劍的價格飆高不下,聰明的商人靈機一動,設計出白鐵或塑膠複製品,價格當然實惠許多,但是作為儀式還是偏好真品。

由是可見,「鯊魚劍」既非以鯊魚製成,在中國文化中甚至只用於宗教活動之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