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事匯】暮鼓琴聲人未老

暮鼓琴聲人未老

第四批岳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河市道情

斜陽西下,洞庭湖畔的一位穿著長衫、揹著月琴、拄著柺杖的盲人老丈,正行色匆匆、磕磕碰碰地走在鄉間小道。橘色的晚霞灑在一臉銀鬚和飽經風霜的皺臉上,老丈抬頭往前,在茫然中透著堅毅,他要在日落前趕往老鎮商市,或許今晚不用在風雨中露宿… …

枯藤老樹昏鴉,流水村莊琴聲。這或許就是流傳千年的古韻琴聲給人最真實的感覺。暮色中的盲人老丈,要趕往集鎮,找一個或紅白喜事、或開張大吉、或大戶人家,唱一段古老的故事。那韻律抑揚頓挫,或喜、或怒、或哭、或笑,將月琴的音律、唱腔的頓挫、表情的誇張惟妙惟肖盡情地融入表演和故事。唱得好或許有酒有肉,再不濟晚飯和夜宿總會有個著落。也許千年以前,人們對盲人會有不同的歧視,但對會唱“道情”的藝人卻有幾分尊重,因為勞作之餘的生活實在過於單調,巴湘戲也只有逢年過節,或者大戶人家做壽婚嫁才能請得起。“道情”則不然,只要一頓飯或者幾個零錢打發,隨時可以請得遊方藝人,甚至一把板凳,一塊空地就是一個舞臺。可以唱上一個下午,也可以一個故事唱上五天五夜,就像現在看電視連戲劇一樣隨性隨意。

【屈原故事匯】暮鼓琴聲人未老

據《湘陰縣誌》等資料文獻記載:“河市道情”源於唐代,起於南宋,興於清代,距今1300多年曆史。三國時期,屈原區屬楚,古稱羅子國(楚國滅羅後將羅氏遺民遷至建王城於此),是楚國文化重要的流傳區域。河市道情最初版本和形式由湖北楚地傳入。最初以道教祭祀為主,後與當地孝歌、民間小調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又與湖北道情不同,是洞庭東岔、湘江尾閭特有的文化現象。上世紀八十年代,河市道情被編入湖南地方曲藝整合。九十年代後“河市道情”逐漸沒落。

我們記憶中的“道情”是中國漢族民間曲藝的一個類別,是舊時代盲藝人艱難生存狀態的產物。它以類似月琴的器樂伴奏,單口方言坐唱、唱白相輔、以唱為主、嬉笑怒罵、聲情並茂,唱述歷史故事,教化人倫。古來以民間藝人作為閒暇娛樂,後作為盲藝人走家串戶謀生手段,也是工農士商、村夫民婦接受教化、享受文化娛樂的一種方式。現遺存的“洞庭漁鼓”“長沙彈詞”“說書”等一脈相承,都有“河市道情”的元素。隨著戲曲文化發展,特別是花鼓戲的作為民間唱大戲的方式向民間普及。“唱道情”開始沒落,到上世紀70年代後,唱道情主要市場在“守夜香”“當大事”等民間祭祀和紅白喜事活動請唱。

河市道情講究的一是單人坐唱,不需舞臺,一把凳子一唱3-5小時;二是不化妝、沒有演出服飾;三是動作單一,只有搖頭晃腦和劇烈敲擊琴板;四是情緒表現突出,喜怒哀樂溢於言表,比較誇張;五是唱詞詞句講究分毫不差,不能臨場發揮和改變詞句。

【屈原故事匯】暮鼓琴聲人未老

“河市道情”在歷史長河中作為民間曲藝發揮了積極的歷史作用,特別是“河市道情”作為楚文化的一種歷史印記和洞庭地域文化的變遷見證,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同時“河市道情”與其他道情文化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是具有唯一性的地方曲藝。現存的作品有《十月懷胎》、《十杯酒》、《陶澍訪江南》、《白馬馱屍》、《三打黃花院》、《烏金記》、《賣花記》、《九打華府》、《三打玉林班》、《武松打虎》、《勸郎》、《彭玉林訪廣東》、《乾隆皇帝訪南京》、《劉正舉訪蘇州》、《馬金龍探乾旱》等,流傳的方式主要是師傅帶徒弟,口口相傳,目前的傳承人中也有部分手抄劇本。如不加以保護,再有幾年,“河市道情”將永遠退出舞臺,只存在於歷史記憶中。

【屈原故事匯】暮鼓琴聲人未老

加緊搶救歷史文化遺產已經刻不容緩。2015年4月屈原管理區管委已將“河市道情”列為屈原管理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2015年12月“河市道情”被岳陽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岳陽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屈原管理區“河市道情”主要代表為河夾塘唱腔傳承人湛春華和河伯潭唱腔傳承人宋加仁。

【屈原故事匯】暮鼓琴聲人未老

暮鼓琴聲人未老,作為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盲人老丈道聽途說、走家串戶的積累,到後人耳濡目染、調音弄律的變遷,代代興衰沉浮,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完整的劇本和音律唱腔。被列為文化遺產後,由於地方的宣傳與保護,道情文化重新登上舞臺。“河市道情”正如朝露,開始萌發新的生機。(作者:宋政軍)

編輯丨朱海波

監製丨周江

總監製丨宋政軍

天氣預報

【屈原故事匯】暮鼓琴聲人未老

V屈原 關注家鄉時事熱點

新聞|簡訊|民生|文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