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獨臂將軍”的新視野——葉廷芳印象記|陳可雄

【逝者】“獨臂將軍”的新視野——葉廷芳印象記|陳可雄

從1997年12月22日發表的《楊絳先生印象記》,到2020年7月12日的《盧塞恩的傷獅》,二十餘年間,葉廷芳先生給文匯報筆會撰寫了數十篇文化隨筆。他還多次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這篇葉先生印象記刊發於1993年11月30日的“北京專版”,作者是本報駐京前輩陳可雄先生。

葉廷芳的腦門寬大,臉廓線條分明,和帶著淳厚、善意的微笑,總給人印象很深。每次看到他獨隻手靈巧地騎腳踏車上下,或者用三個手指頭摁住紙流利地寫下一行行文字時,也讓人驚歎。在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由於他在德語文學領域裡的左右馳騁、獨領風騷,人們帶點敬意地稱謂他“獨臂將軍”。

他的左臂衣袖永遠空空垂落著。葉廷芳是浙江衢縣人,解放前十年九旱,白居易在《轉肥》一詩中就寫過:“是歲江南旱,衢州人吃人。”“我的左臂就是小時候為當地農民‘求龍水’,坐在‘獨龍槓’上跌下來摔斷的,”葉廷芳告訴我。那時農村愚昧,由村裡一個巫醫用新制的溼杉樹皮捆綁治療,結果從夏到春足足爛了九個月,最後他的整個胳膊掉下來了。這使童年的他嚐盡了痛苦、也促使他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軌跡:在周圍人的鄙夷、譏嘲之下,他接連以最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衢州中學、北京大學西語系。

此後有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由於葉廷芳睡覺時巨鼾如雷,家居又僅一斗室,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和妻子、小女實行“換班”睡覺制,也就在那時,他在中國最早譯出了世界著名戲劇家迪倫馬特的《天使來到巴比倫》、《物理學家》、《羅慕路斯大帝》等三個劇本,先後由北京人藝、上海戲劇學院搬上舞臺,在八十年初剛剛開放的劇壇文苑引起很大的轟動。“我,著眼於迪倫馬特,因為他是世界的叛逆者。他向西方社會提出了挑戰,進行譏諷、揭露和抨擊。”葉廷芳說,1981年秋他應邀到西德去考察時,還專程到瑞士去拜訪了迪倫馬特。

在西方,卡夫卡的作品怪誕、枯澀和充滿神秘,但他又是現代派文學之父,葉廷芳從七十年代起便闖入“蘇區”,決心磕開這顆外國文學研究的硬核桃。他不僅編譯了《論卡夫卡》、《卡夫卡書信日記恿》、《卡夫卡文學書簡》等書,更出版了中國第一本破譯“卡夫卡之謎”的論著《現代藝術的探險者》:“卡夫卡是西方世界‘異化’現實深刻而獨特的揭露者,又是它的犧牲者;是西方現代藝術的探險者和奠基者,而且是它的殉難者。”他的觀點後來被我國學術界視為“切中膾理”的權威之說。

“從1987年起,我一直在考慮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重新建構的問題。”葉廷芳說,那年夏天他去了北戴河,每天徜徉在海灘上,“我忽然想到,現代主義藝術紛雜得像海浪一樣不確定,但不確定的海洋構成了確定的海,不確定的現代藝術呈現出一種確定的創作方法——不同於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我命名為‘泛表現主義’的方法。”這個在創作方法論上被稱為“第三隻眼目”的提出,蔣孔陽教授認為“很有意義”,它很快被列為社科院重點科研專案。從此,葉廷芳的視野從文學擴大到繪畫、建築、舞蹈、音樂,幾乎涉足藝術的一切領域。“研究不僅要看書,而且要有實際接觸。”1991年,他利用去德國做訪問學者半年,訪問了魏瑪、巴黎、維也納等文藝復興地,並省下一半生活費買了150公斤的書籍扛回來。在國內他也馬不停蹄,遍訪了敦煌、五臺山、張家界等文化勝地,甚至攀登了無人踏跡的河南石人山。“我的20萬字的《泛表現主義》書稿可望在明年春天寫完。我希望闡明現代主義藝術的興起,是人類審美意識發展變遷的結果和必然產物。”他說。

值得一提的是,早已是社科院研究員的葉廷芳,本月在中央報刊上還發表了一篇整版篇幅的《再慰白居易》報告文學,採訪記述了衢州地區抗旱興建烏溪江引水工程的情景。家鄉的變遷悲喜,也時時攝入這位學者的視野,可見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作者:陳可雄

編輯:錢雨彤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