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自上世紀60年代起,甘肅一些專家學者和書法家如張邦彥、魏振皆、秦明智、趙正(黎泉)、徐祖蕃等都相繼投入簡牘書法的研究與摹習,特別是趙正先生,近30年來相繼出版了《漢簡書法藝術》、《簡牘書法》、《漢簡書法論集》等專著,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廣大書家和書法愛好者學習研究漢簡書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是漢簡大省

自20世紀初以來,甘肅境內先後出土了從戰國到魏晉四五百年間數以萬計的各類簡牘,其中兩漢簡牘共有5萬多枚。主要包括居延漢簡、敦煌漢簡、武威漢簡、甘谷漢簡四部分。

甘肅簡牘所反映的書體,除少量的小篆、古隸外,絕大多數都是由古隸演變而來漢隸、章草、今草、行書、楷書以及各種在變中的過渡性書體,真實地再現了漢代書體孕育、變革和發展的過程,可以說是兩漢時期漢字書體的海洋和民間書法藝術的百科全書。

甘肅漢簡中具有特色的書法墨跡有隸書和草書。

漢代是隸變完成時期,甘肅漢簡可謂最全面、最翔實地反映了隸變的過程。居延漢簡中的《甲渠侯官名籍簡》,是宣帝五鳳二年(前56)的墨跡,字形趨扁,漢隸的結體、用筆已然成熟;《相寶劍刀冊》為西漢末王莽時的墨跡,最大特點是字形橫扁,十分勻整,似有意追摹官方文書風格,恰切地反映了王莽尊孔重儒、標榜正統的政治思想與書法思想的一致性;而《建世二年簡》是稍摻行意的漢隸例證,尤其是其“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長垂,顯示出王莽末年農民起義軍赤眉政權橫掃腐惡、直指“常安”的氣概。簡牘漢隸發展到東漢時不僅完全成熟,而且更是質樸生動,風格多樣,或雜有草意,或摻以行筆,多樸拙、自然,用筆率氣,線條奔放,極大地表現出甘肅先民的書法天籟精神。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草書類    分為章草和今草兩個大類。章草到西漢中晚期已然形成,主要特徵是用隸之筆法,卻破了隸書法度,結體得到了很大的簡化;筆畫存有波磔但十分簡省,書寫自由節奏感強,線條質樸凝練;章法上字字獨立,大小不拘,極少連綿。如居延簡中的《甲渠鄣侯誼簡》、《誤死馬駒冊》、《致尉曹吏書》,敦煌漢簡中的《王駿幕府奏書稿檔案》、《鳳報某人書》,武威漢簡中的《藥簡》等,可謂多彩多姿,各具特色。今草也是在隸變過程中產生於民間的書體。東漢早中期的今草,往往還雜有章、行氣息,並非現今觀念中的今草形態,如居延漢簡中的《郵書記錄》,線條厚重飽滿,筆意濃烈,貫氣亦足,真實地反映出東漢早中期今草創變過程中“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基本風貌。今草的真正形成和成熟是在東漢晚期,即到“草聖”張芝時才“映日荷花別樣紅”,傳其所書的《冠軍帖》等可證可鑑。而東漢中期的草書居延漢簡中的《永元兵器簿》,以介於今、章、行、漢隸以至楷書之間,又以今草為主流特徵的形態,展現了一種藝術美感的模糊性和創作、欣賞的最大自由,其不規定性和可塑性恰恰就是它的藝術容量和生命力所在。

還有就是行書類。行書的書體無定製,書體形成和發展成熟是在東漢晚期完成的。甘肅漢簡中早期的行書墨跡,多是含有草、漢隸筆意的一些“大象無形”的形態,可以敦煌漢簡《廣武侯長公牘》和武威漢簡《醫方》為代表,其次還有居延簡中的《燧座病情簿》、《卅井塞尉檄文》等;而東漢晚期的簡牘行書,漢隸意味已幾近消失,線條內斂,率意自然,顯然已走向成熟,如順帝永和二年(137)的敦煌漢簡《玉門官燧次行》等。

另外還有小篆類、古隸類和楷書類。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漢簡是構成漢代甘肅書法,也是漢代中國書法的一個重大板塊,是學習漢代書法和研究中國書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寶鑑。

自上世紀60年代起,甘肅一些專家學者和書法家如張邦彥、魏振皆、秦明智、趙正(黎泉)徐祖蕃等都相繼投入簡牘書法的研究與摹習,特別是趙正先生,近30年來相繼出版了《漢簡書法藝術》、《簡牘書法》、《漢簡書法論集》等專著,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廣大書家和書法愛好者學習研究漢簡書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張邦彥

張邦彥(1914——1988)先生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蜚聲隴上的書法大家。早在60年代初期先生就已融碑帖、章草和漢簡於一爐,首倡漢簡書風,自成一家,獨步西北書壇,並在日本引起很大反響,深受專業人士及大眾的好評和喜愛。其風格獨具的漢簡書風對當代書法創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及不可忽視的學術價值。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1958年武威發現轟動國內外的《儀禮》《王杖詔書》等漢簡,先生是參加這批重要簡牘的釋文、編次、臨摹、校勘等研究整理與出版工作的重要一員,並偕同陳夢家(考古專家、中國考古研究所所長)、何樂夫(考古專家、甘肅省博物館館長)、馮國瑞(石窟研究專家、學者、梁啟超弟子)諸先生工作四年,臨寫簡牘五百多枚。1964年,張邦彥應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之邀,臨摹《武威漢簡》一千多枚,筆墨高古、神采俱臻,與原簡不失分毫,功底深邃蘊厚,至今尚無出其右者,甚得同道推崇,至今作為藏品。1978年,張邦彥先生在參加甘肅省圖書館古籍及特藏書整理工作中,他首次破譯了日本人以狂草書寫的《敦煌閒話》手抄古本卷書等重要史料。1980年,他又以高齡病體應邀參加了中國歷史科學“七五”規劃的重點專案—《居延新簡》整理和研究工作。他參與的簡牘校勘、釋文和臨摹等重要工作具有國內第一流專業水平。1981年,先生臨摹《甘谷漢簡》並訂正和修改了原來誤釋的文字,還做了補釋《武威醫簡》中缺字和疑難辨認的文字。1986年,天水市北道區(現麥積區)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秦竹簡數百枚,先生應邀偕同任步雲、何雙全對這批彌足珍貴的秦簡進行了整理、校釋工作。先生尤其在釋譯古簡草書文字上,解決了許多國內外學術界存在的疑難課題,成為全國簡牘文字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骨幹。先生尤其在釋譯古簡草書文字上,獨步超群,有真知灼見,解決了許多漢簡、秦簡中的辨識難題,是我省簡牘研究隊伍中不可缺少的骨幹。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張邦彥以深厚的傳統學養,睿智而前瞻的眼光,不讓古人的勇氣和魄力,首創漢簡書風,在偏僻的西北一隅盛開出一朵風格獨具的藝苑奇葩,豐富和綿延了中國書法史中獨具魅力的一章,實為我隴上書壇之驕傲。

徐祖蕃

徐祖蕃(1935—2013),字椒升,號務本,1935年10月生於北平,山西省五臺縣東冶鎮人。甘肅省著名的文博專家和書法家。

在書法藝術實踐中,徐祖蕃憑藉自己深厚豐富的文化功底和藝術造詣,將漢簡和敦煌寫經兩種書法的筆意自然糅為一體,創立了自己獨有的書法風格。其榜書大字雄健肆放中不失清潤秀逸,結體端莊又富於韻致。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徐祖蕃潛心著述,出版有《漢簡書法選武威漢簡專輯》,與友人合出有《敦煌遺書書法選》、《淳化閣帖選》、《肅府本淳化閣(上、下冊)》。對漢簡體和敦煌寫經體的成因及其書法藝術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對十六國、北朝寫經體的分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趙  正

趙正(1937——2006),筆名黎泉,1937年生,甘肅省山丹縣人,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曾就職於甘肅省博物館,任副館長,後調至甘肅畫院任副院長、院長及甘肅省書協主席,中國書協第一、二、三、四屆理事、學術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甘肅省書協名譽主席,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等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是甘肅書寫漢簡書法(世人稱為簡書)的領軍人物。他的隸屬揉進了漢簡(簡牘)的筆意和隸書、魏碑的法度。形成了獨特的碑石性和裝飾性的簡書風格,享譽中國書壇,獨佔一席之地,被有些專家譽為西部書家第一人。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趙正先生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多年來潛心於漢簡書法理論的研究和藝術實踐,成績卓著。其主要著述有《西北漢簡書藝略論》、《漢簡書法藝術》、《簡牘書法》、《漢簡書法論集》、《王瞭望書法研究》、《硯耕集》,論文《中國書法二千年與當代二十年》獲全國第六屆書法學術研討會二等獎(2004年)和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提名獎等。書法作品曾入選一至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以及中國書協主辦的出國展覽等重大展覽,並在日本、韓國、新加坡、法國等國家和臺灣、香港地區展出,書法作品收入《中國書法百家作品集》、《中國書法大典》CD—ROM光碟等,有大量作品被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收藏。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二十週年被授予“中國書法榮譽獎”。

掃二維碼

謝謝關注

流沙綴簡

甘肅書法家與漢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