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編者按

本期推送的兩篇文章,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大一學生的日常寫作練習。這兩篇文章並不見得能得“滿分”,也不見得符合“學術規範”,但卻透露出諸多成熟寫作者所不具備的一種潛能式的美感。之所以推送它們,是為了說明,更新一代人的文體嘗試,未嘗不可能做到豐滿、多彩與自信。無論是對深刻問題的青澀跳躍但不失個體靈性的追問,還是對日常體驗的自覺理論歸納和系統分析,都彰顯著基於真實生存體感、進一步探索自我表達方式的活力與信心。在這個文體不寬容引發思想扁平化的時代,任何一次真誠的寫作實踐都值得被鼓勵。也許他們將來會在學術規範的作用下變得更加沉靜或堅硬,但此刻的“開端”,卻沒有理由不被視為美好的風景而印刻在網路的紀念碑中。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01

杜鵑花與死亡

作者:蔡文婭

我喜歡被水流沖刷過的馬路。可能是因為暴雨,因為灑水車。那個時候,讓我窒息的灰塵感消失,清澈而潔淨,宛若新生。在雲南呆了十多年,夏季的天氣永遠多變,晴雨交替,在短短十小時內可以重複幾次。讓在暴雨中得以喘息的我還能在痛苦過後看到藍天、白雲、彩虹。

這幾天又回到精神自閉的狀態,怕死亡,怕痛苦,相同的路要重複走三遍。彷彿走到了人生盡頭,又彷彿才是人生的開端。夜裡身體在不停滴著雨,潮溼得讓人骨頭作響。夢裡藏著隱私,晦澀,陰暗,無數個我引槍自盡,又在白日裡從墓地爬起。

凌晨和灰在街上閒逛,抬頭看到遠處塔上明光爍亮,想到三月時曾和他一起在塔頂俯瞰整個城市。開始第一萬次痛恨時光不能倒流。我時常認為那朵花在一八年就早已枯萎,現在才開始明白:無論死去多少次都不會麻木,那些痛苦的情緒永遠清晰,過程切膚,但“這就是生活”。在火山的嘆息與海洋的哽咽裡,明白毀滅與愛。明白月亮的白,明白眼淚,明白所有的欲言又止,明白人類的愚昧,明白深刻的遙遠。

在不斷向內的過程中,對世界的感知達到了一定的敏銳,這時,可怕的東西才剛開始展露頭腳。所謂的真相被赤裸地擺在眼前,它冰冷,並且無法靠近。你所觸及的維度不存在於目前生存的所有時空。它的時間概念被模糊,連空間也毫無定形,甚至無法用人類至今所掌握的關於宇宙的任何法則表述。更難闡釋的是,你無法像哥倫布一樣在那兒插下旗幟,宣佈主權——那是感官所到達的區域,是精神的牢籠和曠野,你對它的所有了解只在於:那兒。

真理是恐怖的。宇宙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的深邃迷人,它很有可能僅是大爆炸發生後數秒坍縮的一個厄運,是一個極其偶然的結果。在科學日漸成熟的新紀元內,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以及超弦理論的產生,都對人類所處的物理環境進行了全新的闡述,可無論再怎麼探索,宇宙的真相最終只會有一個,就是宇宙永遠沒有真相。

我一直在思考人類究竟作為怎樣的地位處於整個存在體系中,尤其是智慧的產生。除去生物學層面對自身的定位,所謂的人類又是什麼?即使在進化論裡,因其涉及到了環境與機率,所以結果未免會顯得有些牽強。我深信智慧的產生並不出於偶然,它有原始的宿命。所以當站在宇宙的角度去觀察,很多時候,人類的行為是極其荒謬的。誕辰、葬禮、結婚、以及繁雜的節日,我們掌控了諸多無聊的儀式感,以此來獲尋情感的延續,或者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人類正因無法在如此浩瀚的謎團下準確地定位自身,才會以這種方式來尋求內心的安慰吧。

平時總有人在謳歌自由與人性,可惜人性並不存在光輝,它的美好多基於社會制度的構建,從而塑造出道德進行自我約束。科學家能用資料來掌控真相,但在哲學領域裡探索的學者,受到的威脅卻是無以倫比的,在精神層面上解剖自己,無疑是一種慢性自殺,當接受資訊失去控制時,很有可能便飲槍自盡。精神的勝利者,始終都是理想化的。

知識不僅僅是善良的,也是醜陋的,汙穢的,骯髒的。書籍裡那些符號記錄的是人性的所有面,讀書並不是為了讓自身學習到所謂正確的東西,而是為了讓自身更客觀,全面地看待周遭的一切發生。

只有在不斷學習和內省的過程中,才能有幸窺探到整個世界和宇宙偉大的一面。對於青年人,最重要的是時刻保持警惕,保持求知慾。

02

旅行筆記(序)

作者:李柏辰

寫在前面

7月22日到8月5日,我和幾位哲院的朋友一同踏上旅途,先後前往蘇州、上海、烏鎮、杭州,留下了一段難忘的回憶。一路上路上在看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結合自己之前的一些所感所想,開始對眼前的事物產生新的看法。於是在絲毫不瞭解美學也不具備審美素養的前提下草率地記下了一些筆記和想法。這段時間,我打算逐步整理旅行期間寫下的日記以及隨性拍下的素材,寫成一些粗淺的看法,以推送的形式分享出來。可能是當時寫下的日記原文,可能是對一些旅行期間所見的分析,或是純感想,也順便預習下學期將要學習的美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與我一起預習,歡迎討論!!!

2020。8。6

(一)

由於這一系列想法大都只具雛形,還沒有經過系統的整理,目前我也沒有想到很好的分類或是分段方法。因此這裡暫且先標一個(一),稍後再作打算。

這一篇文章是對上海龍美術館之行的簡單總結,由於這一篇大多已在旅行中完成,就把這一篇作為旅行筆記的開端吧。下面先放上一段日記的原文(有刪改),然後我會放上一些作品的照片與更詳細的解說,供大家參考和欣賞。

2020。7。26  上海  晴

上午先去了龍美術館,坐在館前的臺階上匆匆寫下這幾行文字。

我所花費最多精力,也最引起我思考的,是關於近代亞洲抽象藝術變遷的展覽——《行為的痕跡》。這展覽大致是以時間為序,但並不算系統完整,我只能按自己的一些理解進行梳理,不能保證其正確,權當是一種探索吧。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展覽所展示的,大抵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畫作。這些畫受到西方表現主義的影響(藝術、無論是文學還是畫作,其審美理論大概都是有相通之處的),又向不同的方向發生著演變。

70年代初,中、日、韓三國各自經歷著政治動盪,同時也開啟思想與文化的新局面。這個時候,藝術發展的徵候如展廳介紹中所描述的那樣,是這種社會格局的反映。全新的政治格局決定了全新的藝術形式與審美觀念,這種決定主義的論斷放在這裡應當是沒有什麼問題。不過這對於理解這些畫作還不夠。

事實上,在展廳的第一部分,表現主義的思想就充斥在畫布之間。可以看到,在這個階段藝術家都注重自己想表達的內容,而輕視觀眾對作品的理解。因而我們也必須依靠卡片上的文字內容,來了解作者作畫的動機、含義等,進而理解畫的內容。這樣的一個審美過程,其實是以作者到作品這一條路徑為主的,而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聯絡則較為薄弱。所以觀眾想要很好地理解作品,就不能僅僅去關注作品本身,作為沒有繪畫基礎的觀眾更是會所得甚少。我們只能結合作者本人的解釋來了解作品本身,這使得作者擁有了解釋作品的權利,而觀眾,則幾乎只能接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分展覽的名稱是“形式的先驅”,尤其是吳冠中先生激勵表現形式美、看重形式美。這讓人不禁想起一個西方的說法:“美是有意味的形式。”(Clive·Bell)對形式美與其來源的情感,在這一階段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接下來有三個分割槽,我把它們區分為前一階段的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一個是逐漸地淡化了表現主義,而另一邊則極端地沿用了表現主義。

第二部分是後者。在這裡藝術家們用大段的重複內容進行單純的表達。內容被簡略,意義被剝離,就連觀眾到達作品、作品到達觀眾的路徑也被切斷。這裡只有表達,只有藝術家面對著空洞,對映著空洞的純粹表達。

三、四部分則屬於前者。一個是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線條化,影象化後表現在作品中,以期用熟悉的物件引起人熟悉而又陌生的體驗;第四部分則是對物質材料進行新發揮,以期引導人關注、思考產能過剩、環境汙染等問題。

這兩個部分的作品,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表現主義的成分。第三部分重視觀眾對作品的感官感受,是從觀眾與作品的聯絡出發的。這可以說是一種審美主義的傾向;第四部分有明確的,作者想要表達的願望和對觀眾(即社會)的引導,當屬一種實用主義的觀念。如此一來,我們也可以把這兩部分更細緻地分開來,劃分成審美主義與實用主義的分支。

所以,我們可以說,這三個部分一個延續了表現主義並將這種形式美髮揮到了極致,另兩個沖淡了表現主義,分別向審美主義和實用主義發展。

另外,在這裡也對昨天的筆記作一些更正。在本色美術館觀看的泥土藝術展,雖然確有藝術家明確想表達的情感和觀點,但這並不能足以成為此此展的突出特質,下結論稱其為表現主義實屬草率。它所更突出的,應當是對觀眾(社會)的引領,是一種藝術的教化,實用主義的成分或許多一些。這也體現出在實際應用中,每個藝術家每件藝術品都不應當被簡單粗暴地歸結為某一種主義或是某一類作品。在美的旅途中,往往是多種審美思想、理論混合、結合的。

以上是當時寫下的一些看法。這裡附上一些圖片再進行更進一步的說明。

中心思想

我在這裡是套用了艾博拉姆斯(M·H·Abrams)的圖示,當然也有一些變通。在創作&審美的過程中有這樣四個元素:作品、作者(藝術家)、觀眾和宇宙,當你側重考察其中某兩個元素之間的關係的時候,就會生髮出不同的思路,也就產生了表現主義、決定主義、審美主義等等。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艾博拉姆斯的圖示,我認為考察的範圍可以推廣到四個元素

之間的更多關係而不是隻有三種。但這不影響我們當前的理解。

當我們明晰了這四個元素,就可以來討論它們之間的關係了。如果我們著眼作品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就可以把這個藝術創作的過程看作是藝術家情感表達的一個過程。這麼一來,一個理想的藝術品就應當很好地表達作者的情感,只要表達到位,其任務就完成了。至於觀眾能不能全然理解,則不是必須要考慮的物件。(所以看不懂抽象畫不是我們的錯,下次逛展請一定大喊:我就是看不懂,咋地!)這就成為表現主義。

而如果我們關注起作品與觀眾之間的聯絡,那麼就可以把審美的過程理解為觀眾獲得感官愉悅享受的過程,這是審美主義的思路。於是作者創作時需要更加關注作品本身的思想如何到達觀眾,我們在理解這個過程時同樣也要把觀眾的理解(包括社會的思想狀況、整體審美水平、審美趨向)納入考慮的範圍內。

至於實用主義,則是把藝術家——作品——觀眾連起來看的。在這裡作品本身成為一種傳達思想、引領潮流的工具,藝術本身成為了一種教化的藝術,審美的過程成為了藝術的教化。比如一些用回收的廢棄材料製成的藝術品,倡導人們節約,就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如果我們考察元素間更多的聯絡,還可以得到更多的審美理論,同時在任何一個地方各種審美理論往往都是相互糅合並存的。這樣說起來就會更加複雜,我們暫且不做這樣的討論,只來看我們如何理解這一場展覽吧。

展覽本身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展覽介紹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第一部分的介紹,頗有決定主義意味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除非藉助文字講解,我們不能理解畫的內容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吳冠中先生表達對形式美的追求

以上三幅都是展覽第一部分所展出的畫作,這裡可以明顯看出其凸顯的是作者到作品的表達過程,因而觀眾難以理解。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第二部分的介紹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大量重複無意義的內容構成了繪畫的主題

在這裡觀眾(社會)對作畫內容的影響被減小到幾乎為零,給予作者完全的表達自由。但同時也切斷了作品到達觀眾的路徑,使觀眾無法理解。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第三部分的介紹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觀眾與作品的連線稍稍加強,但主要還是停留在感官刺激,而並沒有增進觀眾對作品本身的理解。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第四部分的介紹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雖然這些作品也或多或少地增強了作品到達觀眾的途徑,譬如這裡也有許多我們熟悉的元素激起我們的感官感受,但由於藝術家們明確地把這些作品當作是對大眾的引領、警示,我還是認為決定主義的因素佔多數。

小結

我們借用艾博拉姆斯的圖示對這次展覽提供了一些新的看法,這可以算是我在這場旅途中對審美本身所進行的第一次探索與嘗試。雖然我已經明確表示任何藝術家、藝術品都不應被草率地分類研究,但我終究還是對它們進行了分類。因此我還是要在最後表明,以上種種僅僅是作為一個觀眾所進行的審美嘗試,嘗試暫時脫離觀眾的身份從而在更高一點的角度看待藝術品的價值,也審視作為觀眾的自身。由於學識有限,對於上面所提到的所有藝術品以及種種理論,也只能是略有提及,走馬觀花。希望看到讀到此文的各位暫且莫要嘲笑,如能斧正,李某不勝感激。

最後,放上一些蘇州本色美術館的圖片,供大家欣賞、交流: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哲學習作兩篇 | ​杜鵑花與死亡 | 旅行筆記(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