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國學的認識

我對國學的認識

前一陣廣警2020屆的兩位美女在上班之前,回到崇慶教育來看望我。言談中說起想繼續跟我學國學一事。我興致勃勃的跟她們聊了會兒國學。

這幾年古典文化在高考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之後,“大語文”成了很多中小學培訓機構招生的噱頭。這從某種意義上助推了國學的熱度。再加中央臺的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節目,讓很多家長學生對“國學”趨之若鶩,這對國學的傳承確實大有裨益。

但是,這些僅僅是國學的一部分。

我對國學的認識

國學是治國之學。這一點在儒家經典《大學》中,闡述得很清楚: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要透過“修身養性,齊家治國,最終達到平天下”的“至善”。

儒家之所以在漢代被“獨尊”,就是因為他的思想體系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透過他,能把諸子百家治國理念融匯貫通起來。因此當時的統治者刪繁就簡,把集大成者當成了治國理念。

一個國家要想達到“至善”,首先得有一套完善的理論,這樣才能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治國體系。而這套理論既要上得廳堂,也要能夠為百姓理解接受,否則會出現各個階層交流時的障礙,不利於治國體系的完善建立。

儒家的理論,首先要求人人“內聖”——修身養性,然後達到“外王”——齊家治國。這兩者和諧統一了,就自然而然的“平天下”——止於至善。

內聖需要強化個人修為,個人修為既要有基礎知識(格物致知),又要有性情陶冶(心正意誠)。所以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這其實就是告誡弟子們要透過學習詩三百來開闊眼界,陶冶性情。因為一個人眼界決定了他的為人處事,也就是我常說的“眼界決定境界”或“視界決定世界”。

因此,經典詠流傳也好,中國詩詞大會也好,家長學生們熱衷的“大語文”也好,只是國學的一部分——內聖,陶冶性情。

我對國學的認識

而國學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外王——治國平天下。

這一部分,既需要完善的社會治理體系,更需要提升綜合社會實力。它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建設的綜合運用。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又必須是每個人參與才能共同完成的。

如果,每個人心目中沒有這份清醒的認識,僅僅是將國學作為妝點門面的裝飾,這是國學的悲哀,這樣的國學熱也不會持久。

這需要每個真正愛好國學、懂得國學的人視真實國學傳承為己任。不管是諸子百家的哪一家,允許百花齊放,但根本目標不變——人人能內聖,個個懂外王。當所有受國學薰陶的人,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興亡天下有責”的相互關係後,國學的真諦才會恆久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