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在故事中讓小朋友知道尊重長輩“裁判權”的重要性)

這個典故出自《理惑論》。

在古代,有一位著名的琴師,名叫公明儀。

他在音樂上面很有天賦,尤其精通彈琴。

他的琴技嫻熟,琴聲悠揚。

一天,公明儀揹著琴,路過片草地,他看見一頭牛正在小溪邊悠閒地吃草。

優美的環境激發了他的興致,他決定把牛當成聽眾,彈奏一曲。

他首先彈了一曲《清角》,他彈得十分投入,琴聲也婉轉飄逸。

可是,那頭牛卻當公明儀不存在一樣,對琴聲充耳不聞,沒有絲毫反應。

公明儀對此疑惑不解,便停下來思考。

他忽然想到,並不是那頭牛沒有聽見琴聲,而是牛對這種聲音沒聽懂,不瞭解,所以沒感覺。

想到這一點,公明儀模擬著牛蠅、蚊子,彈出了“嗡嗡”的聲音。

那頭牛忽然停了下來,豎直了耳朵,瞪起了眼睛,左顧右盼,好像在尋找著什麼。

公明儀見狀,長舒了一口氣。

對牛彈琴(在故事中讓小朋友知道尊重長輩“裁判權”的重要性)

這個成語常常用來說明:交流時要用對方能夠理解的語言,否則就是徒勞。

我們在溝通時,不光要不能成為公明儀,更要不能成為那頭牛,學會領會別人的意圖,否則就成了“牛”。

有這樣一則故事:

宣王忽然想起來,三年前派杜伯去查訪一個妖女的下落,可一直沒有收到回覆。

宣王上朝時就問杜伯,為何這麼久沒有訊息。

杜伯說:

“臣找了一圈,也沒發現蹤影,以為她已經被殺了。同時,我擔心再繼續搜查下去,一定驚動百姓,所以就停止了。”

宣王大怒,罵道:

“為什麼不彙報呢?分明就是偷懶,拉出去砍了!”

左儒趕緊站出來,勸宣王說:

“大王且慢,且慢。要是殺了杜伯,妖女的事情一定更廣為傳播,引起恐慌,同時,其它國家聽了,也會笑話咱們。”

宣王說:

“你為了朋友來違抗我的命令,你這是重視朋友而輕視君王。”

左儒說:

“誰做的正確,我就順從誰。”

宣王還在生氣,對左儒說:

“不要費口舌了,你退下去吧。”

結果杜伯就被砍了,而左儒聽說後,回家也自殺了。

小朋友,宣王為什麼會生氣呢?

我想,宣王已經說過了,因為杜伯沒彙報就停止了工作。

杜伯沒有尊重宣王,沒有尊重宣王裁判停止或不停止的權力,所以才生氣。

在這個故事中,誰成了對牛彈琴中的“牛”了?

我想是左儒,宣王生氣的是裁判的權力,而左儒說的是要不要停止。

因為他不理解宣王為什麼生氣,所以他就是“牛”,他的理由也就不能使宣王平息怒火,最後導致了悲劇發生。

在學校或家中,如果老師或家長給小朋友佈置了任務,不要學習杜伯,因為“太簡單了”“太困難了”“太多了”“太少了”等等原因,而自行決定執行或是不執行,最好還是先徵求他們的意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