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守遼:漫話泗水人文 鋪陳本邑歷史

閱讀 | 聆聽 | 交流 | 學習

銀守遼:漫話泗水人文 鋪陳本邑歷史

【書香怡苑】No。 2011期      本期編輯:蔡芳芳

銀守遼:漫話泗水人文 鋪陳本邑歷史

漫話泗水人文 鋪陳本邑歷史

文/銀守遼

古浪泗水我家鄉,地處縣域西北角。

東與定、土隔河望,南距縣城四十里。

西臨涼州黃羊鎮,北交農墾十四團。

祁連雪孕一川綠,騰格漠吹四季風。

域內縱橫國鐵道,邊上陸港連歐亞。

小康日子苦中來,大美新村正在建:

鏟埂擴田易耕作,節水種植可持續。

物質精神上檔次,鄉村風貌換新顏。

名勝古蹟真不少,地面突兀地下埋:

長城莊園看得見,軸屏古籍家裡藏。

鄭樓邊牆最完整,圓墩漢關今猶在。

烽火臺下連軍營,漢明風貌在眼前。

口傳文字伴典故,記憶日月挾厚重。

古浪幹河到鏵尖,泗水境內十四墩;

墩臺間距一里六,西去涼界廿二里。

四米寬體中見縫,證明前後兩次夯。

骨頭草繩牆裡埋,修築氣息撲面來。

兩千年前防匈奴,五百年前御殘元;

古人生存不容易,野獸異族都提防。

九州大同賴解放,干戈寥落熄烽火。

物是人非星月移,長城斑駁訴往昔:

國防首推牆與壕,阻人擋馬千百年。

明時設定所和堡,考量那時是邊關。

防禦過後看遺存,工程浩大措施精。

萬曆末修泗水堡,如今只見寇家墩;

墩下無牆欠氣勢,殘高三米無人識。

西面後城名仍在,東面主城變集市。

如今根痕百無一,炊煙蓋過硝煙味。

雙塔古城剩一段,已被村民當院牆。

明為守禦千戶所,軍政靖安一肩挑。

驅元拒蕃發威力,屯墾戍邊作用大。

阻擊哨位已難辨,鏖戰前沿入青史。

但見十幾老莊園,或全或殘立原野。

個別至今還住人,只將小門換大門。

當年門小為安全,如今門大圖方便。

前後墩臺建哨樓,走廊裡外三道門。

大財也是大負擔,匪盜索擾命難保。

社會動盪心操碎,天下太平是真福。

時間跨度數百年,明清民國標財勢。

土打夯築已廢絕,護物就是保文脈。

長城莊園做小結,人文歷史登前臺。

地名來歷先弄清,莫衷一是留遺憾。

明清時節搞水利,河腦以下分四渠;

流灌三灘稱泗水,地得此名六百年。

經歷漫長憑據少,方誌家乘記載略。

域名多以地貌取,參照物消定論難。

泗域東西三個壩,三壩四壩和五壩。

方言習俗稍不同,勤勞簡樸卻共生。

銀楊王唐有傳說,李滿買鄭拼福氣。

四大四小流傳廣,成說已近二百年。

上述八家屬三壩,發問誰在四五壩?

朱李劉據四壩灘,嚴段張佔雙塔城。

四壩灘大人煙稀,五壩凹凸地荒蕪。

高低錯落成階級,時效過後留印記。

財勢人口靠前排,地位名譽是基礎。

清朝民國幾百年,序列未亂賴傳承。

銀氏來自渭南府,距今三百八十年。

闖王義軍取西安,高廟人家受煎熬。

後生避難到武威,販賣布匹過光陰。

末後落腳古浪川,兼營農商成大戶。

二流聚處建磨坊,泗水堡外築家園。

舉族始祖是銘孝,後人至今兩千三。

桅杆墳前臥巨石,聚財墓後埋細物。

遺存獨特人皆知,方圓百里也罕見。

磚刻陶製孕大美,軸屏行幛贊德行。

源流路徑俱分明,陰陽兩赫無含糊。

時間跨度兩世紀,涉獵生平七代人。

童生秀才八九個,貢生舉人二加三。

練功石頭蹲旮旯,騎射箭鏃遺子孫。

民國大震毀莊園,殘牆還有三十丈。

方誌譜牒可印證,居首充大話不空。

首尾排列非隨意,因緣巧合成諸事。

泗水楊氏名氣高,山西曲沃是故鄉。

走盡西口駐古浪,初來立足堡東南。

晉商助力楊發財,繁衍生息四百年。

燒酒榨油兩世紀,延綿周邊六莊園。

種殖只能養家小,發財還得多經營。

榨油榨出莊園名,衍生後世油坊莊。

一溜闊棚布場邊,打場防雨做應急。

其實大戶都如此,村名場房卻不多。

七舉功力傲縣域,收徒傳藝辦武學。

五帶民團平回亂,保家衛邑舍三命。

三貢生輝留文跡,霸屏方圓七十年。

一解元后遺武具,關公刀把連殘片。

德才兼備受推薦,感化民眾傳聖意;

宣講執照教諭頒,百年檔案新如初。

王氏言根在山東,琅琊便是其故鄉。

追根難溯源流處,只把據說當源頭。

體肅中舉乾隆朝,樂堯辦學民國時。

始祖夫婦掛高堂,胸繪雅禽有品級。

如此清新絹畫像,表明身份不平凡。

後世支系繪新圖,明晰中流拼賡續。

醫生著述卅年事,表現自我涉鄉史。

即使清水浮泡沫,掠去泡沫也有味。

花翎遊擊唐自和,萬曆十年蜀入隴。

肩扛大任來武威,督修長城後戍邊。

二世君元移古浪,三世統基是監生。

功名得於雍正期,生髮泗域傳佳話。

三千族眾布四方,四百歲月夾輝煌。

文武輩出如星耀,好漢也提當年勇。

胸懷仁慈發餘熱,施捨助困度饑荒。

主持鄉飲德望高,身前善行身後名。

李氏徙自蓮花山,先駐圓墩後開枝。

到時無定靠推測,追根源流欠清晰。

三條溝深農商旺,六世祖傳中醫興。

茂才出自光緒間,家道衰落匪患致。

戍邊滿氏固原來,落腳涼州靖邊驛。

擴財角觸三壩尾,叫響圓墩滿家灘。

身是掌櫃管租佃,財大人少尋常事。

冠名不在人多寡,土地屬誰就姓誰。

洪洞西來隨眾說,認定始祖買承恩。

初建圓墩根據地,後散枝葉省內外。

新莊留痕西莊消,一幅吊屏說德能。

管中窺見夫婦強,實幹得續光陰好。

鄭氏清初閩來甘,初祖名諱龍虎豹。

兄弟三祖創家業,傳至崇本生七子。

嘉慶後期建樓院,咸豐雙莊已聞名。

垂統業績三壩頂,躋身泗東八大家。

清末民初聚財勢,高牆大院是憑據。

石磙土坑鄭易銀,契約演繹古人情。

分散三縣十二支,繁衍子孫八百餘。

宿儒捉刀建新譜,不輟祖先青雲志。

胡公皖籍寧國府,因故貶至雙塔所。

守禦千戶襲四世,保衛家國綴子孫。

功名人物湧多時,候銓知府攀巔峰。

布上畫像十幾輩,心中憶記數百年。

後佔四壩下半灘,打莊蓋房置家業。

壽官碑上記端詳,外戶土著一身兼。

丁財興旺感祖蔭,寺廟巍峨靠院蓋。

明初生煌清中淡,本邑世居第一家。

人多勢眾朱李劉,四壩灘上三大戶。

此前未見排座次,今次簡略定個位。

灘大地廣算優勢,擁田千畝不稀罕。

由於土地離河遠,單靠配水難保灌。

收成無定佃戶少,地主也得自己幹。

廣種薄收產能低,苦把苦力盼小康。

清末莊園民國墩,氣勢恢弘仍醒目。

人文稍遜財勢補,遲早不定生輝煌。

山坡朱家一軸言,世居永安城西苑。

查遍周遭無此名,想來永安即雙塔。

牌樓命名莊園名,得旌表於道光時。

守寡撫孤熬日月,兵燹典型遺基石。

祖自南京太平府,洪武九年充軍來。

五十士卒帶雙塔,充軍到此非個例。

一說二記皆有理,三言百年無連綴。

泗水古豐九村居,枝繁葉茂名不虛。

現在雙塔段姓少,早前絕對算望族。

祖籍蒲州開山裡,萬曆三十九年來。

入籍涼古雙塔所,六世開始見功名:

同胞一貢二耆賓,百年奮鬥上階級。

站到中層想高層,祭田錦軸費攢金。

置地打莊是常情,畫祖明籍實難得。

王家臺莊遺祖墳,至今繁衍十八代。

涼州土門本家多,同謝嘉慶畫像祖!

臺莊隸屬鐵門村,實際地處五壩腦。

兩副吊屏說家世,四對桅杆表功名。

孫登虎榜爺德罩,武魁京元匾掛堂。

虛提功名似慣例,坐實武舉非進士。

一說祖叫王朝翰,御賜四品花翎戴。

自稱愚婿字雨亭,光緒屏末綴二品。

吊屏杆石今猶在,舊宅牆基玄乎寬。

實物文字可佐證,臺莊王祖不平凡。

雙塔從屬有搖擺,先是武威後古浪。

靖邊驛南衛所地,驚險故事遐邇傳。

山前官道通南北,塔下城池扼東西。

地勢險要位置重,建城駐軍鎮邪關。

兩塔並非觀光閣,實為敵情瞭望塔。

軍政同體明初創,軍民聯防保平安。

那時古浪無縣制,統籌兼管軍民事。

胡總之後嚴璽接,整頓所事兩手抓。

生產練兵不鬆懈,攻守自如堅似鐵。

驅蕃身死軍民痛,勸忠祠碑唱壯歌。

說完明顯說隱形,發掘古物也不少。

席芨溝露小石磨,證見周人也使磨。

李家格楞現遺址,沙井文化有聯絡:

青銅器皿戰國造,兩千多年還能用。

賈家團莊灰陶罐,漢朝平民盛水物;

出土地在長城邊,先民棲身舊軍營。

還有鐵製人拉犁,開發河西見證物;

自持防守自此始,武功軍威固蒼松。

鎏金銅佛寶殿坐,爺爺山寺供物多;

唐代造型放光彩,雍容大度是特徵。

追溯此物屬胡公,往日經歷堪稱道:

畫布燈籠鎮宅佛,偏僻灘尾留三寶。

繪貌如攝廿四祖,肩題捋順卅一世。

家寺山門形如洞,古廟柏高五層樓。

深洞鐵鍋長雙耳,現身光豐銀小莊。

元軍情急埋土裡,農夫拓地犁出來。

七百年後還囫圇,只因乾燥少鏽蝕。

據說堡內有奇景,不妨進來看一眼:

泗堡一角地藏寺,明清民國香火旺;

法事道場掛彩畫,後世叫做水陸畫。

喜怒哀樂工筆描,精細美豔七色染。

和尚修煉創大藝,疑是莫高壁落紙。

人笑鬼哭轉法論,善惡從來遭報應。

福地蒙難也生才,斌聚箕口簸自豪。

雖說古董擱縣館,補充方誌還靠它。

軸屏行幛會說話,蒐集整理意義大;

點校翻譯搞穿越,透視明清睹前賢。

一邑往昔做總結,面面俱到做不齊。

虛實結合加推理,以點帶出前人事。

古籍屏文是依據,傳說絕對有來歷。

邊牆御所拒元蕃,南人北上逞英豪。

明朝以前人煙稀,終明依然欠繁華。

千戶所在雙塔設,統管卻是全蒼松。

即使時有一千戶,人口不過五六千。

假若全縣一萬口,一鄉至多千幾百。

古來增減呈曲線,缺吃乏醫戰亂造。

明末清初起徙潮,改朝換代多如此。

規模較大距今近,記憶雖淡索未斷。

留髮令出時人悲,治世漢化儒家喜。

寬嚴相濟施穩政,休養生息增人財。

世家基本此時到,戍邊避難是主因。

先進理念賦農商,手工技藝闢財源。

康乾貢舉裝門面,道鹹湧起練武潮。

盛世不久亂世替,人口猛增旋猛減。

同治浩劫軸屏錄,民生凋敝控訴多。

百姓抱團作抵抗,武舉獻身家國悲。

武略騎尉是例授,候銓千總算擢升。

兵部猶如國防部,備用團長也自豪。

追求和平強體魄,逆襲成名不鮮見。

一經個例成現象,前因後果該總結。

若問祖先哪裡來,迷茫不知佔半數。

百年族譜算久遠,鑿鑿之言存誤差。

何況有家沒記載,人去名消無覓處;

後代只能跟風走,隨眾說法生亂象。

泗水本是宜居地,不乏從來有人煙。

元將國人分四等,容許一級壓一級。

西北漢族列二等,生帶光環死亦優。

明初移民被誇大,實與河西關聯小。

都說祖從洪洞來,難道他地皆不育?

漢唐夏元換朝名,建制存在就有人。

只是人少增速慢,並非全為移民填。

祖籍繁雜緣由多,大槐樹說是盲言。

辨識文物加訪談,綜合判斷得結論。

距今六百五十年,洪武四、九年記載:

江淮胡氏與朱氏,跟腳到達雙塔堡。

貶發來此做軍戶,屯墾戍邊抗異族。

還有後世嚴段王,均在雙塔顯身手。

自從雙塔堡升所,邊關地位越重要。

直到明朝中後期,徙民入雙未停止。

開荒種田得吃穿,操練站崗保安寧。

築城固塔忙不停,目的就是守關卡。

嚴璽忠勇至今傳,甘肅通志載大名。

泗域西面四五壩,人祖明清徵發來。

入籍雙塔做軍戶,固定防禦四百年。

三壩父老居泗東,多數也是明清到。

補修長城後留守,目瞪臺頂起狼煙。

鶴立雞群是圓墩,與眾不同有考量。

漢關作用未改變,明清繼續做關卡。

查驗放行帶邊檢,設市徵收交易稅。

蒙漢並非一直懟,和緩買賣時常做。

極目長城燃烽火,八院軍營要值班。

全線若無幾百人,恁多崗位誰填補?

捱至清朝中後期,民族關係漸融洽。

隨著防禦線外延,關卡撤消軍變民。

歷經數輩幾百年,南北融合習俗同。

就近安置是國策,自此分散住附近。

生產生活自安排,當差納糧身份一。

都在這片藍天下,貧富懸殊為何大?

眾多例項告訴我:自由與否是主因。

只要徵發來此地,操練防守被套牢。

廿畝薄田出衣食,十里防地轉圈圈。

有人祖先自個來,看中荒地就下手。

農牧工商隨意幹,不出十年得積累。

錢多想起祖有訓,耕讀傳家名副實。

功名子孫壯門面,茂盛財源延望族。

都說風水輪流轉,豈知資源非無限。

及至鬆綁創家業,好地已冠大戶姓。

清末民國幾十年,期間突發無幾戶。

今日三壩人之祖,多與長城有關聯。

四五壩外加雙塔,則與千戶所沾親。

總而言之一句話:本邑一直有土著,

多屬朝廷發配人,部分自由輾轉來。

徙時帶有懲罰味,到此卻多立功勞;

非富即貴顯能耐,後來居上客成主。

帶來時尚促進步,生產生活起變化。

南北習俗大融合,新老人口奠基礎。

文興祖跡就清晰,顧命歷來是茫然。

渺茫蒼松成古浪,人文四水無枯時。

極目搜尋探往昔,立起框架做雕塑。

廣言深說附專論,欲見豐滿塗彩後!

銀守遼:漫話泗水人文 鋪陳本邑歷史

銀守遼2021年11月中旬修改補充稿

敬請審閱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以便我完善定稿!

作者名片

銀守遼:漫話泗水人文 鋪陳本邑歷史

【作者簡介】銀守遼

,字子梁,喜好文史地理,專注方誌家乘。農事鉅變之際,期冀把根留住。

《書香怡苑》編輯部

顧問:

陸榮 匡文留 楊先  王振龍

顏新明  雪野 鄧紅瓊  胡林山

社長

:詩苑浪子

運營總監

:蔡芳芳

編委

: 詩苑浪子  雪峰   子涵   蔡芳芳  大漠煙雲

馬智昌  張萬志  白天龍  靜待花開 程生才

朗誦:

Lily(小百合)    文冰   梅蘭   把酒當歌

沈興連  姜莉莉   月色   藍雨蕭蕭

書畫編審:

馬才元  俞存懷  俞學寶  墨客齊賢

出品:

【書香怡苑】文學社

【書香怡苑】

微刊是面向全國文藝愛好者的一家集文學作品發表、藝術鑑賞、理論研討等方面而構建的綜合性網路文學平臺。

選稿規則如下:

1。散文不少於1000字。

2。小說不限字數,篇幅較長可連載。

3。詩歌類作品,現代詩每次投稿不少於3首/詩詞類作品不少於5首。

4。所有投稿作品必須為作者原創且首次發表。

5。投稿郵箱:1632472263@qq。com(詳情請閱讀平臺視窗投稿指南)

6。投稿作者請第一時間關注平臺,新增編輯微信

編輯部微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