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三聯韜奮書店(ID:slbook1996)

當城市進入午夜  書店就是燈火

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袁一丹 著

採銅文叢

316頁,69元,平裝

ISBN:9787108072368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10月

內容簡介

現代文學史一貫把《新青年》標記為新文化運動的起點。然而魯迅在《熱風·題記》中卻說,“新文化運動”是譏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隨後“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書從名與實的縫隙切入,追問“新文化運動”一詞何時出現,是誰的發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與“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

重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生史,困難之處還不在於歷史場景的還原。時至今日,我們完全有能力尋覓更多的歷史細節,把故事講得無比繁複。而真正的困難恰在於胡適所謂的“價值重估”,如何迴應中國當下的思想氛圍,重新檢討“五四”一代的立場。沒有一個新的價值旨歸,大概只能修補原有的敘事模式。

“五四”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學科基石。長期以來這塊奠基石過於穩固,以致我們忽略了它的存在。當“五四”的歷史地位逐漸鬆動,變成一塊“滾石”時,既給學科帶來前所未有的思想危機,而在危機中或也蘊含著自我更新的生機。

作者簡介

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袁一丹,重慶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及近代思想史研究。近期研究課題包括:1。“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史;2。抗戰時期淪陷區研究;3。北京都市研究。曾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華文史論叢》《讀書》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已出版學術隨筆集《此時懷抱向誰開》(六合叢書)。

目  錄

引言  鬆動的“起點”

第一章  “新文化運動”的名與實

一  “反套”在《新青年》上

二  “五四”:“文化”還是“武化”

三  研究系與北大派:“爭個你偏我正”

四  學衡派的張冠李戴

第二章  新文化的運動機制與權勢落差

一  縱的持久與橫的擴張

二  文化運動與地方新政

三  新文化的金字塔

第三章  新文化人的自我改造

一  從“半儂”到“半農”

二  “恥辱的門”

三  陸沉中的自我救贖

四  “瓦釜”之聲

五  “戰士”與“文娼”

第四章  交換廣告中的新文化聯盟

一  新文化的“地方代理”

二  “五四”前後的雜誌聯盟

三  閱讀共同體

四  民初雜誌界

第五章  重構文學革命的前史

一  最後之因還是個別之因

二  科學救國抑或文學救國

三  視同“闌尾”的《去國集》

第六章  作為社交手段的新詩

一  新詩的自我窄化

二  受質疑的送別詩

三  “社會化”的修養

四  詩可以群

五  海外組黨的挫敗

第七章  新文學家的遊戲筆墨

一  《何典》的再出土

二  疑古“廢話”

三  從字型到文體

四  “射他耳家”

第八章  創造一種新的可讀性

一  繫於聲氣抑或文義

二  亞東版《水滸》與金聖嘆批點

三  眼的文學革命

第九章  心理實驗與漢字命運

一  文學革命與國語運動的聚光燈外

二  橫讀與直讀之爭

三  儀器背後的原理性思考

四  漢字的“格式道”

參考文獻

後記

後  記

丨袁一丹

所謂“另起”既非徹底翻轉,亦非旁逸斜出的敘事策略;而是在原有圖紙上,由點及線,由線及面,透過區域性的重繪,改寫新文化運動的整體圖景。重繪時,較有把握的是個體的點,及點與點連成的線。面與體的重構,仍是未完成的工作。本書缺乏連貫的歷史敘事,缺乏結構性的分析框架,破大於立。我試圖採集結構的“剩餘物”來解析結構的特性及運作機制。所打撈的“剩餘物”包括被刪改的歷史記憶、被壓抑的精神氣質、被排擠的邊緣人物、不被承認的文體等。

缺乏結構的焦慮促使我思考結構和剩餘物的關係及如何呈現結構。本書所做的種種嘗試,意在搜尋新文化系統中的“隱藏檔案”,如“武化”之於文化,劉半儂之於劉半農,康洪章之於康白情,《去國集》之於《嘗試集》,上海新潮社之於北大新潮社,遊戲筆墨之於正經文章。這些“隱藏檔案”顯露出新文化系統的兩面性,既有開放的一面,也有封閉的一面。修復“隱藏檔案”的目的,不是將剩餘物回填到結構之中,而是用剩餘物向結構提問。所叩問的結構,同時指向新文化運動的“名”(歷史敘述)與“實”(歷史過程)。

這本書可視作文學研究“歷史化”的產物,又是對這種趨向的反撥,或說自我糾偏。文學研究往何處去,“歷史化”的得失利弊,是始終縈繞在我心中的問題。我自認為是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者,但回顧近十年來研究路徑的偏移,仍與文學研究的“沒落”,特別是現代文學的學科焦慮有關。本書各章的研究思路,按寫作順序看,搖擺於文史之間。早先不滿於單純的文學研究正規化,總有“走出去”的衝動。這一時期主要從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偷師”。我喜歡跑野馬,思想史研究對我而言,意味著更開闊的驅馳空間,一旦走出文學史,可遇見更為紛繁、有趣的人事物。

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長期親近思想史,多半是不自覺的跟隨、模仿;近年來的選題,開始有意識地“回撤”,與其說是迴歸文學,不如說是迴歸文字。迴歸文字,也是我與“新文化運動”相遇的契機。當初面對宏大敘事的自信,僅憑單一文字的支援。魯迅《熱風·題記》既非文學經典,亦非稀見史料,不過是一個雜文集的副文字。這種讀書得間的快樂,可遇不可求,但給我與大歷史對壘的勇氣,不相信第一等的題目已經做完了。儘管現代文學三十年的研究空間確實有限,只要肯虛心讀常見書,不必依賴新材料,也會發現題目俯拾皆是。所謂歷史空白不一定非得降格以求,去找小一號的研究物件。在已被層層疊疊的歷史敘事覆蓋之處,未嘗沒有大家視而不見的空白。

從歷史“迴向”文學,不是防禦性的退守,而是換一個方向探索。這種“迴向”恰是基於跨學科對話的深入體驗。近年來圍繞“五四”新文化這一共同議題,與近代史研究者交流頻繁。彼此在問題與方法上不乏共識,甚至研究物件也有交疊。這種趨同感讓我隱隱有些不安。持續的跨學科對話,喚起我此前相對淡漠的學科意識。在這種場合,當被貼上文學研究者的標籤,我不得不思考:文學研究能為鄰近學科、為普通讀者提供什麼不可代替之物?文學研究區別於歷史研究、社會科學的特質何在?一般人對文學研究抱有怎樣的期待,又懷揣何種成見?文學研究者的立足點在哪兒,看家本領是什麼?在跨學科交流中,有感覺融入、心通神會的時刻,也有感覺憋悶、自我懷疑的時刻。現在看來,反倒是那些失語的時刻,更顯出跨界的意義,不是尋求他人的承認,而是反思自己的位置。

這本書的起點可追溯到2004年完成的本科學年論文,討論“五四”前後劉半農的自我改造。之所以選擇劉半農,是看重他與“五四”時代格格不入的部分,即其作為“紅男綠女”小說家的前史,以及被《新青年》同人輕視的洋場才子氣。從劉半農身上,我發現新文學的排斥機制及自我壓抑的面向,自此留意傾聽“五四”大合唱中的不和諧音。第七章以劉半農重印《何典》為線索,探討新文學家的遊戲筆墨,也是這一思路的延伸。

2008年完成碩士論文《新文化運動發生考論》,適逢“五四”運動九十週年紀念臨近,陳平原老師準備增訂《觸控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強調“五四”成於師生兩代人的合力。“五四”學生一代中,我認領了康白情和張厚載,二人都有“溢位”新文化之舉。由張厚載可串連起北大內外的新舊之爭,當時蒐羅了不少材料,可惜未能成文。以新詩為社交手段的康白情修正了我對新詩人的刻板印象:新詩人不一定是遊離於社會之外的零餘者,也可以是在多重社會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活動家。

博士期間,我的主要研究精力轉向抗戰時期淪陷區研究。本來在“五四”已有一定的學術積累,如果沿著碩士論文的思路持續推進,這本書的面目會大不同。擱置“五四”,另闢戰場,不無影響的焦慮。若一直在晚清與“五四”間徘徊,恐怕難以跳出導師的論述框架,而淪陷區研究則是片荊棘地,需自己重起爐灶。直到2013年博士畢業以後,我才從淪陷區研究抽身出來,試圖重返“五四”。這期間“五四”研究已取得長足進展,思想史、概念史、闡釋史、社會史、地方史都蔚然成風。此次修訂舊作,我儘量在註釋中補入近年相關研究成果。

時隔多年,能重拾新文化運動這個題目,得益於碩論寫作期間打下的文獻基礎。至今我的電腦中仍儲存著當年在北大圖書館拍攝的數千張舊報刊影像。隨著晚清民國報刊資料庫日趨成熟,研究者不必跑圖書館,就能檢索到大量冷僻材料。但單憑資料庫檢索堆砌出來的論文,似缺少一種歷史氛圍。在縮微膠捲上看材料,跟一頁頁翻原刊、十指烏黑獲得的歷史現場感,畢竟有所不同。當你攤開一張脆黃的舊報紙,上面蒙著層薄灰,你不由得去想上一個翻閱這張報紙的人是誰。從時評社論到副刊的小說、劇評、漫畫,更有意思的是雜七雜八的廣告,這些與你研究題目看似無關的材料,漸漸發酵成瀰漫性的時代氛圍。在我看來,翻舊報刊不單是為了找材料,它有一種額外的意義,為重訪者設計意外的相遇,讓其在細微處領會時代風向的流轉。泡在過刊閱覽室,漫無目的地泛覽,時而側耳聽窗外白楊樹嘩啦啦作響,讓我對“五四”前後思想風氣的演變有了更真切的體認。這種不計時間成本的研究狀態,似乎再也回不去了。

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剛工作那幾年,教學任務繁重,沒功夫泡圖書館。教研室裡有幾冊《新青年》《新潮》的影印本,每次到學校上課前,抽出一冊隨便翻翻。來不及讀長文,只能走馬觀花,順手拍下各類交換廣告,在碎片化的工作狀態中寫成《雜誌聯盟與閱讀共同體》一文。

近年寫作的第五、八、九章,涉及文學革命的前史、標點符號、書寫形式、漢字存廢等議題,是有意從歷史退回文學的嘗試。想用廣義的“文字”或“讀寫”的範疇,統合文學與歷史。希望能以退為進,於字縫間捕捉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史感。若能讀出紙背文章,形成屬於自己的史感,則不致囿於文、史的學科邊界,也就無所謂“走出”還是“回撤”。

本書各章曾以單篇論文的形式,發表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上。此次整合成書,對正文及註釋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增訂。(各章原題及出處此處略去)

這本書的結集出版,可略微償還部分學問的“負債”,要感謝一直以來攜引扶持我的諸多師友。這些師友當中,最早的負債要算把我領上學術道路的王風老師,首先是還不清的酒債,更還不清的,是他在時間上毫不吝嗇的投入。我學術上的另一重負債,來自我的碩博導師陳平原教授。陳老師關於“五四”新文化的研究思路與價值判斷,構成本書重要的精神支點,也是我進入這一領域後不斷返顧、與之對話的思想參照。夏曉虹老師對梁啟超及晚清社會的深入研究,為我理解研究系的轉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歷史背景。在陳老師和夏老師那裡,我學到的不只是具體的知識、方法,令我終身受益的是把讀書寫作當作一種自得其樂的生活方式。

這本書有大半篇幅完成於燕園,有賴於北大中文系十餘年的學術滋養。在此要特別感謝自本科以來指點我、鼓勵我的高遠東、吳曉東、賀桂梅、姜濤諸位老師。北大給我闖蕩江湖的底氣,在任何學術場合都不會犯怵;教我不必追趕潮流,不懼怕失敗,走自己的路,慢一點也沒關係。

感謝首師大為本書提供出版資助,文學院給我一個寬鬆自在的學術環境,可以相對超脫於體制內的遊戲規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中。更要感謝現當代文學教研室張志忠、張桃洲、李憲瑜、孟慶澍諸位老師,這些年對我學術生活的提攜與關心。相信新文化運動研究中心的成立,會為我們教研室同人提供更開闊的發展平臺。

跨學科的對話與交流,讓我能在更大的知識版圖中反思“五四”的歷史價值及文學研究的困境。感謝鄧小南、渠敬東、朱天颷等老師的照拂,使得我有機會先後在北大文研院、浙大高研院駐訪。本書部分章節曾在近代史的學術會議上報告過,得到張仲民、戴海斌、瞿駿、高波、周月峰、沈潔、趙妍傑、徐佳貴等師友的批評指正,受益良多。還要感謝我的同門,鄭勇、張治、季劍青、張麗華、彭春凌、衛純、李浴洋等對我的長期支援。

最後感念家人對我學術事業的理解。我和陸胤研究領域相近,常是彼此論文的第一讀者,能領會對方的用心,也能看出文章的破綻。但陸胤對我更大的幫助,卻是在學術之外,那份對日常生活的耐煩心。學術是個無底洞,會侵佔你的生活空間,吞噬掉普通人的幸福。我們努力在學術與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唯有在相對穩定的生活節奏中,學術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