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鼓”與“象腳鼓”有趣的關係

2016年4月14日正值傣歷新年,在西雙版納州舉行了“首屆象腳鼓舞及民族文化大展演”,由來自全州各個地區和民族的五千餘名群眾參加,他們身著節日盛裝,列成浩浩蕩蕩的八個方陣,一路載歌載舞穿過市中心的主幹街道而後聚集在潑水廣場,盛況空前。在所有方陣中就屬傣族的“象腳鼓舞”佇列最為精彩,是這次展演的主角。佇列中使用的“象腳鼓”是傣族人民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種打擊樂器,在重大節慶和宗教儀式中都必不可少,但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件樂器,在這次展演上競然用的大多都是由政府臨時委派各個工廠,用塑鋼材料趕工製作的假鼓,是僅供視覺欣賞而無法真正演奏的道具。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假鼓事件?與文章標題的“孔雀鼓”又有何關係?這還須從到底什麼是“象腳鼓”開始講起。

“孔雀鼓”與“象腳鼓”有趣的關係

象腳鼓是一種徒手擊奏的木製單面膜鳴鼓類樂器,外形似高腳酒杯,細腰型,通體中空。鼓面蒙牛皮,鼓皮四周用可調節鬆緊的牛皮條勒住,拴繫於鼓腔下部。鼓身外表塗漆,常刻有各個民族所喜愛的不同風格的圖案,有的還在鼓身上拴系綢帶、綵球和孔雀羽毛,或給鼓穿上鼓衣作為裝飾。常見的形制依鼓身長度不同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鼓長約2米,鼓面直徑約30釐米,最小的也有1米長。不同尺寸的鼓流行的地區、用途、音色和演奏方式也不盡相同。

“孔雀鼓”與“象腳鼓”有趣的關係

象腳鼓在中南半島( Indo China peninsula)分佈很廣,我國的傣(主要是居住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德宏、臨滄、瀾滄等地區的傣族)、德昂、景頗、佤、阿昌、布朗克木等民族都使用,在緬甸的少數民族中有半數也使用象腳鼓,在泰國、寮國、柬埔寨、印度、越南等國家都有使用象腳鼓的民族。在傣族地區,演奏時通常將象腳鼓傾斜掛於左肩,鼓面朝上,左手大指及整個手掌下緣扶住鼓面,用右手指、掌或拳敲擊鼓面,左手其餘四指拍擊鼓沿作配合,演奏高潮或情緒熱烈時,甚至腳和手肘都會參與敲擊。象腳鼓常與鋩鑼、鑔等樂器組合在一起,為孔雀舞等民間舞蹈伴奏,在傣劇樂隊或民間樂隊裡,象腳鼓也常作為色彩性節奏樂器使用。同時,當象腳鼓與舞蹈相結合,演奏時配合舞蹈動作,這就是人們熟悉的“象腳鼓舞”。傣家流傳著一句生動的諺語:“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象腳鼓一響,腳杆子就癢。”在某種意義上,象腳鼓聲就是傣族民間舞蹈的靈魂。

“孔雀鼓”與“象腳鼓”有趣的關係

象腳鼓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目前漢文化圈內可見的早期文字記載有李思聰撰《百夷傳》:“車裡樂者,車裡人所作,以羊皮為三五尺鼓,以手拍之,間以銅饒、銅鼓、拍板,與中國僧道之樂無異。”同時還有錢古訓撰《百夷傳校注》:“銅饒、銅鼓、響板、大小長皮鼓,以手拊之,與僧道樂頗等者,車裡樂也。”這是明代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兩位使者親赴邊疆實地考察的真實記錄。所謂“百夷”,明後專指傣族,但在當時是中原人對西南地區各種民族的泛稱,“車裡”即今雲南西雙版納州的首府景洪,其中“三五尺鼓”、“大小長皮鼓”即今天象腳鼓一類,形制和奏法都與現在基本相同,且至少自那時起就與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絡。

“孔雀鼓”與“象腳鼓”有趣的關係

此外,雖然其名為“象腳鼓”,但無論從制鼓初衷還是外形設計等方面與大象的腳其實都毫無關聯,“象腳”之名是早期漢族記錄者由於語言障礙,用“形似象腳”的主觀感受來形容此鼓所導致的局外人對它的誤傳,這點已有多位學者進行過考證與勘誤,但由於這個名稱早已被大眾接受併成為習慣,為了表述方便,大家也就繼續沿用這個名稱。

“孔雀鼓”與“象腳鼓”有趣的關係

在遠古時代,鼓被用於原始宗教的祭祀、樂舞,是人與天神溝通祈求風調雨順的神器,也是用聲音驅逐猛獸、激勵戰士、打擊敵人的號角和武器,還是用來向集體報時、報警的工具和隆重場合時使用的禮儀用器。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入,象腳鼓從原始宗教的神器成為了佛教儀式中重要的“聲音供養”的載體,藉助宗教的傳播力量,在資訊閉塞、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將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翻山越嶺、遠渡重洋傳播開來,同時也將各地豐富的文化集於身。可隨著時代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鼓的實用功能被更實用的工具替代,象腳鼓的身影也漸漸從生活中退下,只在節日慶典和舞臺上才出現了。現代化發展迅猛,大批的青年人走出村寨進城務工,同時,受西方文化潮流的影響,留在村子裡的青年們也不再喜歡象腳鼓,上一輩藝人日漸老去,象腳鼓的舞蹈、演奏和製作技藝鮮少還有孩子和年輕人願意學習,美麗而脆弱的象腳鼓文化瀕臨著可見的滅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