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預售|塔米姆·安薩利: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星群”

最近,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所作所為頻頻衝上熱搜。

新書預售|塔米姆·安薩利: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星群”

新書預售|塔米姆·安薩利: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星群”

震驚之餘,我們不得不追問,阿富汗,作為曾經扼守絲路要道、文明昌盛之地,為何會面臨今天的困局?

新書預售|塔米姆·安薩利: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星群”

曾經的輝煌文明

新書預售|塔米姆·安薩利: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星群”

世界各地的學者都試圖解釋這一歷史現象,但在話語的喧囂中,我們卻極少聽到阿富汗人的聲音。今天,我們想分享的便是阿富汗裔學者塔米姆·安薩利(Tamim Ansary)對於阿富汗,乃至整個伊斯蘭文明的反思。

新書預售|塔米姆·安薩利: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星群”

塔米姆·安薩利,美籍阿富汗裔作家,1941年生於喀布林,60年代移居波特蘭並就讀於米德學院(Reed College)。安薩利曾於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伊斯蘭世界的歷史與發展,並從事大量虛構與非虛構性寫作,他的作品包括:《喀布林以西,紐約以東》(2003)、《沒有規則的遊戲:屢被中斷的阿富汗歷史》(2012)與《人類文明史:什麼撬動了世界的沙盤》(2019)等。

在他的筆下,從小亞細亞半島沿伊朗高原直到今天阿富汗的廣大地區構成了“中部世界”,這片地域位於四大流域文明的正中。這裡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氣候乾旱,但仍有不少河流。河流沿岸很早就出現了小農耕作的村莊,也生活著一些遊牧民族。這種農牧混居又鄰近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的格局,恰恰最適合發展長途貿易,自古便是商賈輻輳之地。

不過,更重要的是,“中部世界”構成了由無數敘事脈絡交織而成的巨大社會星群,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浸潤在這一星群的光暈中,共享著言說、行動與想象的方式,這也讓它們一同經受當代歷史的痙攣。在他最新的著作《人類文明史:什麼撬動了世界的沙盤》中,安薩利寫道:

阿富汗戰爭不是冷戰的最後一次戰役,而是新戰爭的第一場戰役。

西方各國很快發現,對手變成了完全不在乎共產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伊斯蘭主義者。

隨後,革命者推翻了美國中情局扶持的伊朗國王。不過勝利的革命者並不是蘇聯的代理人,他們宣稱自己是“伊斯蘭革命”的戰士。“伊斯蘭革命”這個說法在整個中部世界激起了迴響。

這片土地長期以來就是伊斯蘭世界歷史敘事的重要陣地,對這裡的很多人來說,是伊斯蘭敘事讓世間一切苦難都有了寄託。

現在有了“伊斯蘭革命”,突然間一切都有了意義。而之前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壘,從來沒能在伊斯蘭的核心領地形成這樣重要的意義。”

這類歷史敘事的交織便是一組星群,它們限制了我們對於構建自我與社會的想象力與可能性。安薩利像一位醫生,又像一位詩人,他為阿富汗的當代開出了詩性的藥方: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大星群”。

安薩利的藥方植根於他對“星群”、文明與歷史間關係的思考。

新書預售|塔米姆·安薩利:阿富汗需要融入新的“星群”

蘇軍入侵阿富汗是“新戰爭的第一場戰役”

“星群”與文明:安薩利論世界史

文|安薩利

雖然人類的聯絡日趨緊密,但是不同群體間的差異越來越顯著,我們同在一個地球,卻分屬不同的世界。任何人所認知的“全世界”,其實只是從自己所在的“我們”的群體視角看到的世界;所認識的世界歷史,不過是從某個中心視角組織起來的世界歷史敘事,它可能是歐洲中心史觀、伊斯蘭中心史觀、中國中心史觀等等。至於不同史觀下到底有多少種歷史,這取決於世界上有多少個人群自認屬於一個與“他者”不同的“我們”群體。

任何兩個世界的歷史敘事都會基於同樣的歷史事件講出不同的故事,因為如何敘事完全要看是誰在講這個故事。要說林林總總的某某中心史觀中有哪個反映了真實的世界歷史,無異於聲稱哪種中心視角展現的是原原本本的現實世界了。

一切歷史都歸結於人如何“敘事”。歷史誠然關乎事實,但事實最終要形成“敘事”才成為歷史。人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本質是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再創作。

其實,人類所見所知的萬物在某種意義上都類似星座:我們如此見到,便覺得它如此存在。

人類也組成了許多星群並身處不同的思想理念星群中。

物質的宇宙中有諸多星座,每個星座又由更小的星座組成,而社會的宇宙中存在的種種星群也是同樣的道理。

社會星群能形成自己的意圖,繼而引導歷史的走向。

國家、家庭、帝國、民族、宗族、企業、部落、俱樂部、政黨、社團、鄰里組織、社會運動、幫派、文化、校園中的小團體……凡此種種皆是星群。但若脫離了文化,它們就不復存在了。如果細看每顆星星,就無法看到那個驍勇獵戶的形象,社會星群也是如此,一旦細究宗族、國家、運動、幫派等等概念,看到的就只有作為個體的人和個人的觀念想法了。

文化是人們所創造並還在不斷創造中的世界,一旦脫離了人這個主體,文化也就無從談起。

社會星群不像河流、岩石那樣在真實宇宙中客觀存在,但又的的確確存在著

,像洪水、山崩一樣真實。諸多社會星群真實地改造著客觀世界:開路架橋、衝突戰爭、修船造車、航天探月……即使哪個個體離開了,星群也不會就此黯然隕落。一個社會整體中的每個個體都可以被其他個體替換,但整個星群並不會因此丟了身份,斷了根脈。生活在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國人都已作古,但是美國實力不減;一百年前的伊斯蘭社會中沒有哪個人活到現在,但今天仍然有一個明顯可辨的伊斯蘭文化社群影響著歷史。

人們所說的歷史,其實都是文化宇宙中發生的事件。而這個宇宙裡,社會星群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角。

四萬年前,社會星群在古人的想象中出現了。在熟人結成的群體中,人們對社會星群的所見所感僅限於自己身邊的一小群人。現在,人類早已不是上古時期穴居的五十人小群體,而是遍及全球的近八十億人口。沒有人能擁有近八十億人的視角,我們每個人都只是一個小的社會星群中的一員,視角受限於自己所在的世界。這就好像,不同地方的人在天空中看到的也不是同樣的星星,即使有些星星相同,也不會完全看出同樣的星座。我們在星空中能看到什麼,反映了我們在大地上是誰。天穹之下不只有一個群體,而正因為人類並非同屬一個群體,歷史才有了發展演進的動力。

還記得讀高中時,我碰到過一個生詞“defenestration”,去查字典,得知它的意思是“將人丟擲窗外”。當時我大惑不解,居然這也能成個詞?為什麼沒有哪個詞表示把人扔到陽臺外、門外或是行駛中的車外?怎麼單單有個詞專門表示把人扔到窗戶外呢?

後來我才知道,其中緣故要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歐洲。在1618年晴朗的一天,一群羅馬天主教使官來到了布拉格,那裡的民眾多信奉新教路德宗。天主教使官來此是要宣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詔諭:禁止路德宗信徒再在王室的土地上建設教堂。路德宗信徒們聽了詔諭,憤而抓起兩個使官,一把扔到了窗戶外面。宣詔地點在三層,落到地面足有二十多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

出人意料的是這兩個使官都沒有死,這引發了各種解釋和猜測:他們能活下來說明了什麼呢?這要看說話的人是什麼背景。羅馬天主教徒將此視為神蹟,證明他們果真有上帝襄助;而路德宗信徒關注的是兩個使官死裡逃生的實際原因:兩人掉在了一大堆牲畜糞便上。天主教徒和路德宗信徒雖然都信仰基督教,但兩者相逢卻見不到彼此都是基督徒、同屬日耳曼民族或者其他的共性。他們雖看到同一件事,所見卻各自不同。他們即使同在一個屋簷下,也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而這些不同的世界只有在文化範疇內才體現出來。

當時歐洲的基督教派別五花八門,遠不止羅馬天主教和路德宗,信徒都認派內之人為“我們”,而認其他教派是“他們”。例如路德宗和加爾文宗同屬於新教,但新教本身就包含了若干互不相容的派系,每派各有自己的世界觀。充滿了各色“我們”和“他們”的17世紀的歐洲就像一觸即發的火藥桶,“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直接導致了慘烈的“三十年戰爭”,連年的戰亂和饑荒導致八百萬人死亡,其中很多是平民。但歸根結底,戰爭的各方不是個人,而是不同的社會星群。

這些教派非要分出你死我活而不能妥協嗎?他們的子孫後代不能化干戈為玉帛嗎?這在四百多年前著實無法想象,然而在今天,一個日耳曼裔的路德宗家庭和一位蘇格蘭裔的長老會教徒可能在明尼蘇達州某個偏僻小鎮上比鄰而居,卻全然不知鄰居到底屬於基督教的哪宗哪派,更談不上有什麼芥蒂。羅馬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完全可以在同一個讀書會里談笑風生而不會想到宗教信仰上的分歧,更沒有必要擔心會被扔出窗外了。

這並不是因為不同教派間的差異煙消雲散了,它們各自教義的差別並沒有比以往更小,

只是隨著時間流逝,不同教派融入了同一種文化,形成了一個更大的、無形的、共同的“我們”。

每個文明中都不乏這樣的例子,有時是小世界融匯成大世界,有時是若干小世界交織起來構成一個大世界中各有特色的組成部分。要弄清這樣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發展的,我們要在文化宇宙中尋求答案。或許終有一天,住在同一條街、孩子上同一所幼兒園的兩家鄰居不會知道也並不在意住在隔壁的是路德宗基督徒還是瓦哈比派穆斯林。

但也許未必會如此。

人與人的交往聯絡確實越來越緊密,但別忘了這恰恰是靠人們不斷結成許多個社會叢集、團塊、星群才實現的

思想和資訊不只在人的海洋裡蕩起漣漪,也會在文化之間傳遞。每次跨越文化的邊界,都會有所變化、有所保留,甚或有時候文化的邊界也模糊起來,形成更廣泛的文化整體。新的文化會從兩邊各取相當一部分,早前文化星群的精魂也還會生生不息地存續其中。

雖然他們自己毫不覺知,但其實已經有種種力量把他們聯絡在一起了。時至今日,地球上每一塊能住人的土地上都有人居住,每一處環境都經受過人為改造,人類活動的潮流裹挾著所有生物,沒有哪個物種能獨善其身,某一地的人類活動必定會對其他地方的人造成影響……但即便聯絡如此緊密,人類還是分為許多小的社會,而沒能形成理想中一統的世界。

人類歷史正是這些小社會在文化範疇內不斷擴張並交匯碰撞所產生的迷茫、動盪、戰爭,抑或文化繁榮、宗教啟蒙、知識進步等形成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戰爭、奴役、殺戮、姦淫中,也會有思想的碰撞交疊,直到萌生出新的思想並慢慢成熟為體系。社會經濟發展是如此,戰爭手段的升級亦然,發明、宗教、藝術、哲學、科學的進步也是如此。王朝的崛起繁榮、思想的傳播發展,乃至偶爾出現的全球正規化的新陳更迭,都無外乎這樣的過程。

人類交往聯絡的大網在幾萬年間越織越密,未來勢必會更密。只要人類還存在一年、十年、百年,人們之間的聯絡只會更加緊密而不是相反,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這樣說來,可能確有某種全人類尺度的程序正在發生,但這個程序太過宏大以至於我們難以體察,至少現在還看不清楚,就像古代中國人和羅馬人無法看清他們之間怎麼就互相產生了影響一樣。歷史大潮中,人人都想參與小我之外更大的集體,但這個更大的集體卻從來不是全人類。人類歷史的軌跡看似有萬宗歸一的趨勢,但僅趨勢並不足以證明這就是歷史真正的歸宿。

看看當下,人類尚且不是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甚至說人類是一個什麼整體都顯得牽強。

噹噹網預售連結:https://product.dangdang.

com/29306979.html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