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一批珍貴畲族古籍檔案獲新生

《金匱方歌括》《瀕湖脈學》《手稿偏方》……一本本年代久遠的古籍,裝訂工整,紙間泛香,完全看不出曾經破損的痕跡。日前,福建省檔案館向羅源縣檔案館移交修復的14冊線裝古籍和18件清代地契、執照等畲族檔案,讓珍貴的畲族檔案重獲“新生”。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這批檔案,它們原來存放在霍口畲族鄉福湖村民俗展廳,因防潮、防蟲、防火等條件較差,損壞嚴重,亟須修復。”羅源縣檔案館副館長阮聿景介紹,這批檔案中包括中醫著作和畲醫的手抄本,畲族醫藥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畲醫古籍是畲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實記錄,十分珍貴。

羅源縣一批珍貴畲族古籍檔案獲新生

羅源縣檔案館工作人員整理修復後的古籍。黃益輝 攝

為搶救保護珍貴檔案,羅源縣檔案館制定了修復方案,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去年10月,省檔案館工作人員將該批破損畲族檔案帶回省館修復。

檔案修復人員對檔案進行高標準搶救性修復,採用20多道工序,歷時9個多月完成。修復後,原件存放在羅源縣檔案館珍藏,兩套模擬件分別在福湖村民俗展廳和羅源縣檔案館展示。“我們對省檔案局、省檔案館重視畲族古籍檔案,幫助搶救修復表示真誠感謝。”羅源縣檔案館副館長鄭瑤汀說。

為進一步利用這批檔案,羅源縣檔案館正計劃聯絡畲醫藥等有關專家,對其進行整理研究,確定成書年代,挖掘畲醫文化內涵。羅源縣檔案館以此為契機,加大畲族檔案的徵集、搶救與保護工作。“目前,我們正整理著名畲語專家遊文良先生生前研究畲族語言的文稿,同時為畲族檔案申報省級、國家級重點檔案專案。”鄭瑤汀說。

近年來,羅源縣檔案館讓檔案“走出來、活起來、用起來”,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在館內建立“蘭臺書吧”,依託館藏資源,供群眾參閱;籌備開設微信公眾號“檔案裡的羅源”,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擴大檔案傳播度。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訊息:群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