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廟的妙香吟社(揚州江都)

清同治、光緒間,在江都仙女廟的玉皇閣,有一個“妙香吟社”。

玉皇閣,位於仙女廟中州島的高阜上,左臨運河,右連外江支港,北鄰禇山,南望江南諸山,實乃一風景勝地。春秋佳日,鄉人多載酒登臨玉皇閣,以為樂事。妙香吟社就設在這風景佳處,詩友們在此結社,常常登高望遠,臨水觀山,飲酒賦詩,真是心曠神怡。

妙香吟社的成員有鄭鴻珏、謝逢源、顧子堅等人。

鄭鴻珏,字幼樵,號竹西逸士,江都人。鄭工文辭書法,年輕時就顯出才華,入府學後,與姚夢華、鄭學川(磚橋江北刻經處創始人)並稱“江陽三神童”。除好賦詩外,還寫有《雅觀樓》一書,書中頗為生動地描寫了揚州錢莊、鹽商的生活場景。

謝逢源,字石溪,號拳石山人。雖是溧陽諸生,但作為太谷學派李晴峰先生的入室弟子,一直隨師遊幕四方,曾客居山東經年,後寓居江都丁夥,宜陵焦家莊等地。同治初,隨李晴峰先生講學於“龍川草堂”。著有《李龍川年譜》。

仙女廟的妙香吟社(揚州江都)

謝逢源書法

顧子堅,善丹青,江都人。

關於妙香吟社的資料與詩作,或許是由於局勢動盪的原因,大多已經散佚;或許本來就未能結集儲存,因而零散失落,後世知之甚少。所幸的是,謝逢源作為太谷學派的傳人,有一定名氣,他除了相關題詩以外,在斷鴻殘篇中尚存二首“九九消寒”詩,從中可以窺知“妙香吟社”結社的基調、活動的大略及他們洋溢著的豪邁詩情。

一首是《己亥年(注:1899,光緒二十五年)九九消寒道情》。謝逢源在《道情》的前言中寫道:“歲逢己亥,琪花六出,大有書年,彩筆聯吟,同人宴樂,山人忝領消寒之會,思成擊壤之歌。藉他清酒三升,譜出道情九闋。不比陽春白雪屬和無人也,同流水高山知音共賞。在座諸公不嫌耳汙,聽山人緩緩歌也。”

仙女廟的妙香吟社(揚州江都)

在《九九消寒道情》中,亦多次提及妙香吟社的詩歌活動。如《一九》寫道:“先辦消寒會,詩牌酒令新兼舊,春酒羔羊美更肥,畫堂絲竹先生醉”;《二九》寫道:“雪寺尋梅路不遙,水村山郭皆詩料”;《六九》寫道:“草堂人日詩先寄,菜甲春盤客又留”;《九九》最後寫道:“爭似俺長歌歸去,白龍川風月無邊”。

仙女廟的妙香吟社(揚州江都)

庚子年(1900)謝逢源又寫了《九九消寒山歌》,其《山歌》的跋雲:“於時,山雪既足,和議將成,春酒斯馨,素心載集,遠繼重陽之會,近賡七夕之章,可以忘憂。”並說:“豈吾之寒既消,而天之寒亦自鮮輿。吾將以吾友為春風也。”從這一段文字可以進一步看出,妙香吟社絕不單純是為詩而詩,他們也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

(朱毓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