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關於武松和潘金蓮,一直以來都有兩種江湖傳說:

一種是說武松其實已對潘金蓮動情,持這種觀點的人拿出原著,咬文嚼字,條分縷析,至少列出三大條證據,力證武松不過是個假正經,早對潘金蓮一見鍾情……

第二種說法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說武家全家沒有善果,皆是因為武松不知變通,不曉人情,若是他能接受潘金蓮的示好,武大郎便不會死,依舊在陽穀縣街頭挑擔賣炊餅

,潘金蓮也能安安生生過日子,武松也不會被兩次刺配,最終落草為寇,而是仍在陽穀縣體體面面做都頭,一家三口的關係雖然不可說,但也算穩定美滿,其樂融融……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這兩種說法極為吸睛,又有巨大想象空間,因此吸引了不少“水滸迷”,但小編卻還是要實事求是的說一句,這第一種說法貶低了武松,不知武松為何成為武松,第二種說法貶低了“人”,不知人為何被稱為“人”!

第一種說法給出所謂武松對潘金蓮動心的證據,不過是些捕風捉影;而以潘金蓮的為人,即便武松跟西門慶來個靈魂交換,接受了她,她也不會從此收心;以武松之為人,接受潘金蓮只有一種可能,那便是《金瓶梅》早就給出的答案!

一、武松對潘金蓮動心三個“證據”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江湖傳說武松對潘金蓮動心,證據主要有三條,第一條是潘金蓮發出同住邀請之後,武松立馬同意,當夜便搬來紫竹街叔嫂家

,這急不可耐的表現,正是說明初見金蓮,心中就已經有些彎彎曲曲的想法;

第二條便是武松在武大家住了幾日之後,便送潘金蓮一匹彩色緞子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潘金蓮就是收到這個訊號之後,才開始對武松越發放肆,從暗送秋波,改成明火執仗!

第三條證據,便是潘金蓮雪天相撩時,武松最開始的對話和表現。

武松踏著碎玉亂瓊回到紫竹街之後,只見潘金蓮一個人冷冷清清在簾子下等著,潘金蓮問武松:奴家等了你一個早晨,為何你不回來吃早飯?武松回答說,早上有個相識的請我吃了飯,剛才又有人請吃飯,我不耐煩,直接回來了。

問題就出現在武松這回答的後半段:“卻才又有一個作東,我不耐煩,一直走到家裡來。”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這種說法認為,武松這樣一個行走江湖、就愛喝酒吃肉的好漢,怎麼可能不喜歡跟朋友一起下館子吃酒,反而喜歡回家吃飯?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妖便是他掛念家中有嫂嫂

!而潘金蓮拴上前門,撥著火盆,衣衫頭面不整的開始一些舉動後,武松能隱忍到最後,這才發作,正是因為他享受這暗流湧動的曖昧情愫!

看著這些言之鑿鑿的指控,小編都要為武都頭一哭,如此一個剛正自持、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尚且能被顛倒黑白、惡意揣度到如此地步,可知這世間果真人言可畏,

只要把以上三條資訊,還原到原著上下文情景之中,就知道這所謂的證據,不過是捕風追影、蠅糞點玉!

二、為何說這證據是捕風捉影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首先,上面第一條“證據”就只是看客臆想,我們還原一下當時的情狀,就知道武松迅速跟叔嫂同住,不是對嫂嫂有意,而是另有深情

!武松之所以會路過景陽岡打虎,便是因為長期在河北滄州柴進處躲官司,已經背井離鄉一年半之久,後來聽說當年打的那人並沒有死,便開始思兄情切,生怕他哥哥一人在老家被人欺辱,不顧宋江和柴進的苦留,打了包袱提著哨棒,便要回清河縣專望哥哥!

在陽穀縣打虎,被知縣留住之後,武大武二在街頭相逢,武大的一席話,讓天下有親兄弟之人為之一哭

!武松下拜,武大便問兄弟:你去了這麼久,為何不寄封書來與我?“我又怨你,又想你!”武松問哥哥:為何是又怨又想?武大便解釋道:怨你是因為你當年喝了酒,便要跟人打架,我三天兩頭被拉去縣衙受審,這便是怨你處,想你是因為娶了個老小,在街上備受欺辱,想當日你在家時,誰敢放一個屁?這個便是想你處!

又怨你,又想你,這是武大對武二的深情;羈留在外,生怕哥哥會受欺辱,這是武二對武大的深情!

父母雙亡的兄弟二人,自幼便相依為命,武大養育武二,武二為武大出頭,用金聖嘆的話來說,就是“

兄弟二人,武大愛武二如子,武二又愛武大如子。武大自視如父,武二又自視如父。

”這樣情深義厚的兄弟倆,分別一年半之後,終於團圓,怎有不住在一起的道理?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對武二來說,有武大的地方便是家,

他搬到紫竹街,跟兄嫂同住,就是回家!更何況他還要罩著他那善良軟弱的哥哥,哥哥都說了,自娶老小之後,被人欺辱,如今我武二來給哥哥做門神,誰敢再來放一個屁

?這便是武二迅速搬來的道理,哪裡是為了愛親嫂,而是為了愛親兄!

第二條武松送潘金蓮緞子,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武松搬來後,都要花銀子買餅饊茶果,請鄰居吃茶,送嫂嫂人情禮物,實在太正常不過!況且當年他跟武大相依為命,武大又要忙著生意,兩個單身漢日子過得想必是冷鍋冷灶,沒個家樣,而後武二又坎坷江湖,受人冷眼,風餐露宿,

現如今回家了,不僅能跟哥哥團聚,家裡還有個嫂嫂主持,熱湯熱飯,淨衣淨鋪,色色周到,這是武松從未體會過的家的感覺,武松怎能不心生感激,對嫂嫂有所表示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第三條,武松喜歡跟江湖好漢吃酒不假,但他在陽穀縣做都頭,做東請他吃飯的卻不是江湖好漢,而是市井裡出於各種目的跟他結交的各色人等

,武松於他們並無義氣相投,只是應酬,大早上就應酬一波,中午又要應酬,在社會上混過的都知道這有多麼不耐煩!

而潘金蓮栓上門之後的舉動,雖然風頭不對,但一開始並未逾矩,武松並無理由發作,若是自己胡亂揣測,便對嫂嫂發作一頓,豈不一下便破壞了兄友弟恭、長嫂如母的家庭氛圍?

若是自己弄錯,以後還要如何相處

?待到潘金蓮逾舉,說出“你若有心,喝我這杯殘酒”這種話,武松便毫無猶豫,潑酒掀桌,直斥嫂嫂要自重 ,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裡認得是嫂嫂,拳頭卻不認得是嫂嫂”,已是乾淨利落、響噹噹的男子漢了!

三、武松接受潘金蓮,潘金蓮便能改邪歸正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那麼第二種江湖傳說,武松接受潘金蓮,武大郎一家三口安安穩穩過日子,不從道德層面評價,單從技術層面說,真有這種可能性嗎?

要小編說,看官們產生這種想法,多半是被李雪健版《水滸傳》中,王思懿扮演的潘金蓮形象矇蔽了雙眼!

李雪健版《水滸傳》對潘金蓮進行了大量洗白,甚至將其塑造成了貞靜自持的形象,一開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王婆都不讓進門,每日起早貪黑,幫武大郎做飯做炊餅,反而是武大郎對她不甚體貼,因此她才漸漸愛慕武松,被武松撕破臉後深受打擊,這才開始放開了耍……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殊不知在原著中,潘金蓮早就跟王婆臭味相投,混在一處,而且哪會那麼賢惠,每日幫武大做炊餅?炊餅都是武大自家早起做,她每日睡到日高起,對武大郎潑辣兇悍,張嘴就罵!

至於說她是被武松打擊後,才開始放開,更是亂給武松安罪名了!早在清河縣的時候,就因為她“無般不好,為頭的愛偷漢子”,招惹浮浪子弟,武大這才把家搬到了陽穀縣,哪裡是從武松這裡起得頭

潘金蓮好耍,不是被迫淪入風月,而是她的興趣愛好,即便得到武松,她也拋不掉這個愛好,時間一久,自會嫌武松這個莽漢不懂風情,得隴望蜀,朝三暮四,那時武松真要跟松樹一樣,四季常綠了

!若說武松會接受潘金蓮,那也只有一種可能,那便是《金瓶梅》給出的可能性。

四、武松接受潘金蓮,只有一種可能性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金瓶梅》中,為了給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故事謄出更大發展空間,蘭陵笑笑生便讓武松在獅子街酒樓失了手,沒抓住西門慶,反而打死了向西門慶通風報信的皂隸李外傳

。李外傳死後,武松當街被擒,隨即被刺配孟州,等到三五年後,遇到大赦,武松這才得以返鄉。來到陽穀縣後,武松一打聽,發現西門慶已死,而嫂嫂正在王婆那裡待嫁,這便向嫂嫂伸出了橄欖枝,對王婆說要娶潘金蓮!

武松在外間說著婚事,王婆還沒應承下來,裡間的金蓮已經樂開了花,說自己這段姻緣兜兜轉轉,竟還是落在他的手裡

!也不等王婆叫她,趕緊出來,歡天喜地的應承下來,只等武松出了一百兩身契銀子,便要嫁他過門!武松兌了銀子後,當晚潘金蓮便挽著新髻,穿著嫁衣,蒙著蓋頭,由王婆引著,進了武松的門。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正當潘金蓮滿心歡喜,以為夙願得償時,卻發現這燭火通明照著的,不是喜堂,而是靈堂,堂上供著的便是她的前夫武大郎!武松拴上門,掣出刀,提溜著金蓮,便把她拖在靈前,用刀抵著,讓她招了當年如何謀害的自己哥哥,然後將她剖心割腹,祭奠武大,王婆也被他隨即梟首。

這便是武松接受潘金蓮的唯一可能性,假意娶她為妻,卻要為兄報仇,二人的結局也不會改變,一人橫死陽穀,一人落草梁山!

武松如果接受潘金蓮,二人結局會怎樣?這本書已經給出答案

保護武大,讓他不受欺負,是武松自小形成的習慣,他怎會反過來自己欺負哥哥,覬覦親嫂?但凡知道對方是武大郎的女人,武松就斷不可能生出任何邪念,此一節武松自知,武大更知!

之所以會有兩種江湖傳說,說武松對潘金蓮有意,又說武松接受潘金蓮對大家都好,哪裡是威如天神的武松對金蓮有甚邪念?明明是看書的凡夫俗子對金蓮想入非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