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莊子》中尊師、好學、善教的孔子

《莊子》中尊師、好學、善教的孔子

我們所熟悉的孔子形象大多源自《論語》《孟子》等儒家典籍。由於孔子是儒家創始人,身份特殊,透過此種途徑瞭解的孔子形象可能並不完整。為更全面瞭解孔子,有必要參考儒家以外的史料,道家經典《莊子》中就有很多涉及孔子的故事。《莊子》中的孔子形象比較複雜,不僅扮演著道家崇拜者、道家代言人、儒家守衛者等不同角色,有時還被刻畫成欺世盜名者、落魄失意者。這些都是儒道之爭的產物,莊子“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如果說《孟子》“聖化”了孔子,《莊子》則“寓言化”了孔子。撇開儒道爭論和“寓言化”,《莊子》中的孔子既是一代善教的宗師,又是一位尊師、好學的學生。

其一,

《莊子》中的孔子尊師。孔子以師禮待老子,他拜見老子時,“老聃新沐,方將被髮而幹,慹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老子剛洗過頭,正披著頭髮,等待晾乾,孔子不敢前去搭話,只是在旁邊等著。在老子那受教一番後,孔子由衷地說:“夫子德配天地。”可見,孔子對老子的謙卑和恭敬已達到極致。更有甚者,孔子見了老子後三日不言。這比起他在齊國聽完《韶》樂後“三月而不知肉味”有過之而無不及。孔子不僅敬仰地位尊貴的道家創始人老子,還尊重地位卑微的得道之人。這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致。孔子游歷到緇帷之林,坐在杏壇上休息,弟子們讀書,他彈琴唱歌。樂曲還未奏到一半,一個漁父從船上走下來,與孔子弟子議論孔子得失。弟子向孔子彙報漁父之言,孔子聽後“推琴而起”,即刻去尋漁父,見到漁父後四次“再拜”。漁父離開,孔子悵然若失,“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

孔子並非習慣於恭順。他在齊國時,景公本想對他委以重任。但晏嬰評價孔子“倔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孔子因清高孤傲為晏子所非,終未被用。既然孔子見王侯將相都面帶傲色,為何如此優待一個小小漁夫?從孔子的話中可以窺見端倪:“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可見,只要是有道之人,孔子就樂於向之求教,以得道者為師,尊卑可忽略不計。

其二,

《莊子》中的孔子好學。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的好學不僅表現在對仁義的守衛上,還表現在對道的孜孜追求上。孔子想把自己手頭上的經典收藏在周王室的檔案館裡,找曾負責周王室文獻徵集工作的老子幫忙,但遭到拒絕。孔子認為仁義是人的本性,而他所欲館藏之十二經的核心內容正是仁義。但在老子看來,仁義恰恰擾亂了人性,所以不願幫忙。孔子向老子宣揚仁義,亦為老子無情批駁:“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雖然孔子想館藏含仁義的典籍和宣揚仁義都遭老子否定,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仁義,而是執著於仁義。當然,孔子在苦苦弘揚仁義的同時,也沒有忘掉對道的追求。據《天運》篇可知,孔子自三十多歲時開始求道。他先是用五年時間於度數之上求道,沒有得道;然後用十二年時間於陰陽之上求道,由於學習路徑不對,再次失敗。經過多次嘗試,直到五十一歲還沒有得道。無怪乎孔子曾嘆:“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於是南往沛地拜見老子,希望從老子那裡聽到道。事實上,孔子早在三十歲左右就已學有所成,開創私學,招收門徒;此時孔子已頗有成就,是老子口中的“賢者”。在此種情形下求學,足見他好學的程度。老子根據孔子學道的經歷深刻地指出,他學道不成的病根是仁義,“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要想祛除這個病根,就得藉助仁義的反作用力,直至忘掉仁義,方能得道。

問道於道家之始祖老子,自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孔子之好道似乎達到了痴迷程度,他一見到疑似抱道之人就前去尋問,毫不顧忌自己的師者身份,亦無意於所問者為何人,學無常師,“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例如,《達生》篇記載,孔子見到一個駝揹人熟練、輕而易舉地捕到蟬,就過去問他是否有道:“子巧乎,有道邪?”可以說,作為一位領著一大群學生的老師這樣處處留心於學問,的確很難得。正是因為孔子如此好學,總結出學習經驗,探索出教育理念,所以他教導學生的方法頗能行之有效。

其三,

《莊子》中的孔子善教。孔子擅長教育,眾所周知。由於善教,孔子吸引了大批門人,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賢者。孔子也引以為豪:“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關於孔子善教的故事,《莊子》中有異常精彩的描述。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究其原因,除了他本人的悟性和勤勉之外,與其師孔子的精心培育息息相關。顏回欲去危亂的衛國,輔佐衛君治國,向孔子辭行。為了使顏回成功的機率更大,孔子設定層層否定,啟發他。他一開始就給顏回一個棒喝:“若殆往而刑耳”(你去了恐怕只會受到刑罰)。接著激發顏回說出應對衛君的兩種方案:“端而虛,勉而一”和“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孔子一一否定,顏回被難住,他又適時點撥:“齋,吾將語若!”進而為顏回解構“虛者,心齋也”,使他體悟到“回之未始得使,實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莊子勾勒的孔子教育方法之脈絡,與《論語》中記錄的孔子教育理念一致:“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孔子教學的另一重大特色是:在非常情況下以獨特的方式,不失時機地教育學生。有一個案例是孔子讓學生向叔山無趾學習。叔山無趾是一個受了刑被砍去腳趾頭的魯國人,慕名拜見孔子。孔子一見到他就責罵他受刑後才來學習,悔之晚矣。相反,叔山無趾認為,正是因為犯了錯,所以才更應該好好學習,補救過錯,並怒罵孔子:“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孔子被叔山無趾奚落,並未憤怒失態,反而請他賜教。無趾不應,離開。他又勉勵學生向剛剛嘲諷過自己的人學習。此等精神,何其可貴!其他的案例,大多是孔子身處逆境,猶不忘教育學生守道。如孔子與弟子被困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子貢、子路等人有慍色,覺得太窮困。孔子責備道:“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處危難之中而不失道,這樣更顯君子本色:道行得通則樂,行不通亦樂,守道而樂。因此,孔子窮於陳蔡時仍絃歌不止。這與《史記》的記載基本相同:“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基於以上觀點,孔子雖居困頓,仍絃歌而樂。在他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下,子路也安於困頓,“執幹而舞”。

莊子站在道家的立場,以旁觀者身份撥開了孔子身上的神秘薄紗,以寓言的方式讓我們得以見識一個更豐富的孔子。這個孔子雖不免有些微瑕疵,但較之《論語》之外儒學文字中“聖化”的孔子更鮮活,更有煙火氣息。在儒道之爭的背景下,雖然《莊子》“寓言化”與《孟子》“聖化”一樣,都參照了《論語》這個底本,其中的孔子不一定完全符合史實,但無論如何,《莊子》中孔子尊師、好學、善教的一面,與《論語》並不相左,反而互相印證。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