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 王績《野望》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閒逸的基調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是初唐詩人王績的代表作。

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詩句解讀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詩人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詩人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同時亦暗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登東皋以舒嘯”的詩句,表明歸隱躬耕身份。“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首聯是說,傍晚的時候 ,登上東皋眺望 ,然而徘徊找不到依靠。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山、樹都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漫山遍野,一片秋色, 夕陽西下, 更顯得蕭瑟悲涼。宋玉《九辯》中說:“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本搖落而變衰 , ……”頷聯透過落日下的秋景,進一步渲染了孤獨無依的苦悶。

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牧童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是一幅鄉村晚歸圖 。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出現,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 ,一倍增其哀樂 ”的高明手法,透過牧童的晚歸, 反襯作者深感前途迷茫的憂傷。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村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都水乳交融。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采薇”暗用伯夷 、叔齊義不食周粟, 采薇而食 ,最後餓死在首陽山的典故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前途迷茫 ,周圍又找不到知己 , 只好長歌當哭, 效仿伯夷、叔齊那樣做一個隱士吧!

《野望》的風格

作為初唐詩歌,這首詩一洗六朝遺風,在當時顯得新清自然,獨樹一幟。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豔麗,極盡鋪陳雕琢之能事,王績的《野望》用語樸素自然,意境清新質樸,格外引人注目。

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這首詩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作中,律詩就已在醞釀中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律詩逐步成型,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於沈、宋六十餘年的王績,已經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足見他是一個勇於創新的人。

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 — 景—— — 情這一反覆,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正符合律詩的基本章法。

王績生活在隋末唐初動盪的時代,在兩代都做過官 ,但仕途不順。入唐以後 ,由於眷戀前代, 對新朝有所不滿, 終於歸隱 。《野望》就是抒發他心懷歸隱的代表之作 ,但流露了詩人易代之悲 。

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此詩開頭的“東皋”與結尾的“采薇”前呼後應 。王績自號東皋子, 詩中的“東皋”表明自己內心想要效仿陶淵明那樣欣然歸隱 ,但自身的經歷又使自己只能和伯夷 、叔齊那樣 ,懷著憂傷的心情去作一個隱士。為什麼這樣說呢 ? 因為他歷經隋、唐兩朝 ,和伯夷 、叔齊歷經商 、周兩朝一樣, 因而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他們“采薇”而食、隱居避世的無奈和悲苦。這正是“悵望千秋一灑淚, 蕭條異代不同時 。”

《野望》是一首樸素的詩歌,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壯闊的場景,卻深含大義,歷來為人傳誦。

《野望》的內蘊

《野望》之野,不是郊野,而是遠離塵囂的鄉野, 即王績隱居的東皋;《野望》之望,雖然望的是鄉野,滿眼田園風光,但他想的卻是遙遠—— — 遙遠的地方,遙遠的人。 詩中景語恰恰是詩人的情語,情景交融,人物合一。

要想理解這首詩,就要深入詩人的心境,去把握這首詩的意境與思想。不能拘泥於詩的本身而受到時代的侷限。

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自古詩人多悲秋,從來悲秋多寂寥。 在薄暮籠罩、暮靄漸濃的秋天的傍晚,詩人走出門戶,漸漸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秋風掃落葉,漫山樹木一片枯黃;夕陽西下,生機寥落,悲秋之意油然而生。 當看到“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時,詩人內心深處汩汩流淌著酸水。 相形之下,詩人更加落寞、孤獨—— — 親近自然的時候,卻遠離了人間的煙火。 這並不是這位隱者的終極追求。 多少隱士,身在山林,心在廟堂。 他的門始終是開的,可敲門的往往是山風孤月,這怎麼不令隱者傷感重重呢。但王績與真正的隱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他的心裡還是放不下,只好道一句“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野望》一直被認為是風格清新自然、洗盡宮體鉛華、脫盡浮豔習氣之作,是上繼阮籍、陶淵明,下啟盛唐的田園之作,它創造出一種寧靜澹泊而又樸厚疏野的詩歌意境。

王績的創作心境

王績生活於隋末唐初,家承儒學,七八歲就能讀《春秋》、《左傳》,從小就樹立了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立下了曠世濟時的宏願。王績二十多歲就進入官場,但因性情簡放、耽於飲酒而遭人彈劾,詩人掛印封金,輕舟夜遁,棄官而歸隱家鄉。在《王無功文集》的序中有這樣的記載:“隋季版蕩,客遊河北。 時竇建德稱夏王, 其下中書侍郎凌敬,學行之士也,與君有舊。君依之數月,遂去還龍門”。凌敬是王績的侄輩,頗受隋末竇建德重用,王績是依附凌敬,也受到了竇建德的禮遇。

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唐朝建立後,對知識分子採取籠絡政策,王績再度被徵召。但他在唐朝官場上並不積極,任事後日飲美酒三升,他的好友江國公陳叔達將其俸酒增至一斗,時人稱其為“斗酒學士”。貞觀初年,王績因其兄王凝彈劾侯君集而得罪了重臣長孫無忌,受到牽連,被罷官回鄉;後來侯君集被李世民誅殺後,王績再次被起用,但不久後又主動歸隱。他的一生三仕三隱,卻只有第一次是真心出仕,後來的兩次歸隱是他對李世民依靠玄武門之變,用武力奪取政權的行為不滿所做出的決定,所以這首詩中,他才會想起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並且自然而然地以他們自居。

王績是一個“平生唯樂酒”的隱逸詩人,如果用這樣一種先入為主的眼光去之看待王績及其作品,自然只能看到他的閒適與恬淡,就會看不到他作品中實際潛在的感憤和深意。《野望》所表現的並不是田園牧歌似的風景和隱居者的閒適,恰恰道出的是詩人一種潛藏在心底的痛苦,是其始終無法消釋的沉鬱和幽憤的心情。

《野望》的名稱“野望” ,就是望野, 詩人重點突出一個“野”字, 寫景也是以野外的景物為主 ,足以說明詩人心中沒有一個溫馨的家園, 而幾乎只能看到荒郊野外 ,因而感到無依無靠。王績的歸隱是迫不得已,所以才會在詩中用“無相識” 、“采薇” ,表明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知己 ,而只能效仿古代先賢在動亂時代采薇而食、作歌而嘆了。

王績因《野望》而千古留名,該如何賞讀?

綜評

作為初唐詩歌,這首詩一洗六朝遺風,在當時顯得清新自然,獨樹一幟。 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豔麗,極盡鋪陳雕琢之能事,王績的《野望》用語樸素自然,意境清新質樸,格外引人注目。

此詩寫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樸素清新,流暢自然,力矯齊梁浮豔板滯之弊。 一洗南朝雕飾華靡之習,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這首詩與以後的山水詩相比較,對盛唐時期王維、孟浩然等人的創作實有重要影響。所以說無論從思想或藝術來說, 王績都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先驅人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