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夜讀:是誰?在黃鶴樓為唐代詩人孟浩然送行!

點選[技藝檔案],瞭解更多資訊

說起唐代詩人李白,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有大量詩歌流傳於世,所創作的詩歌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大好河山的讚美。

李白祖籍甘肅靜寧西南,唐朝為隴西成紀,是涼武昭王李暠的後代,隋朝末年因先祖犯罪被貶西域,小時候,父親李客帶李白從西域返回內地綿州昌隆青蓮定居。父親隱居後對李白嚴加管教,好學知理,10歲就在父親指導下讀詩書,因看到老婆婆“鐵棒磨針”而受到教育,勵志勤奮用功,將來成就大業,28歲時被安陸退養的許宰相招為孫胥。在安陸期間,李白結交廣泛,詩文備受大家讚賞,認識了唐代山水田園派代表詩人孟浩然。他們都喜歡飲酒作詩,迷戀山林曠野,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李白30多歲時從安陸遷居到山東濟寧,此時他的詩章被人們廣泛傳頌,名氣越來越大。

文史夜讀:是誰?在黃鶴樓為唐代詩人孟浩然送行!

公元742年,李白接到皇帝詔書,進京被唐玄宗看好,封他為“翰林待詔”,助理朝廷起草昭告,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效力國家的李白夙願成真。然而朝野中宮廷內鬥不斷,遭到宦官、駙馬和楊貴妃的汙衊誹謗,沒過多久被官宦高力士讒言,迫不得已離開長安城。原因是,有一天,李白醉酒後,朝廷急需起草一份昭告,被人攙扶到宮中,扶著寫詔書,在他寫的時候感覺腳底靴子裡有凸物,就讓站在旁邊的高力士幫助給脫下,高力士是一位權力很大的宦官,以此對他極不滿意,為以後被皇帝逐出京城埋下了禍根。

在長安的兩年中,李白看透權力與朝廷的腐敗,認識了上層社會,憤怒寫下許多揭露和批判的現實詩篇。當年夏天與詩人杜甫相遇,他們一見如故,談詩論文、飲酒作賦結下深厚的友誼。此後十年間,李白漫遊南北,最後隱居在廬山屏風疊。此間經常酒醉不醒,整日痛飲消愁,理想破滅,從《將進酒》詩中能體現出來。

文史夜讀:是誰?在黃鶴樓為唐代詩人孟浩然送行!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永王李璘仰慕李白才學,邀約參加幕府議事,後來永王勢力壯大,引起太子李享不滿,恐怕爭奪王位,殺了永王。李白受到牽連入獄,被長期流放貴州桐梓縣一帶,當時李白已經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公元759年,李白在長期流放途中遇到大赦被釋放,兩年後李白再度下江南做最後一次漫遊。

61歲時豪氣不減,請求隨大將軍東征討賊,不幸路途染病返回,來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賦《臨終歌》手稿,與世長辭當塗縣,終年六十二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