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帝之子》,就像看“失去”主題的紀錄片

在去南方的列車上,我讀完了科馬克·麥卡錫的小說《上帝之子》,這不是他最好的小說,但值得一說。雖然老實說,我讀麥卡錫的書也不多,所以只是結合文字來談談,用來打發列車上的時間。

這是一篇融合了美國南方哥特小說、極簡主義和福克納精神的小說,福克納是麥卡錫的路標,但也是他想走出陰影的物件,在這部小說裡,我們能看到麥卡錫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腔調。

在《上帝之子》中,敘述腔調有四層。

第一層是恐怖與漠然:“那是一種乾巴巴的抽吸空氣的聲音,聽不見卻透著恐懼。他從地上騰起,提上褲子就躥出草叢往馬路方向奔去了。”

第二層是隔絕與孤寂:“巴拉德看著第一片雪花落下,如灰塵般墜入峽谷。”

第三層是荒誕與散漫:“這聲音在洞穴四壁間迴盪,不大像哭喊,倒像是一群招人喜歡的猿猴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第四層是殘酷與悲憫:“他決心繼續前行,因為已經無路可回,那天的世界和往常的任何一天一樣可愛,可他卻在騎著騾子邁向死亡。”

嚴格來說,這是一篇拉長的中篇小說,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長篇。真正意義上的長篇,是一片詞與詞不斷外溢的叢林,它野蠻生長,不因結尾停頓,它的魅力不在於工整的故事,而在於故事的間隙,小說的毛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是這樣的小說。

而中篇小說因為字數限制而更求精巧,又比短篇小說蘊含了更大的施展空間,很多小長篇,在結構上是中篇小說的設計,有固定的結構安排、符號化的人物、力求吸引人的開頭和昇華的結尾,能讓讀者很快感受到的象徵意義。中篇往往比長篇更像一個規整的故事,有明確的故事核,而長篇是一場不斷調整的馬拉松。

《上帝之子》採用的是冷距、大量白描的寫法,作者在小說中儘可能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對人物作粗淺的主觀判斷或煽情式渲染,小說的敘述者就像一位扛著攝影機的紀錄片導演,小說中的空白,與其說是章節間的分割,不如說是電影、紀錄片中的“剪輯點”,如果把每一處空白作為剪輯,而文字作為情節與畫面,《上帝之子》就能連貫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在我看來,它是一部很流暢的小說,一天就能讀完,它的懸念依靠的既是主人公巴拉德這個角色本身的張力,也是小說語言營造的揮之不去的敗落與神秘。

麥卡錫描繪了一幅失落的南方圖景,在這個與繁榮東部城市群隔離的失落世界,依稀可見酗酒的人、沉默的人,和走向黑暗的破碎之人。而主人公巴拉德就是南方底層白人的一個寫照,他代表了一部分被社會剝奪話語權、被壓制在底層,最終走向放逐、自毀的年輕人,麥卡錫不是在醜化也不是獵奇地美化這個角色,他是要指引讀者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會選擇自毀?為什麼在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失蹤的人、暴戾的人、突然做出不被理解之事的人?

在局外人的道德譴責背後,還能否思考更多?換言之,整部小說的嚴肅議題是,誰在製造殘酷?是什麼把人推向悲劇?

因此也可以說,科馬克·麥卡錫是在用小說寫一份社會學報告。作者很少用議論干預故事,也很少對人物內心意識的刻畫,作者把人物託付在大量的動作、情境描寫裡,刻畫出一個“泛起一片淡粉色血霧”的殘酷世界,他製造了一種觀感,讀者看《上帝之子》,就像在看一部主題是失去的紀錄片。

“巴拉德在暗如黑夜的房間裡醒來。他在一個亮如白晝的房間裡醒來。”這不是一部道德譴責小說,但麥卡錫有他隱含的社會關切。可以說,《上帝之子》是一次文學進入公共議題的嘗試,也正因如此,它在發表之初引發了巨大爭議。

當然,坦白地說,我覺得麥卡錫沒有把這部小說完成到一個理想境界,跟後來的他相比,《上帝之子》更多呈現出一種文學實驗仍在路上的感覺,它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缺少了更多可以展開的東西。這可能是這部小說的遺憾。不過對於有興趣瞭解科馬克·麥卡錫的讀者來說,這仍是一部值得入手的作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