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談北宋鈞瓷的鑑賞與收藏

收藏家談北宋鈞瓷的鑑賞與收藏

收藏家談北宋鈞瓷的鑑賞與收藏

1,而新器的青花上是沒有水頭的。老的傳世品一定會有一些使用過的痕跡,有揩拭痕、擦傷痕等等。這種痕跡沒有規則,是在歲月的流逝中自然留下的,和現代新品用人工做出使用痕不同,人工做的有規律性,比較生硬,仔細觀察,可以區別。

2,光澤,氣息,釉面等辨識方法在實戰中既有側重,又可互相配合鑑別,經過針對性的練習都是可以掌握的,關鍵是平常要多進行新仿品和老瓷器,瓷片的對比,把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進行記憶,做到捻熟於心。

3,要掌握底足的特點,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質堅硬;胎表面可見米黃 色護釉胎,有自然磨損痕跡,底足相對規整,圈足圓滑。如康熙時的“泥鰍背”和“糯米胎”尤為明顯。而仿瓷底足露胎鬆散,無護胎釉,有人為地沾上汙跡的現象,底足過於規整,大多見於平足,平足也是現代仿瓷的常見手法。

4,胎體不是過重就是過輕,這是因為仿製品與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 現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計算機等科技手段分析作偽物件的胎、釉成分、配方、古器的燒成氣氛、古代窯爐的模式等,所仿古器在胎、釉、外觀上幾可亂真,不易辨真偽。但鑑定者可從真、偽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時代的人和社會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5,有的入窯煅燒時因釉汁未熔透而出現釉泡,形成疙瘩如蟾蜍瘤狀,大小多少不一,有的釉泡竟大如豌豆;有的氣體逸出形成大棕眼,從棕眼大小可看出當初氣泡大小;有的因胎釉結合不牢而暴釉或縮釉;這是古窯燒製器物時升溫與降溫慢,胎釉間氣體演化形態不一而形成的不同現象。

6,所謂古瓷鑑定的必然性,凡古瓷都受材質老化規律支配,一定一定會產生古瓷老光特徵體系,凡仿品一定一定沒有老光,更不用說老光特徵體系。如果把偶然性特徵當作必然性特徵來鑑定,其古瓷鑑定觀一定一定是錯誤的。

7,目前國內的文物鑑定,特別是陶瓷鑑定,佔主流的一直是靠“眼學”和經驗的專家。其實經驗往往是靠不住的。專家所能經眼的文物畢竟有限,專家的知識結構也有問題。在現實中,傳統鑑定出現的問題很多,影響很壞,包括時下熱議的“北師大捐贈事件”、“王 剛砸瓷”,先前的著 名專家孫瀛洲、史樹青走眼經歷等等,不勝列舉。 撥亂反正,使文物鑑定科學化、規範化是文物鑑定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關於這一點,業內其實一直有反思和認同,漸成共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