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精美的銀飾

專案:傳統技藝類——許家傳統銀飾製作技藝

級別:洛龍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因長期作為都城,洛陽的傳統銀飾久負盛名,不但工藝精湛,且設計新穎、造型優美,具有濃郁的中原文化特色,是北方銀飾工藝的代表。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許海峰專注鏨刻銀飾圖案

洛陽的傳統銀飾作坊,主要集中在洛陽東郊的棗園、平樂、金村一帶,世代生活在棗園的許氏家族人,製作的許家傳統銀飾,繼承著祖上保留的傳統銀飾製作技藝,成為洛陽東郊有名的銀匠世家。今年46歲的許海峰自幼隨父學習家傳的銀飾製作技藝,是許家傳統銀飾製作技藝的第十二代傳人。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融化銀料

許海峰的銀飾作坊就位於許家的小院內,走進院子,許海峰正融化銀料,只見噴槍吐的紅藍色的火焰幾分鐘就將銀塊融化為銀水,銀水入槽,馬上就變成了一根銀條。捶打、加熱軟化、淬火、再捶打,“叮叮噹噹”的反覆敲打中,銀條變成製作手鐲的長條銀片。在此期間,許海峰猶如畫家運筆,操作嫻熟,得心應手。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銀水倒入槽中澆注成銀條

許海峰介紹,傳統銀飾製作的主要步驟有融化銀料、淬火、鍛打、打磨拋光、鏨刻、成型等。數十年來,他沿用古老的手工技藝,用簡陋原始的工具,製作著各種精美複雜的日常銀飾。許海峰說,相比其他的活,銀飾製作必須得沉下心來,在喧囂中,堅守著內心的寧靜和一顆匠人的匠心。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通紅的銀條放入水中淬火

隨著機械化的飛速發展,工業飾品價格低廉,款式時尚,深受年輕人喜愛,傳統手工銀飾似乎已漸行漸遠。近年來,許海峰一面堅守傳統的手工銀飾製作技藝,一面在傳承古法的同時,嘗試對銀飾的款式、圖樣等進行時尚改進,讓飾品更加秀逸靈動和雅緻,適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他在鏨刻銀飾圖案過程中,借鑑中國畫風的格調,融入古典詩詞和場景,給人一種時光交錯的感覺,受到人們喜愛。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鍛打

造物之美,唯有匠心。許海峰說,當冰冷的銀塊經過反覆敲打,變成銀片,或拉成銀絲,最後製成精美的銀飾,它們便有了溫度和靈性。作為一名匠人,他願堅守匠心,用雙手,用心雕刻一件件作品,守護和傳承傳統手工技藝。(洛報融媒記者 張光輝 特約通訊員 張俊望 實習生 谷伊珂 文/圖)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鍛打過程中反覆進行加熱軟化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測量銀條尺寸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銀條打磨拋光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銀匠工具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許海峰祖輩挑擔走街串巷打銀飾所使用的工具箱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繪製準備鏨刻在銀飾上的圖案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許海峰專注鏨刻銀飾圖案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鏨刻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鏨刻

鏨刻在銀飾上的精美圖案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成型

走近洛陽非遺:鍛造手工銀飾 詮釋匠心之美

精美的銀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