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史|卞之琳:翻譯對於中國現代詩的功過——五四運動70年的一個側面

本文來源:《世界文學》1982年第4期

轉自:世界文學WorldLiterature

譯史|卞之琳:翻譯對於中國現代詩的功過——五四運動70年的一個側面

卞之琳

翻譯對於中國現代詩的功過

——

五四運動

70

年的一個側面

卞之琳

五四新文學運動一開始,外國詩翻譯對於中國現代詩(新詩)創作既立有大功也該記小過。胡適用現代白話把一首英語詩譯得像樣,開了“‘新詩’成立的紀元”。但緊接著,部分由於一般譯詩鑽新詩尚未定型的空子,不顧原詩的真面目,用白話隨意處理,反過來影響新詩創作,引出了不少分行散文。郭沫若以他的初期詩創作基本上完成了“嘗試”叢集開道的突破舊詩框架的任務,初步樹立了中國白話自由詩的像樣體例。但他隨後譯西方古典詩,稍一注意音韻,要譯得“像詩”,結果,卻與胡適本人不謀而合,開了半自由半格律體的先河,只是他反而從文言舊詩襲取了更多的濫調,連同陳舊的詞藻。這樣,民族化變庸俗化,這個“像詩”架勢一朝成為流行模式,就為概念化、浮泛化傾向大開了方便之門。居然成為新詩“正宗”,與另一極端一一經過翻譯照搬過來的現代西方藉不拘形式之名、行玩弄形式之實的形式主義的炫奇模式,在今日中國大陸詩壇分佔統治地位。

早在20年代中期,以聞一多為首,一些詩人,開始認識了應從說話的自然節奏提煉新詩格律,在結合翻譯的創件實踐中,初步得出了以音組取代單音節(漢文單字)作為建行節奏單位的辦法。隨後此道在譯詩、寫詩互相推動下,日漸成熟,如今開始頂住了濫調與洋腔——正統與反正統一一各走極端的兩面夾攻,終於有所抬頭,不少有識者提供了像原詩的譯詩,因此評論界出現了“譯詩像原詩”的提法,言之成理。但是這個建行道理還有待普及才能在共同認識下,使作、譯終於脫出以“方塊”自囿的泥淖或以避嘲為“方塊詩”而誤入不顧節奏(整齊或突兀)的迷津。

也早在20年代中期就出現了另一個分支態勢:李金髮,正以其在語言上對中西、文白都欠通的缺陷而闖出了中國詩現代化的另一條別徑。他最先從法國引進了象徵派詩,動搖了19世紀西方浪漫派詩一直影響中國新詩的壟斷局面,立了一功;他卻往往牛頭不對馬嘴來譯詩,影響了自己也多半不知所云而寫詩,雖一時還不成氣候,似乎倒多少得今日一度“崛起”的所謂“朦朧詩”風氣之先。無可否認,戴望舒也由於李金髮拙劣引進的啟蒙,才開始和法國象徵派詩、後期象徵派詩首先掛鉤,因為他的中、法文造詣遠高於李,後來居上,以作以譯為中國詩現代化真正開了路。可惜他盛年病故,未能完成他寫詩譯詩的同一個探索過程,即半格律體純正自由體半自由體嚴謹格律體這一個曲折歷程,而進一步更好以詩作為藝術工具而生產更有意義也更具藝術價值的新詩,為民族與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外國詩翻譯在中國新文學運動一開始,就對中國新詩的產生與健康成長或倒退與誤入歧路都發生了影響,對日後新詩的兩極分化、三番轉折起正負作用直至今日。事實上,今日我們的新詩繁榮實伏總危機的隱患。詩界形勢,如不妨照時下風氣,信口開河說話,那麼可以說:一方面進一步僵化,一方面進一步異化,大家自吹互捧,為前所未有。而少有人捫心自問:新詩本身在今日中國真正能受一般有相當文化水平的讀者由衷喜愛(像喜愛古典舊詩一樣)嗎,真正名符其實而挺立(被由衷公認)為中國現代詩的主體嗎?為解除這種杞憂,譯詩工作負有一定責任,因為它既能誤導創作以斷送新詩的前途,也能恰當提供借鑑以促進新詩的正常發展。

譯史|卞之琳:翻譯對於中國現代詩的功過——五四運動70年的一個側面

譯史|卞之琳:翻譯對於中國現代詩的功過——五四運動70年的一個側面

《世界文學》譯家檔案別冊(卞之琳)

原載於《世界文學》1989年第3期

附:英國十七、八世紀諷刺詩三首 卞之琳譯

01

梓姆理

約翰·德萊頓作

一個這樣的多面手,多到他似乎

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人類的縮圖。

意見總是要堅持,可總是荒謬;

開頭什麼都要做,什麼也不長久;

從月圓到月缺還不過轉了一遭,

他做了藥劑師、胡琴手、政治家和丑角,

回頭就搞女人,塗鴉,湊韻,酗酒,

外加一萬種想想就死掉的怪念頭。

有福的瘋子,他可以把每一刻時光

都用來想望或享受新鮮的花樣!

經常的課題在他是謾罵和稱讚;

兩方面都顯出他總是走極端;

那麼樣過分的激烈,過分的客氣

每個人他看來總不外是魔鬼或上帝。

浪費錢財的本領就數他最高:

什麼他都給報酬,就不給功勞。

給小丑騙光了,他總是發覺得太晚;

他得到了開心,人家得到了他田產。

鬧笑話出了朝,他又組織政黨

來安慰自己,可從來做不到首長;

因為,不管他怎樣,辦事的權柄

都落在阿伯沙隆和阿基託弗爾掌心;

所以只是心裡壞,手裡沒辦法,

他不離黨派,黨派可不愛理他……

02

海姆普敦宮

亞力山大·蒲伯作

永遠戴花的那些草地近傍,

泰晤士炫耀它那些樓臺的地方,

聳立著一座大廈,威風凜凜,

就從近在咫尺的海姆普敦取了名。

英國的政治家在這裡往往預先

註定了國外垮暴君,國內倒女仙;

偉大的安娜!三邦臣服的陛下

你有時在這裡聽政——有時喝茶。

多少英雄和美人在這裡相聚,

品嚐一會兒宮廷生活的樂趣;

他們在漫談裡每分鐘都大受實惠,

誰開跳舞會,或者誰上次拜訪誰;

有一位稱道不列顛女王的光榮,

有一位描摹一座印度的屏風;

另一位解釋動作、臉容和眼睛;

一句話出來,一個名聲就凋零。

鼻菸、扇子,到談話空隙裡點綴,

外加笑、歌唱、送秋波,諸如此類。

03

勢利

薩繆爾·約翰孫作

報刊人都為鵲起的名聲撒謊,

獻書人趨附興隆的錢財去捧場,

哪一個房間掛了地方的大臺柱,

哪一個房間就有畫像給攆出,

送廚房去燻煙或者送拍賣場賣掉,

把一付金框子留給了更好的面貌;

現在我們不再從一紋一線

認出來英明的身價、聖明的慈善;

彆扭的相貌證明了活該倒臺;

深惡痛絕它,解除了牆壁的憤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