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書法中的平中見奇?

弘揚傳統文化,傳播書畫藝術

傳播:書法 |國畫|文化 | 藝術| 教育

“平中見奇”在我的理解裡是一種表現手法。運用到書法當中,可以是結字,也可以是謀篇佈局。

結字,即一個字的間架結構。之所以單獨拿來講是因為像楷書、隸書、篆書這些書體,有其自身的法度,不會因為作品全篇的佈局而出現較大的結字變化。這與行草書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完全相反的,行草書對單一字型的要求不是很大,即使是結構簡單的字,也可以透過多變形式來達到整部作品的佈局需求。

所以說,像楷書隸書這種,在單一字型變化不能很大的情況下,只能透過筆畫細微處的改變來實現“同字不同樣”。比如我們常提到王羲之《蘭亭序》中21個不同形態的“之”字,隸書中的“燕不雙飛”,而要追求這種效果,就會運用到我們所說的“平中見奇,奇中有正”。

怎樣理解書法中的平中見奇?

這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正文中的首字。這個“九”就很明顯的運用了平中見奇的表現手法。

乍一看這個“九”字是歪的,但是在實際書寫過程中,透過首撇與橫折彎鉤的結構關係是達到了平衡關係的。需要注意的是首撇並不是嚴格的“丿”(豎撇),它是向左彎曲的,然後撇畫明顯的長於橫折彎鉤的。所以為了不使正個字失去重心,橫折彎鉤的轉折並不是呈直角的,而是向內收,幾乎與“丿”平行,然後是橫向運筆,最後筆勢向右上延伸。

而之所以這樣處理,也是因為考慮到整部作品的佈局,因為下一個“成”字的戈鉤部分是向右下延伸的。

怎樣理解書法中的平中見奇?

這樣再看是不是就覺得不那麼歪了?

我們知道,歐陽詢的書法以“奇險”著稱,就是因為他在結字過程中運用了“平中見奇,奇中有正”的表現手法。這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只要留心讀帖,一定會有所體察的。

然後,我們再說整部作品的佈局,這裡多是指行草書。

之前看過幾本書法專業的教材書,書中對謀篇佈局有較詳細的解析。大體是把每一個單字的重心方向用直線連起來,然後透過觀察找到這部作品的佈局特點。

怎樣理解書法中的平中見奇?

這是北宋書法家米芾的草書作品《德忱帖》,我用線條大致的把每一個字的重心方向標出來。(不一定對,只是為了講清楚這種對於佈局分析的方法)

我們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米芾在創作過程中的佈局特點。我們看“五月四日”,四個筆畫簡單的字透過佈局變幻出不同的形態,“五”字重心整體向左下方去,為了達到平正效果,第二個字“月”的重心又向又向左下方走;“四”字整體扁平,難有變化,就把最後一筆的橫畫往右上提,馬上就產生了我們所說的“平中見奇”的變化了,最後一個“日”字又透過“橫折”處的彎曲變化把重心再次向左下拉扯,使得整體又回到了平正狀態。

“正”是我們中華文化五千年的追求,無論如何奇險,不過是為了追求其中的變化,追求一個多變的效果,最終都是要回歸正途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書法作品中,會有故意拉伸筆畫的長度,變換形態,其實都是為了使整部作品更有美感,更有生命力,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凡是保留傳承下來的,其內涵都是博大精深,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更不是你說對就對,我說是就是的,需要我們辯證地去看待,透過不斷地學習體會,去獲得對我們有益的養分。

您說是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