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調彈仙音 嫋嫋醉三秦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秦腔音調高亢、激越,長於表現雄壯、悲憤的情緒,藝術風格剛勁豪放,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主要劇種。

火爆的幹鼓、纏綿的板胡、震撼人心的梆子,這些古樸的樂器,烘托出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藝術—秦腔。被稱為大秦之聲的秦腔,源於陝甘一帶的民間曲調和宋金元的鐃鼓雜劇。它“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衍變,蔚為大觀”,是中國最古老的優秀劇種之一,和京劇、越劇、黃梅戲等劇種一樣,是經過千百年時間的淘洗和磨礪之後形成的經典劇種。

對於從未聽過這一古老劇種的人而言,秦腔之聲而出,也並不是難以想象。多年前,著名作家賈平凹就將聽感寫進了的他的文章《秦腔》。在文中,他這樣寫自己被秦腔初次驚豔:“等到那角色兒猛一轉身,頭一高揚,一聲高叫,聲如炸雷譁啷啷直從人們頭頂碾過,全場一個冷顫,從頭到腳,每個手指尖兒,每一根頭髮稍兒都麻酥酥的了……”

古老藝術 歷史悠長

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秦腔可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詩經》中的《秦風》《周頌》及大、小雅中不少篇章,都是早期的“秦聲”歌謠或宗教歌舞戲。秦漢時期,“倡優”從事百戲演出,產生了最初的戲劇形態。及至後世,百戲受唐宋大麴、元代雜劇、明清傳奇和小曲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日臻完善。明朝嘉靖年間,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已發展為成熟的秦腔梆子戲。

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西調(同州梆子)”作為軍戲,後隨軍帶入北京和南方。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代著名戲劇家孔尚任介紹他的好友顧彩到湘、鄂交界容美宣撫司遊歷,顧彩因之著有《容美紀遊》一書,其中三月初六記有主人宴客,“戲在席間……女優皆十七八好女郎,聲色皆佳,初學吳腔,終帶楚調。男優皆秦腔,反可聽,所謂梆子腔是也”。孔尚任也曾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平陽(今山西臨汾)看了當地的戲曲演出,並在演出後寫下了“秦聲秦態最迷離”的詩句。

清康熙年間,魏荔彤的《江南竹枝詞》描述了梆子腔在揚州的演出盛況。詞曰:“由來河朔飲粗豪,邗上新歌節節高。舞罷亂敲梆子響,秦聲驚落廣陵潮。”“邗上”即江蘇揚州。清人劉獻廷也曾在《廣陽雜記》中記載:“秦優新聲,又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

清乾隆年間有秦腔班社進京演唱,使康熙年間的“秦優新聲”“復振於世”。清人方元鵾《都門雜詠》中的“崑調秦腔換羽商”極狀當時秦腔在京城演出時“漫憑絲管”寫承平的盛況。

秦腔史上最為著名的藝人魏長生就活躍在這一時期。魏長生,字婉卿,四川人,因其排行第三,人稱魏三。他13歲時來到西安做學徒,次年到東路梆子班社學戲,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進入京城演出,以《滾樓》一劇“名動京城,觀者日至千餘”,“上大夫亦為之心醉,凡王公貴位以至詞垣粉署,無不傾擲纏頭數千百。一時不得識交魏三者,無以為人”,在京城聲譽極高。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清廷禁演秦腔,魏長生離開京城,南下揚州,在江南一帶的演出同樣轟動,時人李鬥說他“演劇一出,贈以千金”。有一次,他“泛舟湖上,一時聞風,妓舸盡出,畫槳相擊,溪水亂香”。他在揚州演出4年,揚州“到處笙簫,盡唱魏三之句”。

可以說,有清一代,秦腔足跡幾遍全國,在陝甘一帶,逐漸形成了同州腔、禮泉腔、渭南腔、周至腔、隴州腔、隴西梆子腔等流派。後來在陝西又發展成東、西、中、南4路。東路秦腔,又稱同州梆子,流行於華縣、華陰、潼關、合陽、大荔(同州)等地,唱腔與山西蒲州梆子(今蒲劇)相近,著名戲班為喜慶班。西路秦腔,又稱西府(鳳翔府)秦腔,流行於陝西鳳翔、寶雞、岐山、眉縣、隴縣以及甘肅、青海等地,著名戲班有寶雞王家聚義班,眉縣張家華慶班,岐山高家永順班,鳳翔田家義興班。中路秦腔,又稱西安亂彈、西安梆子。據嚴長明《秦雲擷英小譜》記載,此時西安的梆子班著名者有保符班、江東班、雙賽班等36部。著名演員有“以藝擅,絕技也”的祥麟;有“以聲擅,絕唱也”的小惠;有“以姿首擅,絕色也”的瑣兒等。南路秦腔,俗稱漢調桄桄,流行於漢中、安康地區。

秦腔流傳到外地後,與各地的方言、民歌結合起來,在語音、唱腔、音樂故事內容方面發生變化,形成了各省、各路的梆子劇種。其中,向西入川后成為四川梆子,向東進入山西為晉劇,在河南成為豫劇,在河北成為河北梆子,進入山東地區則有山東梆子、萊蕪梆子,其他還有安徽梆子、雲南梆子等。其中,秦腔藝人魏長生及其弟子陳銀官、劉郎玉、王湘雲、王桂官、劉二官、劉鳳官、蔣四兒等以低迴婉轉的唱腔,活潑自然的表演,更是擴大了秦腔在全國的影響,把秦腔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古調彈仙音 嫋嫋醉三秦

秦腔歷史劇《司馬遷》劇照

聲震林木 響遏行雲

作為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的聲腔體系,秦腔的變遷,是中國戲劇史上饒有趣味的話題。秦腔曾受崑腔、弋腔、青陽腔的影響,以梆子擊節,音調高亢、激越,長於表現雄壯、悲憤的情緒,藝術風格剛勁豪放。從秦腔大師魏長生時代的竹木梆子、空木梆子到近代以來的硬棗木梆子,從過去異域的胡琴、月琴到今天的板胡、幹鼓,都是在突出秦腔音樂高亢激越的特點。

事實上,漢水流域以低柔見長的唱調風格體現的南秦腔所展現的獨特魅力,也顯示出秦語的剛中之柔、秦腔藝術的深厚寬廣。《秦雲擷英小譜》就記載,秦腔的唱調“非大聲疾呼,滿堂滿室之說,其擅長在直起直落,又復宛轉關生……”

秦腔早期的角色行當比較簡單,清代乾隆時期,秦腔演員大多是旦行,到了清代後期,鬚生、花臉、醜行戲開始增多,主要有老旦、老生、鬚生、小生、正旦、花旦、武旦、媒旦、大淨、毛淨、丑角等十幾種,表演時強調喜、笑、怒、罵、悲、哀、愁、愛、恨、憎、欲,感情真實、明顯、強烈。除以上外,還有雜行,如旗、鑼、卒、報、更、車、轎、衙及正反將、丫鬟、院子、刀夫、校尉、龍套等等,組成一個千人千面的藝術世界。

秦腔藝術中的一些“絕活”體現出了這一劇種的厚重和細膩,有噴火、跌撲髯口、蹺工、翎子、獠牙、帽翅等許多高難度的功夫。如帽翅功,便是演員運用烏紗帽左右平衡的帽翅做出各種搖晃、擺動的動作,多在人物思考問題或情緒激動時運用。這種功夫分單翅和雙翅兩種形式,講究上下搖晃,左右擺動和前後畫圓圈晃動三種表演方法。再如翎子功,角色在頭盔上插著兩根翎子,隨著舞蹈身段,做出許多美妙的姿態,多用於呂布、周瑜、穆桂英等人物,表現其驚喜、憤怒、慌亂、得意、輕佻、挑逗等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徵,拉、繞、攪、咬、抖、涮、擺、點、墜、甩、搓等十多種表演技法使人物活靈活現。

1912年,李桐軒、孫仁玉等在西安發起建立陝西易俗社,以“輔助社會教育,移風易俗”為宗旨,編寫新戲曲,培養新人才,對秦腔的音樂、劇目、表演、舞美等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使秦腔的面貌煥然一新。

作為秦腔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演劇團體,易俗社擁有20多位劇作家,共創作出《雙錦衣》《新華夢》《三滴血》《韓寶英》《臥薪嚐膽》等作品500餘部,極大提高了秦腔的藝術水平。1924年,魯迅五次觀看易俗社的演出,題寫了“古調獨彈”的匾額。百餘年來,易俗社秉承“移風易俗”的宗旨,以旺盛的藝術生命力,依然活躍在秦腔演出舞臺上。而在易俗社的帶動下,陝西出現了三意社、榛苓社、正俗社、牖民社、尚友社、秦鍾社、覺民社等50多個新型的戲曲表演團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秦腔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西北地區的主要劇種。僅陝西省、地、縣級的秦腔專業院團就達74個,從業人員5000餘人。其中劉毓中、李正敏等成為活躍在秦腔舞臺上的著名演員,他們演出的傳統劇目《遊龜山》《趙氏孤兒》等成為家喻戶曉的優秀劇目。現代戲《西安事變》《遲開的玫瑰》《西京故事》《大樹西遷》,反映少數民族歷史題材的《帝王珠》《西琳與帕爾哈特》等也有較大影響。

秦腔藝術在發展繁榮期湧現了大量的優秀演員,旦行中有李正敏的“敏腔”,尤以《五典坡》裡塑造的王寶釧深入人心;工小旦的肖若蘭行腔委婉,韻味淳鬱,尤以鼻腔共鳴更見功夫,為一向以慷慨激越、陽剛之美的秦腔藝苑裡,增添了一株陰柔之美的幽蘭;工閨門旦的肖玉玲,唱腔纏綿悱惻、韻味醇厚;“金嗓子”馬友仙,歌喉亮麗,音質清脆、高昂挺拔、感情色彩濃郁,具有強烈的穿透力,演唱技巧高超。小生行中影響最大的主要有唱腔醇厚,注重突出人物感情的任哲中,以及唱腔高亢精緻,文武皆能的陳妙華等。

經典劇目 至今傳唱

秦腔的傳統劇目以秦、漢、唐、宋、元、明、清各代歷史故事戲為主,同時還有神話戲、民間故事戲、社會風情戲等,題材廣泛,內容十分豐富。經常上演的整本大戲有《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麟骨床》等,其中《三滴血》和《八義圖》最為著名。

《三滴血》有多種戲曲版本,其中比較經典的當屬秦腔。秦腔《三滴血》首演於1919年,是著名劇作家範紫東的代表作,至今已經有百年的演出史。劇述一個糊塗的縣官晉信書斷案不作調查研究,自信書本上“滴血認親”的辦法可靠,從而活生生地拆散了人家親生父子,又使一對將要結為夫婦的異姓姐弟負屈含冤。最後,這個縣官為了壓服和反駁受害者的強烈控拆和翻案,進一步證明自己滴血認親的辦法準確無誤,又把另外一對親父子叫來當堂滴血試驗,終於在鐵的事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不得不承認滴血認親實屬荒謬,坑害了良民百姓。

這部戲故事內容精彩生動,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鮮明活潑,是封建時代商人家庭的矛盾與悲劇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迂腐及其醜惡的嘴臉。其最突出的成就在於既沿襲了明清傳奇以“雙線結構”為基礎的編劇傳統,又保持了古典戲曲經典中最繁複的“三審三問”“雙生雙旦雙團圓”的故事模式,講述基於家庭財產糾葛而引發的兩對青年男女、四個家庭在秦晉兩地的輾轉離合,用他們的悲歡喜怒直接嘲諷了“晉信書”式的教條武斷作風帶給普通百姓的苦難悲愴。因此,當觀眾凝神靜氣順著戲曲結構去接受“三滴血”的故事時,便直接進入到戲曲情境之中。環環相扣的劇情幾乎讓觀眾無法分神,也就是在這樣的節奏中,該劇將中國戲曲最基本的故事敘述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1960年,《三滴血》拍成電影后,受到了更多的國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連演不衰。

《八義圖》為秦腔傳統名劇,又名《趙氏孤兒》。該劇系元代劇作家紀君祥創作的著名古典悲劇,具有濃郁的悲劇色彩,劇情涉及忠奸、正義、復仇、人性等,影響極為深遠,很多劇種以及電影等其他藝術樣式都有此劇目。

秦腔《趙氏孤兒》是戲曲名家馬健翎1955年根據元曲、崑曲 《趙氏孤兒記》及秦腔《八義圖》、同州梆子、西路秦腔、中路秦腔的老劇本改編而成。劇述晉靈公貪戀酒色,寵信善於奉承的大夫(古代官職)屠岸賈,荒淫暴虐,胡作非為,民不聊生。上卿(古代官職)趙盾憂國憂民,時時規勸,卻被晉靈公懷恨在心。晉靈公與屠岸賈多次設計謀害趙盾都沒成功。晉靈公死後,晉景公即位,奸臣屠岸賈欲獨霸朝政大權,設計誣陷趙盾,殺害了趙盾及趙氏親族300餘口,又要殺死趙家僅留下的孤兒。趙家僕人程嬰扮作民間醫生藏孤兒於藥箱,混岀宮門。屠岸賈搜不到孤兒下落,惱羞成怒,下令限3天交出趙家孤兒,否則要將全城嬰兒斬盡殺絕。程嬰為救百姓,夫妻商量後決定,將自己的親生兒子充當孤兒,獻給奸賊屠岸賈作犧牲品,平息了事態,並取得了屠岸賈的信任。16年後,孤兒長大成人,程嬰畫了一幅八位義士救趙氏孤兒一事的影象,月夜掛畫,向孤兒痛說家史。孤兒為報仇雪冤,親手殺死了惡賊屠岸賈。程嬰完成重任之後,自盡而死。

作為中國最早介紹到國外的古典名劇之一,從18世紀30年代開始,《趙氏孤兒》先後有法、英、德、奧等國譯本,並多次被外國著名劇作家改編上演。1755年,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根據法譯本改編成《中國孤兒》,在巴黎劇院連演190多場。德國著名詩人歌德也將其改編為《埃爾佩諾》。近代戲曲史家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評價《竇娥冤》與《趙氏孤兒》“即列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古調彈仙音 嫋嫋醉三秦

秦腔摺子戲《昭君出塞》劇照

秦腔古老,自誕生於八百里秦川那片漫漫黃沙的土地之日起,它就擁有了最旺盛的生命力,滋養著那一方土地,那一方人民。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和歷代文化人和藝術家的創造、探索、錘鍊,秦腔已趨臻完善。特別是經過現代人的繼承與創新,逐漸形成了文化積澱深厚,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系統獨特的西北地域戲曲劇種,成為中國戲曲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高亢激昂的秦腔,唱出了秦川人的喜怒哀樂,也帶著它獨具的魅力,唱響了中華大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