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作者:張曉彥

一、沒骨花鳥畫之優劣

如果說一個初學的畫者,在選擇你將要學習的畫科和方向時,還是要認真分析一下,這個畫科在自己心目中的分量及自身所具備的條件,能否使自己專一地堅持下去。一身多能,畢竟是少數。“專一”對一個畫者,將來能否更好地走向成功起著關鍵作用,因為只有“專一”你才更能夠深入地去理解和剖析一個畫科,在長期不斷的研習和錘鍊中摸索、嘗試,從而達到一個高度。我的老師霍先生曾經對我說過:“如果你所畫的東西,別人也畫的時候,想達到你的高度而感到吃力時,那你離成功就近了。”你每一個畫科都想學習,勢必分散一個人的精力,就好比一叢灌木,很難長成像樣的材料。七分主,三分副。學習方向主次分明,這樣就容易長成一棵樹,你就會有了一定的高度,廣闊了視角及深度的思考,對以後的創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我在學習沒骨花鳥畫的初期,就認真分析、認真臨摹了一些歷代的優秀沒骨花鳥畫作品,發現沒骨花鳥畫的優點在於用筆上,比工筆畫更容易靈動,畫工筆畫,若天分不夠,容易畫得板結,三礬九染,耗時較長,往往消磨了最初的感覺。因為要創作一幅較大篇幅的工筆花鳥畫,少則十天半月,多則數月、半年,甚至時間更長,而寫意花鳥畫注重的是酣暢淋漓的線條、色墨層次變化,表達瞬間情趣,而這些沒有深厚的基本功做支撐,很難實施對畫面的把控。沒骨花鳥畫則不同,有粉稿作依託,粉稿已經過反覆琢磨推敲,在畫面表達時不再過多地考慮構圖、物像結構問題,更能充分且專注內心最新鮮的情感表達。其特點是,吸收了工筆畫部分的工整嚴謹,畫眼處可以深入細緻地刻畫。造境處汲取了一部分寫意花鳥畫用筆的流暢及書寫性,使整個畫面有緊有松,工寫兼備,更顯自然靜逸。

但沒骨畫鳥畫也有其不足,我在學習和臨摹歷代沒骨花鳥畫作品時,發現其篇幅都不太大,有部分作品,畫面雖顯優雅,稍遠處看會顯薄弱。畫,雖然不能以尺幅大小論其優劣,但較大尺幅的作品,還是考驗了一個畫者對畫面的把控能力。筆墨當隨時代,探索和嘗試是我們當今畫者的擔當及責任。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二、沒骨花鳥畫之用色

由於沒骨花鳥畫在畫面表達時大都一遍完成,忌反覆渲染,以保持其畫面靈動性,使其在自然狀態下,色與墨、粉與色、水與色、水與墨的衝撞,而呈現出種種微妙而豐富的變化。古代先賢在創作沒骨畫作品時大多以水色或以注水法直接點染,畫面清新雅緻,但遠觀略顯薄弱,在當時這也應該不算什麼弊病,因為當時的沒骨花鳥畫尺幅大的較少,近觀和用手把觀的佔多數。而今的沒骨花鳥畫創作作品,除了畫一些尺幅小些的,還要創作一些尺幅較大作品,以方便在較大展廳展示給更多的觀者欣賞或點評,這就需要我們畫者思考一下如何用色、用墨,以避免沒骨花鳥畫的薄、弱方面的問題。用色不落俗套,方顯作品格調高雅,這就需要我們畫者平時要反覆嘗試、琢磨,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以方便自己在以後創作當中好熟練運用。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下面我淺談一點我的用色體會:用較少的顏色,表達較豐富的層次。因為,色多易雜,稍有不慎易落俗,而降低格調。這裡所說的用顏色的多寡,只是相對而言,在一個基本調子裡適當把握好用墨、用色分寸,反而使畫面更加豐富。水色既然易薄,可以用石色與墨調和,石色有一定的覆蓋能力,這樣可以避免水色的薄、透、弱。在工筆畫中石色的運用,需先鋪墊一層基色,而後再著石色,方顯厚重亮麗。但在沒骨花鳥畫中需一次性完成,這就需要在畫面的部分表達中,用墨色與石色相互調和、相互依託,弱化一些石色的光彩,使其更加含蓄沉穩,層次豐富。不過,色墨比例則需自己細心揣摩,要做到逸不輕浮,厚重而不顯鬱結,表達瀟灑出塵及作品調子的俗雅,則由畫者的審美和自身的文化修養決定。這裡所說的墨,即油煙或漆煙墨錠,墨錠研磨的墨汁會更沉穩細膩,層次也會更豐富,自己也可以把墨研到自己想要的濃度,作品完成,裝裱不宜走墨。石色(石青、石綠)、赭石、花青、藤黃、白粉等這些顏色,儘量都要用好的,脫膠的是不能用的。

惲壽平在他的述論中說過:“俗人論畫皆以設色為易,豈知渲染極難,畫至著色,如入爐重加鍛鍊,火候稍差,前功盡棄……”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一幅作品的色調、用筆,決定著作品品位的高低。

避俗趨雅,豐富而不俗豔,使其包含在一個調子中間,呈現出一種安靜祥和的氣氛,使觀者在你的作品之中感受到美好的遐想與內心的安寧。故此,初學用色的畫者,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儘量避免用色過雜、過繁。但需要用色的地方,一定要大膽使用,這就是度的把握。時刻提醒自己如何在一個基調當中把握畫面的整體效果。整則有勢,有勢則統一,統一中求變化,變化則顯豐富。這種平整中的微妙變化,更容易使靜觀者慢慢體悟你在作品中注入的情感。這種逸趣與靈動則需要我們畫者在長期的、不斷的摸索與練習中得以體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要從量變中求質變。珍珠的美好來源於蚌數年的孕育,我們的作品也一樣,不能著急,平和心態,讓心靜下來思考,明確想要追求的方向。也要敢於嘗試,這樣慢慢才會有點滴的收穫,要尊重和學習傳統繪畫中的用色、用墨、用筆。好的繼承,才會有好的發展!有了一定基礎,還要敢於去打破一些程式,不破不立,勇於探索才會有新的發現,聆聽的同時,還應學會獨立思考和琢磨。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好的畫者,都會有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勇於探索的勇氣。不是從老師那裡知道一點調色手法、構圖的訣竅,與老師畫得很像,就暗暗歡喜,這是不行的。有一句話說得好,“十分學七要拋三,各有靈苗各自探。”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自身修養的差異及對物像敏感度的高低不同,最終還要用你自身的真我去探尋,老師只能給予我們以引導和表法,對物像的感悟卻只能我們自身去完成,誰也不可以代替。這個悟也只能到生活中去發現探尋,也只能隨著自身技法成熟,修養提高而慢慢變得清晰。不可以盲目追風,這樣即使你技能如何成熟,也只能跟在別人的後面。所以,我們還是要到自然中去,去尋找能表述我們內心情感的載體。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三、沒骨畫鳥畫題材的選擇

沒骨花鳥畫在題材選擇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好的題材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試看歷屆國展當中的獲獎作品,無不呈現出新穎而獨特的視角。由此可見,我們創作較大尺幅的作品時,在選題上還是要花費一些心思的。在找尋的過程中,往往也有部分畫者苦惱不知道該畫什麼,總感覺自己想表達的題材都被別人畫了。可靜下來想想,如今科技、網路如此發達,交通也方便快捷,多出去走走、看看,總會被一種植物、一種動物、一個場景打動,激發自己創作的慾望。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我在這方面還是有一點體會的。比如,一次我帶家人到公園遊玩,剛到公園就下起了小雨,於是,就帶家人到一小亭子下面避雨,小雨下了一會兒就停了,小亭旁邊有一個園子,就近我們就到園子裡去看一看,可剛一走進園子,就被一叢植物吸引,也許是剛下過雨的緣故,它有兩三米高的樣子,姿態優雅,花色潔白而晶瑩,似乎整叢植物被一層淡淡的水霧罩著,顯得那樣安靜無爭。我當時就被其感動,“我要讓它走進我的畫面”這是我當時的決定和想法。接下來便是洞察細節,各角度的拍攝資料,以方便將來創作時輔助記憶,查詢植物名字,觀察其生長環境等一些細節。這個題材在我心裡醞釀了兩年,每年這種植物開花的季節,我都會去觀察,積累素材。期間嘗試著用沒骨法畫了尺幅較小的作品,感覺還好。在臨近全國第十一屆美展前一段時間,我用了半個月時間將其完成(作品名稱:清淺水畔 尺寸:178cm×198cm)。參加了那次展覽並獲了獎,被中國美協選作對外巡展作品,在國外巡展三年才被送回。第十二屆美展也如此,到雲南採風,雲南那邊的植物一品紅與咱北方一品紅大有不同,構思六個多月完成,參展獲獎同樣被選作出國巡展作品。其實,有一些題材就在大家身邊常見的動物、植物,只是不被大家注意而已,美好時常會有,只是我們缺少了靜下心來去發現它。大千世界,豐富而多彩,只要我們肯去努力是會有所收穫的。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四、沒骨花鳥畫構圖與表達

沒骨花鳥畫較小尺幅的作品或巧、或拙、或實、或虛,大多以折枝為多。而較大尺幅的沒骨花鳥畫的構圖和表達,還是有幾點需要注意:

1。大畫要平,平則整,整方顯穩重。平整並不是沒有層次、沒變化,只是更加含蓄而已,可以先調一箇中色作為基調,在創作過程中跟著感覺調水加墨,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幅作品基本調子,再從其中求層次、求變化、求虛實關係。這樣整個畫面就不會因為散亂而顯得弱。

2。大畫遠看勢,近看質。創作較大尺幅作品,需反覆推敲構圖,可先用木炭條輕輕勾畫出點、線、面的位置,注意邊梢變化及姿態,這些地方往往是次畫眼,也是取勢和情感表達的所在。尺幅較大的沒骨畫作品構圖容易顯弱,可以參考歷代優秀山水畫構圖。將沒骨花鳥畫的點、線、面與其融合。大的關係確定後,開始由前至後起稿,深入刻畫畫稿,儘量做到精準,這樣你在進行正稿創作時,就不會分神去考慮所要表達物像的位置和細節問題,可以全身心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情感。大膽落筆,細心收拾,細節的刻畫,也決定著作品的質量。高超的技法可以心手合一,充分表現自我情趣,良好的構圖和用色可以提升作品格調與層次。

3。畫面的整體調整。大面積的畫面完成後,調整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整體的虛實關係的調整,細節的收拾,關係到這幅作品最後的成敗,要把作品放在較遠處靜心揣摩、對比。整體到區域性,區域性到整體,最終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為止。

淺談沒骨花鳥畫創作

畫者在探索與嘗試的道路上行走,充滿了歡喜,忘卻了所謂的苦,苦吃多了,成功就近了。讓我們自由到自然中去尋找靈感,傳統中學習語言,創作中發現自我,去完成我們使命和擔當而不斷前行。

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