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紅樓夢》巨大的營養,芳香的氣味吸引了一大批覓食者,不光養活了很多體制內的磚家學者。各大自媒體平臺寫紅樓夢的作者也不少。紅樓夢已經不是單純的小說,甚至不是單純的文學,而是一段生活,一段歷史。當然紅樓夢比歷史更真實,歷史是失去了水分,被風乾了,只留下一些骨架,一些枝幹,一些殘骸,依稀可以看見曾經的模樣,但它已經死了。而紅樓夢,卻是鮮活的,有生命的,當你走近它,你能感受到巨大的轟鳴聲,人們的喧譁聲,笑聲,哭聲。

你的心臟也跟著快速跳動起來,走進她,你就穿越了歷史,進入幾百年前的生活裡面。當你跟裡面的人物生活在一起,你發現幾百年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也有很多東西是不變的,比如人的情感,人的情緒,人跟人的糾葛,人的利益訴求。

《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那些被傳奇故事吸引的人,恐怕要失望了,因為這不是故事,這是生活,生活有它自己巨大的邏輯。他們瑣碎,平淡,散漫,無非是吃了,睡了,家長裡短,雞毛蒜皮,高興了或者悲傷了。比如賈寶玉,他是一個活人,他有那麼點意思,但是擔當不起反封建的重任,比如林黛玉,她也有點意思,有點小性格,但是她無法拔高成復仇女神。雖然曹雪芹給了他的人物一些神界的身份,比如太虛幻境,它跟世俗的賈府的生活是相對獨立的世界,雖然他們有著神秘的聯絡,但生活的邏輯和神界的邏輯,依然不能混淆起來。

《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但是當你覺得它就是這樣的時候,它突然平地起驚雷,突然掀起驚濤駭浪,讓你感覺到生活突兀的一面。這同樣也是生活的邏輯。就像一曲巨大的交響樂,舒緩著,舒緩著,突然樂聲高昂起來,開始變得高潮迭起,慢慢地它又掉下來了,平靜下來,重新變得細水長流。

《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紅樓夢》是巨大的,宮殿式的作品,人們走進去,好奇地,貪婪地欣賞著,攫取著,裡面無數的珍寶,有些人撿到了很多珍寶,口袋鼓鼓囊囊的,有些人撿得少一些,但是都有收穫,比如我吧,我只是撿了幾個普通的,不起眼的,小貝殼,小螺帽,我把他拿出來,也高高興興地給別人看,至少我收穫了紅樓的一些氣味,一些海水的鹹味。這一趟也算沒有白來。

《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那些在散落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寫紅樓的作者,就是這些撿貝殼的孩子,他們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這也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理解能力。他們藉助紅樓這個平臺,販賣自己對生活的領悟能力。當我作為一個讀者去讀他們的時候,我是苛刻的,犀利的,我可以馬上發現他們的漏洞所在,然後嚴厲批評,甚至說出“一派胡言”這樣的話。當我自己進行寫作的時候,我就是挖空心思,小心翼翼,我努力丟擲一個令人驚悚的觀點,以期引起讀者的注意,能多一點關注和熱度,然後努力去把這個觀點說圓,哪怕這個觀點連自己也不認同,引起別人關注的願望是如此地迫切,頗有一點遺臭萬年和流芳百世具有同等價值的味道。

《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我昨天看了一個有十萬粉絲大V的神作,她的觀點就是李嬤嬤兩次去罵襲人是因為襲人懷孕了,李嬤嬤罵她是為了讓她丟醜,而她這樣做,是受了王夫人的指使。

她的觀點當然是令人驚駭的,聳人聽聞的,當然也是荒唐的,但他依然努力去自圓其說,說的話很有趣,當然他還是失敗了,受到了很多讀者的批評,即使沒怎麼讀過紅樓夢的讀者,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合邏輯,但是他的目的達到了,就是引起別人的關注,哪怕批評,被人罵也比默默無聞地老死要好。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能夠持久嗎,我覺得未必,他是在加速地消耗自己。與此對應的,是一個叫做君箋雅侃紅樓的作者,他有著巨大的輸出量,因因為都是乾貨,文體也變得簡潔利落,沒有一句廢話。他雖然也在解讀紅樓,卻建造了另一座宮殿,這取決於他對生活的巨大洞察力,這並不是很容易就能模仿的。

《紅樓夢》,讓人變得無恥?

專門寫《紅樓夢》的好處就是,你只要讀透一本書就好了,但是,你首先要讀懂生活這本書,否則,就算再無恥,再怎麼投機取巧。你也不能持續成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