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勤奮固然重要,但理念和方法卻能決定我們是否入門

我上課時經常對同學們講,我們跟隨老師學習,學什麼?最重要的還是理念和方法。因為老師不可能每本帖、每個字都挨著教我們怎麼寫,但是掌握了方法,我們就具備了自學的能力,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比如掌握了最核心的筆法、結構的平衡原理,這本帖會臨,換一本帖一樣也會,剩下的只是熟練的問題。

有新同學諮詢時,我覺得最難回答但又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老師,你是教什麼體的?我說什麼體都教吧,對方可能會覺得我吹牛,或者覺得不夠專業,人家老師都是專門教歐體或顏體的。可是想講講,又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學習書法,勤奮固然重要,但理念和方法卻能決定我們是否入門

事實上,我確實什麼體都教,可以根據同學的個性和問題安排臨習不同碑帖。不是我有多牛,而是筆法通了,這是自然而然的。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而傳。”只有真正掌握了筆法,才能理解其意義所在。趙孟頫諸體皆能,有《六體千字文》傳世。六體雖面貌有別,但筆法的根本原理是一樣的。

有同學對我說,不懂筆法時,以為楷書先學個十年八年的,才能學行書,行書再學個十年八年,才能學草書。但是沒想到楷書學了幾個月就學行書了,行書學了幾個月就學草書了。

我說我自學時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覺得草書很高深,這輩子有沒有可能學都不一定。跟老師學了筆法,才知道無論真草隸篆,動作原來都一樣。否則按原來的想法,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如果這樣練下去,還沒學會,人生就結束了,還談什麼精通?

那些在書法史上站得住的大家,可能最後名世的只是一兩種書體,但他一定是諸體皆能的,因為筆法不通,達不到那樣的高度。筆法通了,練一種書體,其他書體都在同步提高,所謂水漲船高。而且各書體之間可以互相促進。

學習書法,勤奮固然重要,但理念和方法卻能決定我們是否入門

王彥斌臨王羲之《黃庭經》

在一個領域學到的理念和方法,後來發現同樣可以用於其他領域。比如我們常講“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意思似乎都理解,要學高的,但在具體學習過程中,能夠踐行卻不容易。

恩師柳培琪先生有段話,我常引用:

我個人以為學書法有三條路:1、跑長途,從漢魏晉唐走;2、跑短途,宋以降明清;3、跑高速,學當代人的。長途艱苦,出效慢,心裡痛苦,和自己鬥爭的過程長,不過到了一定階段出手高、意境遠,體會就比別人多。

這些年我一直遵照老師的教導,以學習晉唐法帖為主,宋元只是偶爾涉獵。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晉唐明顯難,怎麼也臨不好,宋元的沒怎麼用過功,每年臨一兩次,卻可以臨的挺像,其實是因為有晉唐的底蘊。但是反過來就不行了,網路上見過很多朋友,一直用功在宋元,臨的也不錯,但是臨晉唐的,就完全不對味。

這一理念,在我的師兄弟和同學們的實踐中,都一次次的被印證了。嚴羽《滄浪詩話》開篇一段話,我很喜歡:

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故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

也是在印證上面的理念。

學習書法,勤奮固然重要,但理念和方法卻能決定我們是否入門

大道相通,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立志須高,入門須正。我一直主張一門深入、吃透,也是基於這些年的所得。一門深入之後,再理解其他的,會看得更透徹。打個比方,學習不同領域,猶如從不同方向登山,花四年時間,從四個方向各登一千米,眼界是一千米的,從一個方向登到三千米,眼界就是三千米的。到達頂峰,看到的都是一樣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