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歷代文人謳歌的物件,追求的風骨和精神境界。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傲霜凌寒,一身傲骨,是堅忍不拔人格的代表。蘭,色淡香清,生於幽僻之處,實乃謙謙君子的象徵。竹,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是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典範。菊,清麗淡雅、芳香襲人,豔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列,具有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所以,四君子的品格當之無愧成為高雅之士追求的境界,這也就不難理解它們為什麼能夠成為歷代文人筆下最重要的題材了。而在四君子中,大約又以梅的意象在詩詞中出現的最多最早。

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梅花

從《詩經》中的《摽有梅》到樂府詩集中的《梅花落》,從南北朝陸凱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到初唐詩人盧照鄰筆下的“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臺”,從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詩中的“江城五月落梅花”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下“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詠梅詩從未斷絕。直到兩宋時期,詠梅詩出現了一個爆發期。王安石、蘇軾、張耒、盧梅坡、楊萬里、陸游等著名詩人都有詠梅詩傳世。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卻是林逋。林逋的《山園小梅》一詩,被同時代的歐陽修、陳與義、司馬光、許顗、周紫芝、辛棄疾以及後世的方回、王世貞、紀昀、李東陽等眾多名家高度評價,王士朋更是譽之為千古絕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

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雪梅

山園小梅二首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首詩大意是:百花落盡後只有梅花綻放得那麼美麗、明豔,成為小園中最美麗的風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黃昏中浮動飄散。冬天的鳥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觀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這梅花的美麗應該慚愧得死去。幸好可以吟詩與梅花親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飲酒助興。

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年輕時漫遊江淮,四十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喜梅與鶴,自謂以梅為妻鶴為子,一生寫了不少詠梅詩篇,這組詩即是其中最有名的兩首。這首詩很多人都熟悉,賞析文章也無處不在,這裡不做深度剖析,點到為止。首聯以梅不畏嚴寒、笑立風中起句,“眾”與“獨”二字對出,言天地間只有此花,這是何等的峻潔清高。然而梅品雖高,卻不驕傲,只佔一方小園,這又是一種何等“豐富的寧靜”與充實的美麗。

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中國詩詞大會

頷聯最為世人稱道,它為人們送上了一幅優美的山園小梅圖。上句輕筆勾勒出梅之骨,下句濃墨描摹出梅之韻。而且這一聯又是最高明的化用。詩人化用了五代南唐江為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原句既寫竹,又寫桂。但既未寫出竹影的特點,也未道出桂花的清香。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就成“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頸聯“以物觀物”,“霜禽”是白鶴,“偷眼”寫其迫不及待之情,因為梅之色、梅之香這種充滿了誘惑的美;“粉蝶”與“霜禽”構成對比,雖都是會飛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蟲,一合時宜一不合時,畫面富於變化,“斷魂”略顯誇張,用語極重,將梅之色、香、味推崇到“極致的美”。

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中國詩詞大會

尾聯寫出了詩人在賞梅中低聲吟詩,自得其樂,根本不須音樂、飲宴那些熱鬧的俗情來湊趣。這就把詩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盤托出,使詠物與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進步。全詩之妙在於脫略花之形跡,著意寫意傳神,因而用側面烘托的筆法,從各個角度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這種神韻其實就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中國曆代詠梅詩不下萬首,為何林逋的《山園小梅》能夠獨領風騷,成為詠梅詩中的翹楚?《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蒙曼老師說出了她的見解:

歷代詠梅詩千萬首,為何這一首能夠“壓盡千古”,獨佔鰲頭

中國詩詞大會

其實中國自古詠梅,梅都有精神,但是那個梅的精神是什麼樣的精神呢?我們看大多數詠梅詩(都表現為)冷香,有戰鬥性。像齊己的《早梅》: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或者盧梅坡的《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都是把梅跟雪比,它有一種冷豔孤傲的氣息。可是你發現沒有?當寫“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時候,他沒有把梅和雪放在一起,這個梅的意象其實就更溫暖了。它仍然是清麗的,但是它也是有親近感的,所以才會引來下一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才會有更下一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梅花可以和蜂蝶起舞,可以和人的精神交相輝映。所以說這兩句詩又有非常獨特的味道,所以在若干詠梅詩之中,它一下子摘得桂冠。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