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世獨立的“溫州蓮花”期待再次綻放

遺世獨立的“溫州蓮花”期待再次綻放

遺世獨立的“溫州蓮花”期待再次綻放

林彩琴、陳嚮明夫婦同臺演出

很多喜歡曲藝的溫州人,知道在溫州有朵“蓮花”曾花香飄滿全城。二個藝人共演一臺戲,一支道情筒和一副陰陽,一個人唱主旋律,另一個人用“哩啦哩,哩啦哩”來幫腔。溫州蓮花的唱腔是在永嘉縣一帶民間鄉土音樂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它以“蓮花調”為基礎,輔以“鳳凰調”及溫州民歌曲調。

“蓮花藝人”從最初的走街串巷,再到登上電視,參加各種匯演,經歷了滿目繁華的“熱”,也感受到了日漸式微的“冷”。2008年,溫州蓮花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彩琴就是呵護這朵“蓮花”的代表,她用時尚滋養著“蓮花”,靜待“蓮花”再次綻放。

結緣溫州蓮花

苦練七年開啟藝術之路

“我有11個兄弟姐妹,小時候家境貧窮,為了幫父母增加家庭收入,我11歲就放棄了學業,跟隨朱翠月老師學唱蓮花。”唱溫州蓮花已經有40多年的林彩琴,回想起自己學溫州蓮花之路仍記憶猶新。“當時,我跟著師傅一起登臺演出,說的是溫州方言,唱的是百姓家常。看著臺下坐著密密麻麻的人聽溫州蓮花,就覺得這個行業端的是‘金飯碗’,有了想學下去,唱下去的動力。”

林彩琴剛開始學時,因不認識字,也不理解什麼曲譜、韻律,而教她的老師也不認識字。於是,師徒倆便開啟了口授心傳的模式,師傅先唱一段,徒弟再跟著唱一段。每次,朱翠月老師一開腔,時而顫抖,時而悽婉,時而哀怨的聲音均能撞擊她的心靈,即使詞再長,她都會花時間去記憶詞譜。她每天凌晨就起來背,一背就是數小時,背多了,背熟練了,一兩個小時就能背下數頁的唱詞。

七年之後,林彩琴憑著天生的好嗓音,以及對溫州蓮花的熱愛和執著,開啟藝術之路,不斷吸收藝術營養,靈活運用“快板”“慢板”“散板”“疊板”等板式,成了小有名氣的曲藝演員。

最美好的時光

夫妻“鬥嘴”出精品

對於林彩琴來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屬於她最好的時代。那時的觀眾是熱情的,只要有演出,不僅是當地的村民,周邊的村民也會趕來看。“那時,沒有話筒,也沒有音響,但是人氣非常旺,場場爆滿臺下的觀眾大概有五六百人。我在臺上笑,他們就在臺下笑;我在臺上哭,他們就在臺下哭。”擅長調動觀眾情緒的林彩琴,翻出微微泛黃的老照片,回憶起相片背後的那些故事,提及自己數十年前演一場能賺5~6元,她的眼眶有些溼潤,心裡有著滿滿的幸福感。

也就在那段最美好的時光,林彩琴遇見了溫州鼓詞藝人陳嚮明,合作了幾次,因蓮花共生情而走在了一起成了終生伴侶。林彩琴認為溫州蓮花是二人一臺戲,能尋覓好搭檔是要去珍惜的。陳嚮明知道她不認識字,就把一句唱詞錄在磁帶上讓林彩琴聽,林彩琴則一遍遍地背誦……

如今磁帶早已被鎖在了抽屜裡,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可隨時瀏覽的短影片,但夫妻倆仍舊以一邊寫,一邊錄的方式,延續著溫州蓮花傳承的韻律。陳嚮明平常很喜歡在討論唱詞時與林彩琴“鬥嘴”,在“鬥”的過程中會突然間腦洞大開、文思泉湧,寫出諸多的經典唱詞。林彩琴坦言她的曲藝生涯,與陳嚮明有著天然的“共扶持關係”。

面臨“絕唱”危機

堅持創新靜待舞臺花開

林彩琴告訴記者,溫州蓮花的聽眾大多年齡均在50~70歲,有的甚至已有80歲。雖然這幾年還擁有一批觀眾,但她擔心現在年輕的溫州人,有些只會說普通話,不怎麼會說溫州話,用溫州方言傳唱的溫州蓮花,很可能面臨“絕唱”的危機。

隨著市場關注度越來越低,林彩琴、陳嚮明究就開始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口,他們覺得:曲藝就要貼近生活,寫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他們成立了溫馨甌韻說唱團,創作了溫州鼓詞+溫州蓮花+溫州方言新說唱等新穎的演繹形式,諸如溫州蓮花對唱《星雨心願》《阿婆洗腳》、溫州話新唱《龍港風情》、溫州鼓詞《愚蠢的代價》等。演繹的每一場劇目均貼近群眾生活,唱詞本里的每一個字都經過推敲,力求通俗易懂又有韻味。尤其是《阿婆洗腳》以弘揚敬老尊老為主題,先後獲得浙江省第四屆曲藝雜技節優秀節目雙金獎、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節目提名獎。

“溫州蓮花沒有專門的作者與作曲者,都是靠藝人口口相傳。想要花開不敗,一路吐芬芳,首先要出精品,譬如由作家帶頭編寫唱詞,作曲家帶頭編曲。只有對作品進行‘精修’,學唱者才容易找著調,聽起來也有文化味、時尚味。”陳嚮明感慨道。

沒有人知道溫州蓮花究竟能開幾朵,但林彩琴、林嚮明夫婦用創新實踐作出了回答,堅守著靜待花開的那一刻,守住屬於自己的舞臺和陣地。

溫州蓮花,系由溫州道情演變而成的曲種,流傳於溫州市以及台州、麗水的部分地區,是我省的主要曲種之一。其中有隻唱不說的“大蓮花”“小蓮花”“對口蓮花”,也有說唱兼備的“講唱蓮花”;20世紀50年代,藝人們又創造了“伴琴蓮花”。

初審編輯:臧恆

稽核:尹舒鴻

主任監製:陳泰漲 黃振

監製:陳亦全 陳希瑜

總監製:陳振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