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可與杜甫齊名的詩人,登高時寫下一首詩,句句巧妙堪稱經典

唐朝的王維被人稱為“詩佛”,因為他的詩充滿禪意,李白被人稱為“詩仙”,因為他的詩飄逸灑脫,杜甫被人稱為“詩聖”,因為他的詩從格律到語言再到境界皆達到了“超群”級別,如教科書般存在著……可見每個出名的詩人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標籤”。

在唐朝晚期,也有一位非常特別的詩人,他寫詩喜歡以“水”入句,說誇張一點,那就篇篇不離“水”。他對水如此“情有獨鍾”,人們都說是因他的名字所致,讓他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水,與其結下不解之緣。

這個詩人寫“水”寫出了名,詩中情感如水滔滔,甚是具有感染力,被詩家評曰“可追杜甫”。

一位可與杜甫齊名的詩人,登高時寫下一首詩,句句巧妙堪稱經典

誰的名字含水?誰的詩總不離水?就是許渾。詩巷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詩人許渾的一首作品,這首詩是作者在他鄉登高望遠時有感而題,一共八句,句句都很有味道。

咸陽城東樓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漢字本就博大精深,而經過詩人的匠心獨運,則變得更加神奇有力。在首聯中,作者首先就唱出了高調: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州;這兩句的大意是說,剛登上這樓閣,一下子就感覺有綿延不絕的愁思湧上心頭,這個有蒹葭與楊柳鬱郁生長的地方,也讓人感覺像是到了汀州一樣。

一位可與杜甫齊名的詩人,登高時寫下一首詩,句句巧妙堪稱經典

作者開篇就抒情,用一個“愁”字點明瞭自己的心境。那麼這種愁又透過“一”和“萬里”兩個數量詞的鮮明對比而襯托出來,它帶給讀者的衝擊非常強烈。李煜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許渾的筆下,在他的心裡,“萬里愁”的程度絲毫不亞於李煜的“一江春水”。

詩人生於江南,如今身在咸陽,所以一些熟悉的事物總能撩撥他敏感的神經,當看到蒹葭與楊柳的時候,他也就自然想起了自己的家鄉,“蒹葭楊柳似汀州”一句運來合情合理。

也許好多朋友尚記得“山雨欲來風滿樓”,而幾乎忘記它前面一句“長啥樣”了。這不,它它來了,是不是瞬間就將你的記憶喚醒: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在開篇的時候,作者已經點明瞭情感色彩、地點以及“舉動”,那麼在這裡,就是純粹的眼前景色描寫了。

嚴謹的對仗是律詩中間兩聯必須要講的一個規則,我們這裡所看到的頷聯,無一詞一字沒有遵循對仗。把景色以對仗形式描寫出來,還做到了邏輯上的關聯性,又體現了作者的寫詩水平。

其中無論是溪雲還是山雨,無論是落日還是晚風,皆被安排得妥妥當當。溪雲起而日沉,山雨來而風起,在這樣的景色中,我們讀到的是一種較為悲涼的情感,它與首聯相契合,內容初步被豐滿。

一位可與杜甫齊名的詩人,登高時寫下一首詩,句句巧妙堪稱經典

詩意在一步一步地推進,作者的情感也在隨之遞增: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咸陽是秦漢兩代的故都,而作者這裡用“秦苑夕”和“漢宮秋”入句,不僅是為了勾勒景色、突出畫面感,更是為了寫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體現朝代更迭、時光扭轉下的一種落寞,可謂是觸景而生弔古之意。

當年的人事已遠,如今的遊人在登上這座樓閣的時候,自然難免心生百感,而在尾聯處,作者也就再次進行了情感的抒發: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莫問”用在句中頗顯深沉含蓄韻味,次句用“水”也把作者的悠悠之愁體現出來。咸陽故都名傳天下,而且當作者至此時,卻完全不見傳說中的哪般美好,剩下的只有渭水依然如往常一樣奔流不息。這裡在敘寫中融入情感,遙遙呼應了首聯中的“愁”字,讀來格外令人傷感。

一位可與杜甫齊名的詩人,登高時寫下一首詩,句句巧妙堪稱經典

人於世間皆過客,作者正是站在“過客”的角度來審視昔日人事與今日人事,無限悲涼來勢洶洶,雖未刻意道明,卻滲透於字裡行間和詩內詩外。

許渾的這首詩有“神超意遠”之評,它抒情巧妙,似未用力卻力在筆端。各位看官,當你讀完此詩時,是否也認可它的“名篇”之稱呢?歡迎發表自己的觀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