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清曲”覓遺韻

“揚州清曲”覓遺韻

“揚州清曲”覓遺韻

點選音樂 靜心聆聽

揚州清曲系國家級非遺專案。王萬青先生(1899-1972)對揚州清曲有很深的造詣,稱得上是大師級的傳播者,他在揚州清曲上的地位,如同揚州評話的王少堂。

王萬青先生生前就住在古城的大羊肉巷六號,這裡現在由他的嫡孫王茂璜先生一家所住。

“揚州清曲”覓遺韻

“揚州清曲”覓遺韻

我與王茂璜相識已經有三十餘年,一直不知他與王萬青有何淵源,那次與他聊天,偶然提起清曲,他脫口而出:“王萬青就是我的爺爺”,這令我很是驚奇。

我說正在採訪有關清曲表演者的內容,如果你有爺爺留下來的資料,無論多少,能否借給我看看。

“揚州清曲”覓遺韻

▲ 王萬青夫婦合影

王茂璜說,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他曾經得到通知,去過有關部門,領回了爺爺的部分資料,就是不曉得放在什麼地方了。我趕緊請他回去找找。

這一找不要緊,當我看到用舊報紙包裹著的厚厚一沓資料,開啟一看,竟然是十幾冊王萬青先生的清曲唱詞手跡,雖然紙張已經泛黃,翻閱必須小心,但王先生親手以工整筆跡抄錄了許多清曲看家唱牌的詳細內容,看著就令人非常震撼。

“揚州清曲”覓遺韻

我為了寫作,也看過一些書面資料,那都是出版物,這樣的手書,還是第一次見到,尤其是出自大師之手,就顯得更為珍貴。粗略閱讀,使我對清曲中何為《梳妝檯》、《南調》有了初步印象,也瞭解了什麼叫做《五更裡》、《十杯酒》,那裡面收錄了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唱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可以說是異彩紛呈,從古唱到今。(圖5,王萬青上世紀六十年代演出照)

“揚州清曲”覓遺韻

▲ 王萬青上世紀六十年代演出照

再仔細看看,在《梳妝檯》一冊中,赫然收錄有《道情》六首,這比現在流行的《板橋道情》版本多出了五首。

現在的版本是以揚劇形式演唱的,清曲究竟是怎樣的曲調,我不得而知,但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清曲的《道情》在表演時會常常被列入節目並廣受歡迎,要不然也不會寫這麼多首出來。

“揚州清曲”覓遺韻

揚州著名學者韋人先生著有《揚州清曲》(三卷),2007年曾經特意題簽書贈“王萬青先生賢孫茂璜存念”給王茂璜。

“揚州清曲”覓遺韻

王茂璜家至今還儲存有爺爺所用之物,如梳妝檯,椅凳,揚琴等,無不留著歷史的痕跡。睹物思人,令人唏噓不已。

非遺有待更好傳承,真的期待揚州清曲能夠透過多多發掘大師留下的遺韻,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

“揚州清曲”覓遺韻

附錄:《道情》六種:

第一首:“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點輕波遠,荻港蕭蕭白晝寒,高歌一曲斜陽晚,一霎時波搖金影,猛抬頭月上東山。”

第二首:“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夾綠槐。茫茫野草秋山外,豐碑是處成荒冢,草色千尋臥碧苔,墳前石馬磨刀壞,倒不如閒餞沽酒,醉醺醺山徑歸來。”

第三首:“老頭陀,古廟中,自燒香,自打鐘。兔葵燕麥閒齋供,山門砍落無關鎖。斜日蒼黃有亂松,秋星閃爍頹垣縫,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第四首:“水田衣,老道人,背葫蘆,載袱巾,梭鞵布襪相廝稱,修琴賣藥般般會,捉鬼拿妖件件能,白雲紅葉歸山徑,聞說道懸崖結屋,卻教人何處相尋。”

第五首:“老書生,白屋中,說黃虞,道古風。許多後輩高科中,門前僕從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龍。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書童。”

第六首:“終南山,見俺家,臘月天,四季花。茅庵草舍無冬夏,仙桃仙果般般有,大棗交梨實可誇。門前有座葡萄架,這都是神仙快樂,那管他富貴榮華。”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