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速遞|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社會學的人文轉向》新書徵集書目

新書速遞|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社會學的人文轉向》新書徵集書目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社會學的人文轉向》

2021年4月/128元

劉亞秋 著

ISBN 978-7-5201-8118-1

費孝通先生是是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其學術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論意義與反思價值。今日我們推介的新書,就是關於費孝通晚年所提出“社會學的人文轉向”這一議題的迴應。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

社會學的人文轉向》

作者的話

費孝通先生晚年在他的學術反思中提出了“社會學的人文性”這一議題,強調社會學對人的精神世界進行研究的必要性。

本書從口述與記憶的視角進一步探索人的精神世界的社會性特徵,並提出了

“關係型記憶”

“義務型記憶”

概念,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的結構性特徵。

這兩個概念來自1999年以來我對知青口述史的長期追蹤調查和研究。作為學術概念,它們或許會被認為是處於個案之中的。不過,這一深藏於個案之中的“特殊性”,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一種“普遍性”。正如有學者所言,人們越是深入“特殊性”的本質,就越會發現“特殊性”正在以一種不可言明的方式與其他的“特殊性”發生共鳴。

本書從口述與記憶的視角來呼應費孝通先生倡導的“社會學的人文轉向”議題。本質上,它是社會學學科對人進行研究的另一路徑的探索。

相比於主流的客觀社會結構研究,社會學對“人的精神世界”方面議題的討論是相對邊緣的。但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這方面的社會學知識對於建設一個優質的社會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增進社會學的人文性,有助於深化社會學對“社會”的認識,還可以幫助社會成員“更好地認識、理解自我和社會之間的關係”,從而“培養人道、理性、公允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社會性和人性之間是一種互相建構的關係。如同費先生的老師潘光旦先生所說,社會正是建立於個人之上,也因此,個體的安所遂生,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有序的根基。這正是社會學人文轉向的意義之所在。

新書速遞|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社會學的人文轉向》新書徵集書目

費孝通先生在江蘇吳江訪談

本書目錄

上篇 費孝通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第一章 人的研究及其時代意義

第二章 以“我”為起點的社會學人文性

第三章 費孝通社會學思想中的主體觀念

第四章 費孝通的社會學主義及心志

中篇 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視角:口述史與社會記憶

第五章 口述史對認識中國社會的意義

第六章 中國社會記憶研究的兩種取向

第七章 口述記憶的主體特徵及其社會學意義

下篇 社會變遷中的人:知青的記憶

第八章 “青春無悔”:知青一代的心態史

第九章 在城鄉縫隙間的邊緣性記憶

第十章 親歷者與旁觀者的性別記憶

第十一章 社會記憶結構

篇章節錄

人作為社會學研究的另一主題

對人的研究,按照費孝通先生的學術轉向來劃分,可分為人的生態研究和心態研究兩個方面的內容,後者正是費先生晚年學術反思的起點和關注。在社會學理論中,理論家們一直繞不開的也是社會結構和主觀能動性之間的關係問題。而生態和心態、結構和能動性兩組提法大略可以分別對應得上。在很大程度上,它們也分別對應社會學的科學傳統和人文傳統。按照費孝通先生晚年的學術反思,社會學對於社會的科學性研究較為成熟和系統,而對於人文性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尤其是1979年以來的中國社會學傳統。因此,費先生在2003年才提出發展社會學人文性的倡議。簡言之,這裡的人文性便是社會學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本書便是在這一基礎上討論人作為社會學研究的另一個主題。其具體含義在於,社會學對於客觀社會結構的研究,我稱其為社會學對“社會”的探究,而社會學對“人的精神世界”議題的討論,便是社會學對“人”的研究。相比於主流的客觀社會結構研究,對於人的研究是社會學中相對薄弱的一個方面,可被稱為“社會學研究的另一個主題”。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間的交流和聯絡日益緊密。各國人民在全球化的交流中亦獲益匪淺,但也不時面臨衝突和困境,其中很多問題來自現象背後的文化差異。那麼,如何在這樣一個類似“戰國”的時代,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和諧共處,從而讓人們繼續彼此獲益?這個問題在今天顯得愈發緊迫。事實上,費孝通先生在1990年代之後就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1990年,費先生開啟了他漫長而深情的文化反思歷程,而“文化自覺”概念便得自這一歷程。

可以看到,費先生晚年的學術反思,與對中國文化主體性和人的主體性的反思幾乎是同步的。文化與人,構成了費孝通2003年提及的社會學的“人文性”的兩個重要內容。2003年,他在里程碑式作品《試談擴充套件社會學的傳統界限》中明確指出,社會學兼具科學性和人文性兩個特徵,認為以往中國社會學在科學性方面發展得較為系統,而對人文性有所忽視;以後中國社會學應該重視人文性問題,併發出發展社會學人文性的倡議。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主體形象做探究。

我們在費先生近15年的學術反思中,看到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同時還看到了邁向以“人的主體性”為特徵的社會學,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學,其目的是讓人們能夠安所遂生,這也是費先生的老師潘光旦先生一貫的學術主張。

根據費先生的倡議,在社會學研究中關注人,就是要求學者們在面對不同文明之間相處的問題時,去除以往那種像是在做“力學”關係的分析模式(如僅關注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政治、軍事、綜合國力等方面的比較),而關注到“人”的事情。他指出,搞清楚國與國相處的問題還需要從“人”的層面入手。費先生在2003年提倡“人文性”的社會學,其在根本上就是圍繞著人的文化社會學。這種以人為基礎的特徵,亦出現在他對社會學學科的重新定位上。

新書速遞| 《口述、記憶與主體性:社會學的人文轉向》新書徵集書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