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曾參沒有躲避父親的教育,孔子卻說他錯了,那麼錯在何處呢?

微國學

演播:張正伊

六本第十五【第十一集】

【原文】

曾子(注1)耘(注2)瓜,誤斬其根。曾晳(注3)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晳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注4)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

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注5)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注6)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注7)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注8)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註釋】

(注1)曾子:曾參,孔子弟子,以孝行著稱。此記載又見於《韓詩外傳》卷八、《說苑·建本》。

(注2)耘:除草。

(注3)曾晳:曾點,曾參之父,也為孔子的弟子。

(注4)援:操,拿。

(注5)請:問,詢問。

(注6)瞽(gǔ)瞍(sǒu):舜的父親。相傳他溺愛舜的弟弟,屢次想害死舜。瞽、瞍均為瞎眼之意,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舜父不能分別好惡,故以稱之為瞽瞍。

(注7)蒸蒸:通“烝烝”,厚美意。四庫本、備要本、同文本作“烝烝”。

(注8)殪:王肅注:“殪,死。”

【通解】

曾參在瓜地裡除草,不小心錯把瓜苗的根斬斷了。曾晳很生氣,就拿起大棍子打他的背。曾參倒在地上,很久不省人事。過了好長時間他才甦醒過來,很高興地爬起來,上前對曾晳說:“剛才得罪了父親大人,父親大人用力教訓我,沒有傷著吧?”然後退回房中,彈琴唱歌,想讓曾晳聽見,知道他身體安然無恙。孔子聽說之後很是生氣,告訴他的門人弟子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

曾參自認為沒有過錯,託人詢問孔子。孔子說:“你沒有聽說過嗎?從前瞽瞍有個兒子叫做舜。舜侍奉瞽瞍,父親要使喚他時,他沒有不在旁邊的;父親想要找到他殺掉時,卻從未得手。父親用小棍子打他,他就等著受過捱打;用大棍子打他,他就逃跑。因此,瞽瞍沒有犯不行父道之罪,而舜也不失厚美的孝道。如今曾參侍奉父親,捨身體承受暴怒,死也不躲。自己死了又讓父親陷於不義之地,有哪種不孝比這個更嚴重呢?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嗎?殺死了天子的百姓,這應該是什麼樣的罪行呢?”

曾參聽了這番話後,說:“我曾參的罪真是太嚴重了。”於是前往孔子那裡謝罪。

出處:《孔子家語通解》

作者:楊朝明 宋立林

作者簡介

/Profile/

楊朝明

當代著名學者、儒學家、史學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和《孔子研究》編委、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

宋立林

師從楊朝明教授學習儒學,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孔子)文化學院孔子與中國文化研究室主任,國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什麼是家風

……………………。。。

一個鋼筋水泥的房子裡駐進了人,有了溫度稱之為家,家裡人都有向善、向上的心願,互相提醒、彼此督促,就是家教;為了言之有效、輔助家教順利推進而彼此約定,就是家規;將向善、向上的心願總結成精煉的話,是家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國人的大家訓。把家裡、家族裡更多人的名字寫在本子上,就是家譜。

在家庭裡,為一個向善、向上的心願,實現美好生活的嚮往,所進行的家教、提煉的家訓、建立的家規、制定的家譜的過程統稱為家風。

——張建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