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文化之旅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伴您快樂 再添遊趣

河北廣播電視臺《文化之旅》欄目

《書譜》單字臨習要點:書shū,書,聿者。形聲。從聿,者聲。聿( yù),即筆。隸書省“者”成“曰”。《說文》:“書,箸也。”箸(著)即顯明。合起來表示用筆使文字顯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義:書寫,記錄,記載。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臨習要點如下,用心分析如圖所示,你會發現,這個字是有其規律的,根據這些規律,你將獲得這個字的書寫技巧,用心分析,事半功倍。

一、體會1、2、3、4的中心點連線。

二、體會5、6、7的連線。

三、體會12、13的關係。

四、9、10、11為虛,其它為實。

五、8出頭儘量短。

六、此字為倒三角形。

七、此字為內展外斂。

重點:一字之中,必有虛實對比,否則這個字一定是不美的。放,要懂得收;收,也要懂得放。這樣寫出的字才會有內涵,才有靈魂。

建議使用中、短鋒兼毫毛筆,全程側鋒行筆及使轉,用氣帶動腕以上力量書寫,切勿用手指書寫。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習要點:譜pǔ,譜 譜諩。形聲。從言,普聲。本義:記載事物類別或系統的書。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臨習要點如下:寫好一個字,一般情況注意三個方面即可把握一個字的大概

一、模組,如圖中左(黑色)、右(紅色)兩種顏色即代表這個字是可以分成兩個模組的,這樣在整體的結構上就確定了這個字的基本框架。

二、留白,一字之中,一定要有留白(虛)的地方用來與黑(實)的地方產生對比,從而形成視覺上感受到的美。如圖11、12及其它白圈處,這些白的留出正是為了與旁邊黑的地方產生對比,從而產生視覺上的美感。

三、取勢,即形成字的“法”的條件之一,如圖中紅色:1、2、3的關係;3、4、5的關係;6、7、8的關係;當然,還有很多細節但又非常重要的地方我沒有標出來。這樣的關係形成了勢、形成了法,字活了、耐看了。

注意了以上三點,其實上就事半功倍了,其它的就是細節上注意剖析了。

此字為左右結構,也是由左右兩個模組組成,內展外斂,注意黑色13、14、15出頭一定不要太多,以保持字的內展外斂之風格。這樣的字,顯得飽滿、精神、耐人尋味。

以上讀帖的方法,切不可小覷,因為沒有這樣細緻的觀察與分析,早晚有一天還是要回來重新學過的,學得像才能得到的更多,但是學得像就一定離不開非常細緻的剖析,孫過庭《書譜》有云:“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注意,下筆前一定要在腦海裡形成這個字的完整形象,包括每一個細節,這樣下筆才胸有成竹,筆畫之間的氣息才會連貫,否則提筆忘字,則會氣息全無。

用筆上,選用中、短鋒兼毫,側鋒出鋒入紙,以氣帶腕、以氣帶臂來行筆,尤其是使轉處切勿用手指挑過,一定要用腕以上之力以氣帶過,這是重中之重,很多人寫了一輩子可能這一點都沒有整明白,切記切記。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習要點:卷juànjuǎn, 倦卷婘巻弮捲袞。形聲。從卩(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樣子),劵( juàn)聲。( quǎn)本義:膝曲。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臨習要點:上篇文章我們強調過,寫好一個字,或者說臨好一個字,我們要注意三大要素,那麼,這個字就可以寫得八九不離十了,那麼今天,我們繼續分享這三大要素。

一、模組,圖二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字整體上可以分成黑、紅兩個模組,那麼具體以何種標準來定義或者說來找出這種模組呢,我的方法是找出幾塊“黑”的地方,也就是筆畫較密的幾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上方的黑色區域與下方的紅色區域,我們姑且可以看成是兩個模組,這樣區別的好處是:1、方便記住整個字中哪幾塊是密的地方,這樣這些地方就可以寫得緊湊一些,其它地方就可以自由地去放開寫了,因為其它地方都可以寫成相對留白。2、在臨帖時,這樣的好處是一眼就可以看到這個字的核心結構是分為哪幾塊的。

二、留白,圖二中可以看到,8、9、10、11為整個字的核心留白部分,其與中間及下方的黑(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於是,美感由此產生了。有人說,我就是不留白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為我們研究所有的古帖的任意一個字,無論是楷、行、草、隸、篆等都必須符合這個基本特點。

三、取勢,圖二中2、1連線方向,4、3連線方向,以及出5的方向則是對上一個字的呼應。在這裡,也非常有必要強調一下,高手書法,在一個字中的各筆畫之間,或者字與字之間,只要有機會,他們都會處理好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呼應關係。如圖三所示,2的起筆與豎(1)的呼應關係,5與4的呼應關係,3、4、7、8的呼應關係,這樣兩個字就血脈就通了,字與字之間貫氣了,而圖三中的6的出鋒,又為與下一個字的呼應關係埋下伏筆,以此類推,字數多起來後,行氣也就出來了。

注意:1、圖二中藍色虛線內的部分,一定要圍繞著5與7這根中軸線(為了美觀,圖二中沒有畫出)進行抱團,此字結構為內斂外展,因為藍色虛線內是這個字的斂的部分,所以要寫緊湊了。2、圖二中5的出頭切記切記不要太多,否則會破壞整個字的風格及穩定性。

分析完了以上特點,閉上眼晴,若能清晰地“看”清這個字,就可以動筆了,否則,不要急著動筆,要不然你在書寫過程中可能會看一筆寫一筆,這樣寫出的字就會血脈不通,毫無精神了。這一點,往往也是很多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對於某些高手,這點依然是大忌。

工具上,前幾篇強調過,中、短鋒兼毫即可。書寫時坐姿端正,以氣運筆,以腕使轉,握筆切勿太緊、太死,要以氣握筆,即緊不傷杆,抽不得出。轉折的地方,一定要用氣帶動腕來切換筆順,必要的情況下,以氣帶動肘、臂、肩共同作用,方可寫好一個字,切不可用指使轉,否則,線條疲軟、病態百出。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習要點:上shàngshǎng,丄上。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線,線上一短橫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義:高處;上面。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臨習要點:結字三要素

一、模組,如圖二所示,上下可以看成“卜”、“一”兩個模組。13/35=35/15=0。618,62/27=27/67=0。618,3、2兩點皆為黃金分割點,故看起來產生美感。另,4與7在一條垂直線上。注意:31處出頭切不可太高,否則字就不美了。

二、留白,9與10為此字主要留白處。注意:5、6的纖帶關係,以及豎與下方長橫之間為虛接關係。

三、取勢,上短橫為右上收筆,回鋒虛帶至豎的起筆,產生動態,下方長橫收筆為向右下平收,形態上與上短橫相背,產生動態。

注意要點總結:1、豎與長橫之間的纖絲。2、豎與長橫間為虛接。3、短橫上翹,長橫右下平收。4、黃金分割點的把握。5、空間上的虛實,即多體會留白處。至此,字就靈動起來了。

這裡要強調一個問題,有朋友說,你這樣是不是過度解讀了?答案是:NO!學書35年,若是一開始,我可能也會這樣認為,甚至前20年我都會這樣認為。

但是幾十年過去了,曾經認為不重要的細節,在數以千百次計的失敗後,得到的道理原來是那麼的至真至純,那就是:細節決定成敗。沒錯,這個道理看起來似乎誰都懂,但是用在書法學習上,可就遠遠沒那麼簡單了,因為在多數時間,細節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故孫過庭在《書譜》中也非常認真地告誡我們:“磋乎,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考之即事,斷可明焉。然訊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剛柔以合體,忽勞逸而分驅。或恬憺雍容,內涵筋骨;或折挫槎枿,外曜鋒芒。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

幾十年走過來,無數箴言被一一驗證。故,學書無捷徑,唯一的捷徑就是放棄走捷徑的念頭,腳踏實地。正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在書法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閣下若真想學到真本事,那麼就不要再認為是過度解讀了,因為每一個字,都是這麼練過來的。

(注:將來會同步出品《書譜》示範影片,讓大家看到這些細節在書寫中的重要性。)否則,在你將來失敗千百次後,你還是要回頭重新來過的,那時,你必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感慨。然,年與時馳,意與日去,屆時,豈不悲乎哀哉。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習要點:夫fúfū,伕夫趺。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著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頭髮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個丈夫了。古時男子成年束髮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標誌。本義:成年男子的通稱此處為:夫 fú助詞用於句首,有提示作用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記·項羽本徑》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宋·蘇洵《六國論》夫戰,勇氣也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臨習要點:

一、注意圖二中的7、4、8連線的大三角框架,這是這個字的主要框架。

二、注意兩條劃線之間區域及其內的筆畫執行規律,此區域可以理解為實的部分,與10虛的區域產生對比,這就是所謂的虛實對比,美感產生,此書法之法1。

三、1、2、3連線在同一線上,此書法之法2。

四、8、6、2、4連線在同一線上,此書法之法3。

五、9部分出頭切勿太長,否則字將失去動感。1、6部分也儘量短點,短的標準為:1為5、6連線的黃金分割點,具體可見我們上篇文章中關於“上”字的解析中所講到的黃金分割法。9的出頭部分道理亦如此。

大家可能覺得這樣分析太細了,其實,還有很多我沒有標出來,其實這些細的地方是客觀上需要注意的,若大意了,就不可能寫出如此神采。當然,在長期的訓練中,我們要懂得舉一反三,科學用“法”,切不可死學。何為法,就是書法美的形成邏輯,這種邏輯可以變化出無窮無盡的、且具有美感的字。若不能靈活消化,死學單字,而不去思考背後的“法”,你可能永遠只會寫這一個字了,那是所有書者的大忌。那麼形成書法美的因素有哪些呢?大致有:粗細、長短、濃淡、乾溼、虛實、黑白、正欹、大小、曲直、方圓等等,反正都是對比性質的,因為美都是對比出來的,有對比才形成了美。所以,一字中,切忌有同大、同長、同寬、同高、同形等筆畫或模組出現,這些都是大忌,這些一定要注意。

全程側鋒、勿重、勿躁、勿輕滑、以氣運腕、筆隨心走,方可力透紙背。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自zì。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鼻子同本義自,鼻也。——《說文》。段玉裁注:“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而用自為鼻者絕少也。”始;開頭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愛之自也。——《韓非子》起源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禮記》又如:自頃(近來)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臨習要點:

一、模組,此字為獨體字。注意黑白關係。

二、留白,注意8、9處留白。3、4兩連點靠右下,即“自”內留白區域的右下方且與6、7處實接,這是為了與8、9留白處產生對比,進而生成美感。切不可居中。無論是上下還是左右都不可居中,否則此字必呆,沒有靈氣。

三、取勢,此字上窄下寬,3、4兩點的取勢方向上與豎的起筆產生呼應,其勢形成、動感形成。

注意:左邊豎向短橫過渡段收筆與7、5至收尾段,一定要以氣帶腕使轉,才能寫出此筆畫的力感、質感,這點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古gǔ。會意。從十,從口。本義:古代。一般分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臨習要點:

臨習三要素:模組、留白、取勢。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一、模組。首先,我們可以把這個字看成十、口兩個模組,且這兩個模組產生了上寬下窄的對比關係。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書譜》中99。9%的漢字裡,都是可以分成若干個模組的。

如圖二,我們用紅色部分標出來。每個模組之間,必然有留白來隔開每個模組,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快速確定某個字的結構 ,為以後自己拋開字帖自由寫字時,提供了結字邏輯上的參考,若掌握得好,可以隨心所欲去佈局任何一個字了。

二、留白。前面我們說過,留白是每個字中必然要處理的部分,因為有筆畫經過的地方,必然是實的部分,而留白,就是解決虛的部分,虛實的同時存在,才有了美感。我們在臨寫某字的時候,如果老是臨不像,我們不妨多把眼光注意到白的地方,這樣往往更能把握住字的結構。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計白當黑。

計白當黑是清鄧石如論書法藝術美的創造法則之一。指將字裡行間的虛空(白)處,當作實畫(黑)一樣佈置安排,雖無著墨,亦為整體佈局謀篇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出《藝舟雙揖·述書上》:“是年又受法於懷寧鄧石如完白,曰:‘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以其說驗六朝人書,則悉合。”

要求書家不但具有駕馭線條運動的能力,還須具備把握空間切割的辯證眼力,利用留白及其形狀不同來完成黑色線條之間的辯證統一,取得虛實相生、“知白守黑“的妙用。

所謂“肆力在實處”,“索趣乃在虛處”,在這“實裡求虛,虛中求實”的矛盾法則之中,使實的線條(黑)之美在虛(白)的映襯之下,得到儘可能的顯現。

在這單純的黑與白組成的世界之中,實現一個簡約而又精深博大的審美藝術境界,使書法藝術的佈局達到實與虛、顯與隱、有限與無限的高度統一,使欣賞者得到美的再創造的想象,獲得無窮之趣、不盡之意。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三、取勢。這是一個在空間、筆畫、形狀、方向、位置等關係上的處理,談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會認為這是對古人法帖的過度解讀、是一種巧合,但是天下無巧合,只有你在學習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長時間後,你會清晰地發現,這一切絕對不是古人的信手巧合,而是千百次精準錘鍊後的“隨心所欲不逾矩”。

圖二所示,1、2、3連線,以及3、4、5連線,二者的處理,目的是為了兩個方面的處理:

1、保證實現上寬下窄的對比關係的形成,或者說是倒三角外形的形成。其間9的出頭較短,也是為了不在橫畫之上方即9的兩邊產生過多的虛(白),否則這個字就會形散、神散。

2、保證實現與虛(7、8)實的對比關係的形成。這一段可能寫的有點佶屈聱牙,但是你用心細讀,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橫與豎的交接中,6可以看作是165線段的黃金分割點,這一點非常重要,計算如下:16段/65段=65段/15段=0。618。黃金分割點的定義,大家可以查一下百度,這裡不作贅述,簡單地說就是美點,即按此分割會使人產生美感。

要提醒注意的是:下方“口”字的書寫全過程是用氣帶動腕力運動寫出來的,而不是用指力寫出來的,這一點在前幾篇文章裡也有強調過。

另,豎的出鋒起筆是為了呼應上一個字,而3的出鋒是為了呼應下一個字,臨寫時,注意聯絡上下字型會,如圖三。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之zhī。會意。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本義:出,生出,滋長。臨習重點:模組、留白、取勢。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一、模組。此字看起來簡單,就是一個點加一個主體部分。但是我們細看一下,其實要寫出它的精、氣、神也並非易事。我們可以將大致的規律總結如下,下方我們一共找了五個不同的“之”字進行解析。結合自己的經驗,找出其規律性的東西。

1、我們來看1、2、3點的連線,我們會發現:假設以6為放射點,放射出白、紅、藍三條線,那麼6、1、2、3將是中軸線。其與白、藍兩線將以紅線為中軸的兩邊平均一分為二。

2、4為黃金分割點,將1、4、5直線一分為二,其規律符合黃金分割法:14段/45段=45段/15段=0。618。

二、留白。我們可以把假設的放射點6放射出來的以紅線為中軸的兩邊都看作是留白部分。也就是說紅線是實的部分,白紅之間、藍紅之間都是白的部分(虛)。黃金分割加之虛實相生,美感產生。

三、取勢。假設以6為放射點,那麼點(1)的位置基本固定了,那麼下方的實體部分只要在白、藍兩線內隨便折騰都是對的。

注:1、4、5的連線中的黃金分割點效應,只是對應的重要部分,比如:“之”字的最後一筆過一些5的位置也是沒有問題的,就像一個字的撇、捺往往只要不影響其重心的平衡,往往長一點點也沒有關係是同一個道理,大家多體會一下。

另外,黃金分割點不一定一定要在右邊,也可以是左邊,也可以是其它的表達方式,只是一字之中筆畫之間、模組之間必然會有一處甚至多處黃金分割行為的存在,這一點要在讀帖《書譜》的時候多加體會。

再次強調,書法在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要認為古人的的哪一筆不重要,其實,有一天當你實在進步不了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影響你進步不了的就是你以前認為的那些不重要的細節。

所以,大家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分析作者為什麼這樣寫,找出其內在規律,久而久之,舉一反三,拋開字帖時,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書寫,且法度森嚴。

很多人寫著寫著就放棄了,也往往是因為平時不注意這些細節,認為這不重要那不重要,結果,越寫越不像,越寫越煩躁,最後只能放棄了。

古人之所以看似隨手無意書寫的,那是因為古人在萬千次重複正確的書寫之後才達到信手為之“隨心所欲不逾矩”,這之前都是一個漫長的由錯到正確,又由正確到鞏固正確的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筆法上,以氣運腕,點與主體部分一定要一氣呵成,注意起收處的承上啟下。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善shàn,善嬗譱。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徵。本義:吉祥此處動詞

善於,擅長。有做好或處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善戲謔兮。——《詩·衛風·淇奧》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奕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秦皇帝惜其善擊築。——《史記·刺客列傳》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明·劉基《賣柑者言》又如:善寬(善解;善於迎合);善丹青(擅長畫畫);善時(善於把握時機);善柔(善於阿諛奉承);善喻(善於教喻);善貸(善於施與);善淵(善於保持沉默);善誘(善於誘導);善賈(長於貿易,善於做生意);善富(善於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長為文);善化(擅長教化)

臨習要點:模組、留白、取勢。

一、模組。我們前面說過,要想快速把握字的結構,我們可以把字的密的地方可以看成是一個模組,有幾處密的地方就有幾個模組。我們看“原圖”,不難發現,一眼看上去,中下方那一塊是非常密實的,如“圖二”紅色部分非常緊湊,而上方非常寬鬆,發現這點,基本上我們就掌握這個字的大致模組特點了。

3是12線段的中間點,下筆必有由,故4的起筆朝向取法上取的也正是這個中間點,行筆方法5是對34段的延續,一直延續到轉折6處。同樣的道理,我們觀察1578線段取法上也是這個道理,雖然這一切看似都是不經意的,但是這期間是有著聯絡的。

這一點是在長期訓練的結果,就像我們說話一樣,我們可能從出生到現在,誰也不會覺得說話有多難,但是在外國人眼裡我們的中文是非常難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從小就說呀說的,直到今天,數以億計的訓練後,才有了今天語音表達的如此自然流暢。

寫字也是一樣的,我們在認知之上進行訓練到了一定時候,它在我們的大腦裡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下筆的時候就會自然地表達出來。所以很多初學的朋友認為“那只是古人隨手寫的,你幹嘛這樣過度解讀一樣。”是的,是隨手寫的,但是你只是看到了他隨手,沒有看到了他下功夫。

就像當今天社會,很多人向書法家求字一樣,說:“你隨手就寫得非常漂亮,對你來說又沒有什麼難度,幫我寫幾件如何?”每每聽到這樣的話,都可以肯定你只是看到了他的字好,卻看不到他背後下了多少功夫。這是不對的。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二、留白。確定了模組之後,我們就要去找留白的地方了,以前我們說過,模組之間,都會有留白進行銜接或者對比。如“圖二”所示,白色圈圈內皆是這個字的留白部分。

這些留白一定要與密的地方形成鮮明的對比,字才會好看,這是一種必然。留白的重要性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說過,詳情參見“每日一字:古”中關於“計白當黑”的闡述。

當我們臨一個字卻怎麼也寫不好時,不妨看看白的地方,你可能會找到寫不好的原因了。拋開字帖,我平時在寫字時,任何一個字,要想寫得好看,在處理這個字的寫法時,一定要安排好一個字中留白地方,書法結構又叫“布白”,為啥不叫“布黑”?這就已經說明了留白對一個字的結構的重要性。

三、取勢。一個字要想看著活,有靈氣,取勢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取勢呢?“圖二”中,我們假設黑、藍區域的存在,那麼,只要在這個區域內:

1、左右可以任性收放;

2、中間可以任性取法,如3456線段、1578線段,其實這些都是取法造勢的線段。

3、上下可以任性開張與收斂。再如“圖三”中,行氣的形成,取決於上下字的中心線的關係,以及上下字起收筆的呼應關係,以及上下字的大字關係等。這些決定的勢,形成了行氣。

要點提示:要想臨好一個字,或者說拋開字帖去寫好一個字,對古人法帖的深研、細研,並舉一反三是分不開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有一種虔誠的態度。切不可認為這就是古人的“信手為之”。

吳wú,吳吞吳呉。(會意。從口,從矢。矢( zè),象頭的動作。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本義:大聲說話,喧譁) 同本義吳國。公元222—280年孫權所建的國家。如:吳越(古代的兩個敵對國家。借指仇人);吳歈(吳地的歌聲);吳牛見月(吳地的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喘息起來);吳越氣脈(比喻較高的水平和標準);吳頭楚尾(指吳楚之間的地區)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臨習要點:模組、留白、取勢。

一、模組。像以前一樣,我們一看上去,我們先確定“吳”字的模組可以看成是紅色部分“口”與下方的藍黑部分“天”,這是兩個極為明顯的模組。確定這兩個模組後,我們來看看上下的關係:1、2、3連線與4、6、5連線,確定了上下兩個模組的關係。

再次強調一下“下筆必有由”這個概念,在古人的法帖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每一個字的起筆,一定是有其來路的,絕不是隨意為之,這就需要我們去研究這一筆是從哪裡來?為什麼要從那裡來?

研究這些細節的同時,我們彷彿在與古人對話,那種感覺可以讓我們完全沉浸在那件作品的意境之中,身上彷彿能感受到一股古人書寫時那種氣脈流動的感覺,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三十多年的學書生涯中,無數次沐浴在那種感覺中,不能自拔。然而,一篇古人的作品,你若每次都能感受到這樣的意境,這篇字你也很快就能得到其精神層面的東西了,姑且稱之為“神韻”吧。總之,“翰不虛動,下必有由”。

“圖一”中、藍色部分在側鋒入紙後“用力”“掃出”,以氣帶動手腕完成使轉向下運筆。粗壯的力感打破了上下線條的單調,與上下柔美的線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字生動起來。

二、留白。“吳”字為左虛右實,我們可以看到,實體部分基本在右側的垂直線上,而左側基本留白,形成了左虛右實的虛實對比,美感生成。

書譜單字臨帖要這樣

三、取勢。除了1、2、3連線及4、6、5連線上的取勢外,上下窄,中間寬;上下柔美,中間陽剛,“圖二”中,“吳”字實體部分偏右,“郡”字實體部分偏左,“郡”在對“吳”的重心支撐上,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其實,在《書譜》中,字與字之間往往透過這種重心位置變化的處理,不但解決了字的生動、行氣的貫通,更使得通篇氣韻十足,觀者回味無窮。

注意,一字之中切不可平均分佈,要注意筆畫之間、模組之關係的處理,如:黑白、虛實、重心、力感方向等。羲之有云:“若平直相似,狀如運算元,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點畫耳。昔宋翼(鍾繇弟子)常作此書,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

石家莊市長安區古城東路世界灣私人博物館C2-723室

文化之旅 | 有故事的旅行

文化之旅,天人合一,執行合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