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走啊去吃冰啊

立夏:走啊去吃冰啊

有句老話說得好,

節氣不吃點什麼,簡直就是白過!

就像去高階餐廳吃飯不發一下朋友圈簡直對不起自己,沒有一點儀式感!

每當這個時候,

雞蛋

就出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了。確實,我們的好多節氣,比如驚蟄,春分等,都和雞蛋有關,立夏也不例外,立夏還有專門的立夏蛋。

這次,螺螄君告訴你們一個不一樣的。

別隻知道吃蛋了,立夏的儀式感,是吃冰。

立夏:走啊去吃冰啊

“立夏”

“夏”

是“大”的意思,

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

當然這是對於植物來說,對於我們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立夏前後,氣溫明顯升高。因此,要去暑降溫,該吃冰了。

立夏:走啊去吃冰啊

明劉侗、於奕正同撰的

《帝京景物略》

就提到了

立夏吃冰

的習俗:“

立夏日,啟冰

,賜文武大臣,編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聲磕磕,曰冰盞。冰著溼乃消,畏陰雨天,以棉衣蓋護,燠乃不消。”

立夏:走啊去吃冰啊

冰盞

可見在明代的時候,立夏這一天的大事,就是

皇帝賜冰

。當然,冰在古代屬於奢侈品,民間雖然不能得到皇帝賜的冰塊,卻也有喝冰水的習俗。“編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編氓”說得就是編入戶籍的平民,在這一天買賣用銅盞盛著的冰水,也就是

“冰盞”

,兩盞疊在一起,碰撞出“磕磕”的聲響。

其實夏季吃冰的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周禮·天官》記載:“夏,頒冰,掌事。”鄭玄注:“暑氣盛,王以冰頒賜,則主為之。”不過當時,冰是屬於貴族的特權,

《大戴禮記·夏小正》

也有寫“頒冰”,

“分冰以授大夫也”

在明之前的頒冰吃冰,雖然說是在夏季,並沒有說立夏這一天。比如唐代頒冰時間是在六月,韋應物在

《冰賦》

裡寫道:“夏六月,白日當午……睹頒冰之適至,喜煩暑之暫清”;宋代頒冰時間則是在夏至之後的伏日,梅堯臣在

《中伏日永叔遺冰》

中有寫到,“日色若炎火,正當三伏時。盤冰賜近臣,絡繹中使馳”。

立夏:走啊去吃冰啊

南宋杭州街頭賣冷飲的商鋪

隋唐時期市場上就有專門賣冰的商人,不過那時候冰還是珍貴物品。冰真正進入市井百姓生活間,是從宋代開始。宋時朝廷藏冰有剩餘,允許在民間市場上大規模販賣,《東京夢華錄》中琳琅滿目的冰飲,“巷陌路口,橋門市井皆賣”中所用的冰,基本就是來自於宋代皇家專用藏冰園——四苑園。

立夏:走啊去吃冰啊

《北齊校書圖》人物脫得只剩紗衣

(取自中國文物網)

如此到了明朝,頒冰時間慢慢挪到了立夏,民間在這一天吃冰也就成了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清代。清朝民間,立夏了就意味著各種冰水冷飲開始上市,“碧紗帳剪剛過夏,銅碗聲敲早賣冰”,有酸梅湯和西瓜,“市中敲銅盞賣梅湯者,與賣西瓜者鏗聒遠近”,還有冰楊梅,冰桃子,“士人置窨冰,街坊擔賣,謂之‘涼水’。或雜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稱‘冰楊梅’、‘冰桃子’”等等。

而現在,各種新穎的冰激凌,冰水飲料,在夏天已經是普通的不能更普通的食品了。看到這裡,你還在等什麼呢?

走啊,吃冰去!從立夏開始,迎接美好的夏天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