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這是明代文人楊慎所做的一首《臨江仙》,清初毛宗崗父子在對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重新修訂時,將此詞列為全書卷頭詩;它在1990年又經王扶林導演在大型電視連續劇 《三國演義》中作為片頭曲,寫成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歌。經楊洪基老師的出色演唱,一時間紅遍全國,有不少網友在網上將這首歌稱為 “天下第一詞”。

這首《臨江仙》分上下兩闋,上闋說歷史,下闋講現實。“滾滾長江東流水,浪花淘盡英雄”兩句說歷史,是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模仿。蘇軾寫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說的都是歷史上無數英雄已消逝在那時間的浪光之中。“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句為議論,透過對比告訴人們:無情的歲月淹沒了歷史上無數英雄,只有滾滾長江才能永存。

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是寫現實,“白髮”喻年齡老大,“漁樵” 表示平民身份;“秋”、“春”是指時間;“慣看秋月春風”是指閱歷豐富;“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是透過敘事來抒情,認為周瑜、曹操等儘管曾為“一世之雄”,最終不過是歷史上的匆匆過客,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臨江仙》的主題很明顯,就是告訴人們,沒有絕對的是非成敗。

在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中,有一類人,他們的似乎受過老天爺的特別眷顧,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他們或出身名門 ,或天資超凡,很輕鬆就能在科舉中一舉奪魁,名揚天下。這首詞的作者楊慎,就是這樣一個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楊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他是明朝著名宰相楊廷和的兒子,少負才名,七歲時便是遠近聞名的神童,23 歲便考中狀元,可謂少年得志。明武宗死後無子,楊廷和等大臣迎立興獻王 子,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嘉靖皇帝繼位。 嘉靖坐上皇帝寶座後,想追認他的生父為皇帝,這種舉動是違背封建宗法的。為了阻止嘉靖,楊慎聯合朝臣二百九十人在左順門“撼門大哭” ,嘉靖大怒,將參與者全部廷杖後盡行貶謫,這就是明朝著名的 “大禮議” 事件。事件的首要分子楊慎兩次遭廷杖後,被削籍貶戍雲南永昌衛。

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楊慎發配雲南後,熹靖對楊鎮怨恨極深,時常問起楊慎在雲南的情況。幸虧楊慎人緣不錯,大臣們在嘉靖面前總是說楊慎在貶所整日悔恨不已,以淚洗面,嘉靖這才沒有下死手。楊慎的後半生都是在雲南渡過,三十五年漫長的流放後,於 72 歲時卒於雲南。

楊慎一生在三十六歲時發生了根本的逆轉,由一個意氣風發計程車大夫,變為朝廷的囚徒,遭受放逐,受盡屈辱。人生的這種劇烈轉折,使他原來支撐自己的人生方向被徹底地毀滅。 但是楊慎在貶滴戍邊中,並沒有喪失生活的目標,他廣泛閱讀, 寫詩作文,《臨江仙》 這就是在貶謫時創作的。

要想理解 《臨江仙》的內涵,就應該從寫作背景入手,來把握楊慎思想感情。這首詞是楊慎人生經歷搶桑鉅變、生命步入晚年的情況下,對人類個體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反思。

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楊慎在詞的開篇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把世俗中人們對英雄理想、 功業名利的追求放在一個宏大的 時空背景中,以“ 滾滾長江東逝水” 象徵永恆的天地自然和流逝的歲月,使讀者強烈鮮明地感受到在永恆的宇宙自然面前,在飛逝的歲月中,人類的個體生命是多麼的短暫和虛幻。 面對永恆的天地、自然和無盡的歲月的時空背景下,個體生命的短暫和死亡帶來的虛無,世俗的名利追求是多麼的沒有意義和 價值!成為英雄又怎樣? 成就了功業又如何? “是非成敗轉頭空” ,用短短七個字,把文人士大夫們普遍信奉的價值系統輕鬆地解構、否定掉了。

但是楊慎並不是絕對的虛無主義者,他否定的只是文人士大夫的價值觀念,並沒有否定生命本身的存在價值。“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用永恆靜穆的青山和永不會消逝的太陽,來進一步襯托生命的短暫和死後的虛無,但沒有悲涼、哀傷之感,展示給讀者的是一種生命的從容、平靜、安詳和優雅。

楊慎所有的自信、平和、安詳都來對大自然的審美觀,來自青山、夕陽這些美麗自然的事物帶給他的審美體驗,讓他認識到人類的個體生命儘管短暫,但生命仍是有意義、有價值。至少可以在和自然的交融中感受生命的美好,能使人產生對生命和世界的愛。有了愛,生命就有了價值和基礎,有了自信、堅強、高貴、尊嚴等一切美好的品質,人生也能從容、安寧、 優雅。

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詞的下闕,楊慎以一個冷眼看世事的 “白髮漁樵” 的形象,直接抒發了他鳳凰涅槃重生後的人生態度。 此時的楊慎將自己化身為一個生命已經步入晚年的老人,一個隱沒在山林中的隱者,“ 慣看秋月春風”顯示的是這個老人經歷過世事的搶桑,也曾有過遠大的理想,有 過成功的榮耀、 有過顯赫的地位,也有過失敗的屈辱和生命的磨難。

“慣看秋月春風”是一種平各的精神面貌,是一個洞識了生命本相的智者應該具有的形象限。 這個智者知道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珍視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美好事物和美好感情,他的人生也充滿自信與超然 : 面對古往今來的是非成敗 、進退得失,能夠擁有歷經滄桑過後的從容和平淡。而這種種情懷,又透過全詞結尾處“一杯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兩句,做了輕鬆的表達。

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楊慎這首詩有著深深的人生反思構成的思想內涵, 所以能產生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實際上,除了這首《臨江仙》之外,楊慎在《廿一史彈詞》裡所寫的詠史懷古之詞,無一不都露出“是非成敗轉頭空”的道家思想,充滿了“功名富貴笑談中,回首一場春夢”和“榮華富貴轉頭空,恰似南柯一夢”這樣大徹大悟的人生觀和歷史觀。

在這些詞作中,楊慎都是以一個置身事外的“漁樵”形象,站在歷史的高度對古往今來的朝代更替,爭名奪利的“龍爭虎鬥”一笑置之,表現了他對俗世人間榮華富貴的深刻參悟。但是楊慎又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他骨子裡並沒有放棄對儒家思想的追求。

怎樣去理解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楊慎有一首《西江月》寫道:“細思三皇五帝,一般錦繡江山,風調雨順萬民安,不見許多公案。 後世依他樣子,齊家治國何難。 流芳百世在人間,萬古稱揚讚歎。”

這首詞是楊慎在追溯歷史、抒發個人情志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對“齊家治國”理想的追求。 他不是一味地虛無超脫,他徹底否定的是自秦漢以來的眾多帝王將相及其英雄豪傑,也包括將他流放終生的嘉靖皇帝。他之所以在懷古詞中表現出如此達觀而超脫的道家心態,只不過是傳統的古代文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樣一種儒家信念的支撐罷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