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幽光落水塹

【讀詩第1857-1863天】

【最被低估·張籍】

人們提到張籍,往往會稱讚他的樂府。張籍最有成就的其實是五律,用詞淨而深,用意峭而遠,說是冠絕全唐也不為過,真是一代宗師。可惜聲名不顯。

1857 薊北旅思

作者:張籍【唐】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薴詞。

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

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可抒案:

“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身在異鄉,經常送人離別,卻又想到遠方的家鄉,想到當年自己離開的時候。由他人的此地,想他人的異鄉,再想到自己的異鄉,想自己的故地,不知不覺中,思緒上經過了幾番細膩的轉折,另外,這兩句詩對得其實也是很工整的,然而它們顯露出來卻十分平易。這種渾化的本事正是張籍的過人之處。據說這是張籍最愛的兩句詩,方回也稱讚它是“張司業集中第一首詩”。

1858 舊宮人

作者:張籍【唐】

歌舞秦州女,歸時白髮生。

全家沒蕃地,無處問鄉程。

宮錦不傳樣,御香空記名。

一身難自說,愁逐路人行。

可抒案:

女子被選入宮,歸鄉時已是頭生白髮,然而她的全家已經遠走邊疆蕃地,不知如何去尋找,茫茫天地,無可依憑。不知不覺之間,平實無華的文字卻敘述了一個悽慘至極的故事。相比之下,劉希夷《代悲白頭吟》寫得激烈,使人生出深深的悲嘆,張籍的《舊宮人》就完全是一種沉重的窒息。尤其“全家沒蕃地,無處問鄉程”兩句,寫得很樸拙,對句卻十分工整,遠勝過許多華麗的辭藻,真可謂重劍無鋒。

1859 沒蕃故人

作者:張籍【唐】

前年伐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訊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可抒案:

故人在邊塞戰爭中斷了聯絡,從全軍覆沒的訊息上看,恐怕是已經不在人世了,然而誰又願意輕易地相信這個噩耗呢?“無人收廢帳”,明寫一片荒涼的絕境,“歸馬識殘旗”,又一語雙關地翻出一點點生機和希望。這兩句對微妙的心理表現得極好。“欲祭疑君在”,更是將不敢相信、不願相信的絕望寫得很透徹,這份筆力可與老杜“書到汝為人”相媲美。張籍真不愧是現實主義大師。

蘅塘退士僅將張籍的這首詩選入《唐詩三百首》,它確實可為張籍的代表作,可惜選得太少了。

1860 江南春

作者:張籍【唐】

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

渡口過新雨,夜來生白蘋。

晴沙鳴乳燕,芳樹醉遊人。

向晚青山下,誰家祭水神?

可抒案:

“渡口過新雨,夜來生白蘋。”詩人寫詩在日暖之時,並沒有下雨,是他從“生白蘋”的影像中,敏銳地推斷出昨夜“渡口過新雨”,這便是好詩人的感覺微妙之處。紀昀說這兩句詩比杜甫“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更有自然之妙,信哉。

相比之下,“芳樹醉遊人”便豔得俗了。

1861 西樓望月

作者:張籍【唐】

城西樓上月,復是雪晴時。

寒夜共來望,思鄉獨下遲。

幽光落水塹,淨色遍霜枝。

明日千里去,此中還別離。

可抒案:

月亮很美,尤其在雪晴的時候,望月的人很多——全詩鋪墊到此,詩人突然卻話鋒一轉,說他“思鄉獨下遲”,猝不及防的轉換,自然得使人毫無防備,真可謂是溫柔一刀。此處的結構真是太精妙了。

1862 江陵孝女

作者:張籍【唐】

孝女獨垂髮,少年唯一身。

無家空託墓,主祭不從人。

相吊有行客,起廬因舊鄰。

江頭聞哭處,寂寂楚花春。

可抒案:

“無家空託墓,主祭不從人。”孝女形單影隻,沒有親戚可以求助,獨自承擔著雙親的後事。“相吊有行客,起廬因舊鄰。”這兩句既寫孝女孤單柔弱,又暗暗地點出她孝感動天,這才有眾人鼎力襄助,寫得好。結尾是個遠景,詩人上船時仍能聽到她的哭聲,彷彿看到了“寂寂楚花春”,畫面擷取得極有味道。

1863 山中古祠

作者:張籍【唐】

春草空祠墓,荒林惟鳥飛。

記年碑石在,經亂祭人稀。

野鼠緣珠帳,陰塵蓋畫衣。

近來潭水黑,時見宿龍歸。

可抒案:

碑石還在,人卻很稀少,平淡的敘事中其實蘊藏著歷史滄桑,張籍的詩在看似平淡處總藏著一些不經意的深邃感。“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種博厚深宏是杜甫的功力。“記年碑石在,經亂祭人稀。”這種古拙幽深是張籍的高明。

——

張籍·幽光落水塹

詩人、詩評人

陳可抒

評註出版《海子抒情詩全集(評註典藏版)》

細講詩歌,庖丁解牛,學詩必讀,解詩為馬

新書《人生無意讀莊子》、《少遊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