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書法作品,其實就是欣賞美

書法創作是古代文人雅士、門閥士族最喜歡的藝術創作形式之一。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時,他手下的李斯就因為擅寫篆書,名揚天下。《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都是後人學習篆書的範本。還是在秦朝,大將蒙恬發明毛筆,讓書寫工具有了彈性,可以寫出各種各樣的點畫線條,對書法藝術普及發揚功不可沒。

欣賞書法作品,其實就是欣賞美

蘭亭序 摹本 區域性

由書寫文字發展成為書法藝術,這其中線條的魅力起了很大作用。書法是靠筆畫組成的藝術形式,為了突出美感,早在晉代就有了審美標準。人們從王羲之書的“永”字中整理出“永字八法”,闡述書法創作中的基本筆法。這就是對世人審美觀的總結。書法作品可以產生美感,和古人的欣賞習慣有很大關係。

欣賞書法作品,其實就是欣賞美

顏真卿 祭侄文稿 區域性

首先,古人認為字是非常神聖的。傳說倉頡造字的時候,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也就是說,漢字在創造過程中就汲取了天地萬物的精華。其次,古人認為漢字是有生命力的,古人喜歡在藝術作品中看到生趣,而書法作品正好滿足了藝術家對生命力的捕捉。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十分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他的目標是將王羲之的真跡全部收藏。他在王羲之的字中能夠看出來“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欣賞書法作品,其實就是欣賞美

蘇東坡 寒食帖 區域性

書法創作的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了,遠古時期留下的甲骨文、金文,已經具備了簡單的形式感。在歷史上第一個書法創作高峰是秦漢時期,在這個階段,漢字從篆書向隸書過度,由圓潤的結體轉化為有稜有角的舒朗結構。從藝術的角度看,字型的轉變,讓漢字可以包容的創作技巧更加豐富。第二個創作高峰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書聖王羲之的作品千金難求,就連後世的君王李世民為了收藏到《蘭亭序》,還不惜採用欺騙的手段。

欣賞書法作品,其實就是欣賞美

趙孟 妙嚴寺記 區域性

早期的書法理論家中,鍾繇是一個必須要提到的人物。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每見萬物,皆書象之”。這句話概括出書法藝術的特點,書法不是閉門造車的產物,書法的創作規律要從自然中尋找美的啟示。由此將書法藝術上升到美學高度。就比如,繪畫作品會讓人產生感情上的變化,或喜悅或悲傷或孤寂,書法作品也有這樣的魅力。

欣賞書法作品,其實就是欣賞美

唐伯虎 落花詩 區域性

宋代的蘇東坡對書法藝術研究很深,他總結出來,好的書法作品要有神氣筋骨肉,這個理論標準被後世書法家普遍認可。乃至到了現代,也是衡量一幅書法作品好壞的重要標準。傳世的書法作品從創作模式上也有一個變化,早期以尺牘信箋為主,中期是手卷橫掃書壇,一直到了元代才出現成熟的書法立軸作品。創作模式上的變化,說明了書法藝術經過發展,已經和繪畫有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拓展閱讀

鐵生鐵筆畫山水,清代畫家奚岡繪《山水冊》

清代畫壇的風格對抗,正統派PK揚州畫派

古代學術研究重要課題——經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