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明清時期的老木盤,直徑24。3釐米,惟妙惟肖形神兼具,以其黃花梨材質而貴為收藏品。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盤子製作之初沒有精細打磨,或許當時也只有這麼高的磨光水平,表面上還曾塗黑漆,看上去並不驚豔。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天長日久漆層逐漸脫落褪去,露出粗糙不平的表面,微觀細節溝壑林立。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這種沒打磨過的木器,在黃花梨小件中不多見。習慣了老料新做的木友,一時間恐怕難以適應,或許會把它當成其他木頭的。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粗糙和精細的黃花梨表面,突出的區別首先體現在棕眼上。沒有經過打磨的木頭,表面高低起伏,輸送養分的管線未斷開,棕眼也就連在了一起,發散、疏密等光面上才有的特徵不再明顯。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其次,凹凸的表面和連成片的棕眼,遮擋和干擾了木紋圖案,平常清晰可見的條紋、山峰紋等半遮半掩,黃花梨行雲流水的感覺喪失殆盡。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就連它招牌式的鬼臉,有時也要再三分辨才能看清,比如下面這個區域性,您找找鬼臉在哪裡?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答案標註在下圖中的紅圈裡。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有的即使用紅筆圈出,光憑照片還是很難斷定,例如接下來的這一個。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必須上手對著光看,才能分辨出究竟。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當然,再滄桑的表面也掩蓋不了所有精細表面上的特徵,鬼臉和木紋總是有的。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說完了棕眼和紋理,最後來看老木盤的瑩光特性。鑑於粗糙面上反射光發散,從遠處觀察會更有效一些。

滄桑老木盤表面,未打磨黃花梨特徵滿滿

瑩光表現還是顯而易見的,而油性和光感如影隨形,木頭的含油量自然也就差不了哪兒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