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杜甫一貧如洗,理直氣壯寫詩向朋友借錢,卻借出一千古謎題

晚年的杜甫一貧如洗,理直氣壯寫詩向朋友借錢,卻借出一千古謎題

唐朝詩壇長期流傳著“許渾千首溼,杜甫一生愁”的說法,是因為許渾的詩作裡與水有關的意象頻頻出現,而杜甫的1400多首詩歌裡則充滿了無以復加的愁。杜甫一生愁尚不太確切,應當是大半生愁,其實他的少年時代還是比較巴適的,“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整天跟著李白到處瞎晃,沒學到什麼賺錢的本事,倒是習上了不肯折腰事權貴的傲氣。這也導致了杜甫的大後半生,都在為生計發愁:進不了士,當不了官,幹不了謁,只能靠親戚朋友的接濟勉強度日。但是沒有幾個人會始終為詩歌貧困戶買單,所以杜甫有時候便會遇上借錢難的尷尬境地。

晚年的杜甫一貧如洗,理直氣壯寫詩向朋友借錢,卻借出一千古謎題

我們知道,杜甫的名揚天下是在其死後五十年,杜甫在世時卻是名不見經傳一小卒,沒多少狂熱的粉絲。如果他能像李白那樣,全國各地都有想請他喝酒的死忠粉,那麼怎麼也餓不著,可惜杜甫少有人可憐。與杜甫關係很好的大詩人是高適,就是寫下“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那位,他對杜甫的經濟援助頗多。

上元二年,晚年的杜甫輾轉漂泊至成都,恰逢高適正在距離成都不遠的彭州做大官,杜甫拖著一家老小日子過得實在緊巴,簡直一貧如洗,捉襟見肘。於是他決定向高適借錢,遂提筆寫下一首詩,但不知為何,求人辦事的杜甫卻讓人感覺理直氣又壯。

晚年的杜甫一貧如洗,理直氣壯寫詩向朋友借錢,卻借出一千古謎題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飢寒。

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這首小詩很簡單,一讀就懂,卻隱藏了一個千古謎題。首先我們來看杜甫究竟有多窮,詩中的一個“轉”字就體現得淋漓盡致。為何?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人們往往在這時才會吃上幾頓飽飯,然而杜甫卻不然,他是到了秋收照樣飢寒交迫,由此其貧苦可見一斑。詩歌后兩句讓人疑惑不解,因為怎麼讀都感覺杜甫的語氣實在太猛:我問問你高適,你到底什麼時候救個急啊?是不是很直?實際上,杜甫之所以如此霸道,是有一些緣由的,接下來小解就為大家扒一扒杜甫與高適的二三事。

晚年的杜甫一貧如洗,理直氣壯寫詩向朋友借錢,卻借出一千古謎題

世人皆知李杜,卻不知李白和杜甫的距離隔得很遠。想那時,李白聲名煊赫,杜甫默默無聞,一個是偶像一個是迷弟,一個是明星一個是素人,所以杜甫給李白寫過很多深入肺腑的詩,什麼《夢李白》、《天末懷李白》之類的。但是李白的迴應卻很冷,給杜甫寫的詩也寥寥可數。

相反,杜甫與高適的感情就深厚得多了,但是杜甫對高適的態度卻差了不少。上面這首《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的意思很明顯:給我打錢;還有一首《酬高使君相贈》的目的是說:錢已收到。由此可見,雖然高適一直無償幫助杜甫,但杜甫卻顯得無感。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世人徹底對杜甫的人品產生了懷疑。

晚年的杜甫一貧如洗,理直氣壯寫詩向朋友借錢,卻借出一千古謎題

想當年,兩人都已梨花滿頭,高適曾寫給杜甫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遺》以表思念,感情那叫一個深厚。這首詩寫於公元761年,之後不久高適便與世長辭。然而直到公元770年,杜甫才回復了一首《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前後相隔9年,而高適此時早已逝去。這不禁讓人懷疑:我們印象裡憂國憂民、重情重義的杜甫,怎麼變了味道了呢?

晚年的杜甫一貧如洗,理直氣壯寫詩向朋友借錢,卻借出一千古謎題

另外,杜甫這是在借錢,這說明其生活是非常節儉的。但據後世分析,杜甫其實是死於“長卿病”,即糖尿病,他曾在《同元使君春陵行》一詩中寫道:“我多長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沒錢吃飯的杜甫為何會患上糖尿病呢?這是因為他喜食甘蔗飲品,夏日裡將甘蔗汁當水喝。不禁問:哪兒來的錢?

綜上所述,杜甫簡單一首借錢詩,卻一下子借出了千古謎題,險些重新整理了我們的認知,或許其背後也有難言之隱或其他緣由,那只有待更多的線索被發現,來為我們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杜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