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冰心曾說:“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冰心與許多同時期男作家相交甚篤,如老舍、巴金、梁實秋、蕭乾等。

上世紀八十年代,梁實秋的學生胡百華和梁實秋的長女梁文茜一同去拜訪冰心。

當他們把梁實秋與第二任妻子韓菁清的照片送到冰心手上時,她很激動地指著漂亮的韓菁清說:

“他這一輩子就是過不了這一關,他這一輩子就是過不了這一關!”

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當胡百華回臺把冰心的原話轉告梁實秋時,梁先生一笑:“我呀,她那一關我倒是穩當當地過去了。”

相識,從齟齬到歡愉

其實相識之初,冰心和梁實秋之間是有芥蒂的。

1923年8月,包括冰心、吳文藻、梁實秋、林徽因、梁思成和許地山在內的一百多名留學生,從上海乘郵船赴美。

許地山介紹冰心和梁實秋見面時,梁實秋對冰心無甚好感,覺得她冷冷的,不太容易親近。

他問冰心:“您到美國修習什麼?”

冰心答:“文學。”繼而反問:“您修習什麼?”

梁實秋答:“文學批評。”

梁實秋也是調皮促狹的很。

其實,那年的7月,梁實秋在《創造週報》上對冰心的詩歌進行了尖銳的批評。

冰心的詩歌細膩柔婉中帶有深刻的哲理,輕靈凝練裡含著雋永的意蘊,而梁實秋主張詩歌必須是情感充沛的。

因此,在文學理念上,兩人是有分歧的。

可是,畢竟都是年輕人,隨著郵輪上的進一步相處,梁實秋發現冰心表面上固然有幾分矜持,實則為人十分善良。而梁實秋幽默風趣,與之相處如沐春風。

再加上冰心和吳文藻很談得來,而吳文藻又是梁實秋的好友,

因此,兩人冰釋前嫌,相談甚歡,也成了好友。

為了打發漫漫旅途中的無聊時光,梁實秋等人辦了一個名為《海嘯》的壁報,他向冰心約稿,冰心爽快答應,隔天就給他送來了自己寫的三首小詩。

一次編輯會後,梁實秋告訴冰心自己留學之前與女朋友話別大哭一場的事。

這件事畢竟屬於個人隱私,梁實秋肯坦率地講給冰心,可見,他也是把她當成了知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吸引力法則”,人們總是傾向於跟自己同類型的人相處,一群人聚在一起,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些共性,這些共性,就是他們之間的吸引力。

對善良真誠的人來說,能吸引他們的大概唯有真心了。

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到了美國之後,冰心與梁實秋分赴不同的學校。

這一群遠赴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組織了一個“湖社”,約定每月聚會一次,在慰冰湖上泛舟野餐,探討學術方面的問題。

梁實秋等人成立了中華戲劇改進社,別開生面地用英文來表演中國傳統戲劇,聞一多、林徽因、冰心等人都參加了這個社團。

在排演戲劇的過程中,旁人不僅打趣梁實秋和冰心,還打趣梁實秋和另一位女生,後來這位女生訂婚了,冰心就調侃梁實秋:“朱門一入深似海,從此秋郎是路人。”

梁實秋很喜歡“秋郎”這倆字,回國後甚至以此為筆名寫了不少文章,足見兩人關係之親厚。

張欣老師曾經說過,成年人的友誼最難得,為什麼呢?因為既要同頻又要共情。

同頻,指的是彼此有機緣共處同一個時空,共情則是同頻基礎上的進一步昇華,這需要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彼時彼地,梁實秋也早已改變了對冰心的看法:

“逐漸覺得她不是恃才傲物的人,不過對人有幾分矜持,至於她的胸襟之高超,感覺之敏銳,性情之細膩,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

年輕人在一起多的是浪漫和熱鬧,冰心和梁實秋之間則更多了一份溫厚和懂得。

相知,從朋友到知己

然,兩人的關係僅止步於此。1927年2月,梁實秋與程季淑結婚了;1929年,冰心則與吳文藻結了婚。

冰心和吳文藻新婚後不久,梁實秋和聞一多同去他們新居拜訪,兩人左顧右盼,緩緩踱了一圈之後,又同時出門了。

新人正困惑不解之時,只見兩位先生手裡拿著煙又回來了,笑說:“你們屋子內外一切佈置都不錯,就是缺少待客的煙和茶。”

冰心恍然,心內感激。

真正的朋友便是如此吧,從來不會當面揭穿你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只會不動聲色幫你把事情做好,並且不求任何回報。

不久後,冰心夫婦去上海任教。1930年,梁實秋也應聘到了青島大學。

梁實秋知道冰心一直對青島殷殷嚮往,便三番五次寫信給冰心夫婦,告訴他們帶著夫人和孩子在海邊捉螃蟹、掘沙土是如何如何有趣,並邀請他們來青島。

但此時的冰心身體一直抱恙,常週期性嘔血,纏綿於病榻之上,去青島小住的夙願終究是未能實現。

人生這趟列車,有人上,也有人下,年輕時候無話不談的朋友,也常因為結婚有了孩子而漸漸疏遠,終至陌路。

但也有一些朋友,即便很少見面,也依舊寧靜淡遠,再次相逢,感情依舊不變。

1937年,日寇侵華,北平陷落。梁實秋來到昆明,後又轉重慶。1940年,冰心和吳文藻也來到了重慶。

冰心夫婦住在歌樂山上的屋子四四方方,她取名“潛廬”。此地雖簡陋,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梁實秋、老舍、巴金、郭沫若等人就常去造訪。

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冰心如此描述那段時光:“夜中一燈如豆,也有過親戚的情話,朋友的清談,有時雨聲從窗外透入,月色從窗外浸來,都可以為日後追憶留戀的資料。”

有一次,梁實秋途經歌樂山去城裡辦事,沒來得及下車造訪潛廬。

冰心知道此事後寫了一封信給梁實秋,薄嗔道:“你近來如何?聽說曾進城一次,歌樂山竟不曾停車,似乎有點對不起朋友!”

這便是朋友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你同我說真話,我與你訴衷腸;你對我坦誠相待,我與你情真意切。

彼此之間不因迎合而矯揉造作,也不因討好而虛與委蛇。

如此相處,無須顧慮,也無須防備,這樣,心才不會累,關係才長遠。

梁實秋在重慶的居所名曰“雅舍”,因他天性開朗風趣,常是高朋滿座。1941年1月5日,一幫朋友給梁實秋過40歲生日,梁實秋讓冰心題字。

冰心略一思索,一揮而就: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

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雖然是一朵雞冠花。培育尚未成功,實秋仍須努力。”

眾人撫掌大笑,樂。

在風趣的梁實秋面前,溫婉的冰心骨子裡那點俏皮展現地淋漓盡致。而梁實秋也很珍惜冰心的這幅題字,去臺灣後一直帶在身邊。

抗戰後,梁實秋一直有惶然不知所終之感,冰心寫信安慰他:“你能吃能睡,茶飯無缺,這八個字就不容易。”

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作家瑞卡斯說:

“世間最好的默契,並非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人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大概是遇到一個懂我們的人。

他理解我們欲言又止背後的沉默和孤獨,他懂得我們開朗外表掩藏下的彷徨與苦痛。這一切,他懂,他感同身受。

人生得此知己,夫復何求?

相扶,從此生到來世

抗戰結束後,梁實秋一路輾轉,最後去了臺灣。1951年,冰心夫婦回到了北京。三人之間,隔了一條淺淺的海峽。誰知這一隔,竟是永生不復得見。

世事仳離,時局動盪,人間永珍都是友情的試金石。

1969年,梁實秋得到訊息,說冰心夫婦已經亡故。他悲慟不已,寫下悼文《哀冰心》。後收到友人來信,方才知曉這個訊息是誤傳。

梁實秋“驚喜之餘,深悔孟浪”。

後來他得知,冰心已經看到了他這篇悼文,他不由感慨道:

“現在我知道冰心未死,我很高興,冰心既然看到了我寫的哀悼她的文章,她當然知道我也未死。現在彼此知道都還活著,實在不易。”

有時候,友情也如同婚姻,唯有經歷過一番風雨,才能更加純粹和堅韌。

1982年,梁實秋寫下《無關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託女兒贈予冰心夫婦。

梁文茜說:“爸爸讓我帶句話,‘他沒變’。”冰心笑著迴應:“我也沒變。”

對話背後的含義旁人不得而知,知道的,大概唯有這兩人。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向來不易,既要耐得住歲月的消磨,也要經得起利益的考驗。

冰心和梁實秋之間的友情穿越過時代的粗糲沙塵,時光漫漫,人生海海,然而這些都不能讓他們失去心有靈犀的默契。

因為不易,所以才珍貴。

1985年,梁實秋的散文集《雅舍懷舊——憶故知》出版了,冰心欣然作序。

歲月如同白雲蒼狗,轉眼間,大家都成了耄耋老人。

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冰心在序文裡深情回憶抗戰勝利至今40餘年的生涯,寫道:“大家都是80以上的人了,回來暢談暢遊一下,如何?”“我和文藻和你的兒女們都在等你!”

“懷鄉”,是晚年梁實秋筆下非常突出的情結。

尤其是那個有著“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的北京城,他是夜夜思念而不成寐。

彼時,兩岸關係和緩,臺灣同胞可以回大陸探親訪友。冰心也在日日期盼著老友的歸來,誰料,她不曾等來風雨故人,等來的卻是老友不幸逝世的噩耗。

1987年,梁實秋先生在臺北因心梗病逝,心中尚帶著晚年無法落葉歸根的遺憾。

梁實秋曾說自己一生有四大遺憾:

一、還有太多的書沒有讀;二、與許多鴻儒沒有深交,轉眼那些人已成為古人;三、虧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的情誼;四、陸放翁但悲不見九州同,亦有同感。

是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生處處遺恨,始終難以完滿。

短短一個月,87歲的冰心寫下兩篇悼文:《悼念梁實秋先生》、《憶實秋》,字字含淚,句句啼血。

“實秋身體一直很好,不像我那麼多病。想不到今天竟由沒有死去的冰心,來寫憶梁實秋先生的文字。”

“我怎能不難過呢?我們之間的友誼,不比尋常啊!”

冰心與梁實秋互寫悼文:有一種朋友聯絡少,卻永遠忘不了

1999年2月28日,“世紀老人”冰心在北京逝世。這一段故事,也永遠消散在了歷史的風塵裡。

冰心和梁實秋,從一篇文學批評開始,恰同學少年,至後來一同赴美留學,揮斥方遒。

及至後來時局動盪,天各一方,卻始終未能斷絕千絲萬縷的聯絡。他們不僅是心靈上的知己,更是人生中的支柱,互相攙扶著走過各自不同的人生。

有一種朋友,即便聯絡少,卻始終忘不了。

就像汪曾祺所言:“世間最為普通的事物,平中顯奇,淡中有味。”

真水無香,至味清歡。真正的友誼,就像那一杯清遠甘甜的茶,時間愈久,愈是醇香綿長。

作者

| 水清,擅長有溫度有深度地書寫民國舊事。

主播

| 亞楠,電臺主播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