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由“無愁河”漫遊至現實中的湘西世界

2019年10月23日,《沿著無愁河到鳳凰》的作者周毅(筆名芳菲)女士因病逝世。

周毅,筆名芳菲,1969年出生,四川瀘州人,復旦大學文藝學碩士,曾任《文匯報》副刊“筆會”主編,有隨筆集《私心與天籟》、《過去心》、《沿著無愁河到鳳凰》,新聞作品集《往前走,往後看》、《風雨雪霧回故鄉:印象與提問》等。

《沿著無愁河到鳳凰》是周毅讀黃永玉連載作品《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後向黃永玉先生的致敬之作。黃永玉先生寫《無愁河的浪蕩漢子》,以其“童年之力”,逆流而上,接上了中國文明的元氣,肩負起掃除自己、故鄉與歷史之憂愁的責任。而讀者周毅,在一篇篇閱讀札記中,將這“童年之力”細細體會,以一種深入到令人驚訝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為了懷念她,活字君與書友們共讀周毅的文章《跋:沿著無愁河到鳳凰》。

周毅|由“無愁河”漫遊至現實中的湘西世界

最早接觸到黃永玉先生的“自傳體長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是在2003年。在前輩、《文匯報》老報人謝蔚明先生處,看到黃永玉先生簽名贈予他的一冊“未完稿”,“自印本”。借閱後對謝先生說:比《紅樓夢》還好!謝先生看我雖然說得興沖沖,倒也不像開玩笑,便轉贈予我。這樣,在印刷、出版已相當發達的時代,我忽然得到一種讀手抄本的體驗。

速寫紙裁成的白封面,不分章節的文稿,偶爾出現的別字,油墨不甚均勻的印刷,與書中自在的方言一起,形成一種難得的親密氛圍,不僅讓人更深地置於作品中“與家鄉父老秉燭夜談”的氛圍,更重要的,還帶來一種超然世外的閱讀態度。安靜,沒有人議論它,只是自己面對作品。

好幾年時間內,我完全沒想過要為它寫點什麼,只是讀了幾遍。

一直到2009年,我有因緣整理一下自己寫過的文章,看到多是與現實世界不如意的纏鬥,缺少超邁之氣,才想到,怎麼沒為最喜愛的一部當代作品寫過一個字呢?

不如寫一篇,管它有沒有公開發表。

當時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寫了篇兩萬多字的文章。就在快寫完時發生了一件事,我幾乎只能用“奇蹟”來形容——

忽然發現《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出現在《收穫》雜誌上,開始連載!

2009年六期《收穫》雜誌連載了近二十萬字內容,來自我看過的“未完稿”,而這,只是黃先生重新開張寫這部書的起奏。那一年,他八十五歲。接下去,至今六年,這個寫作在繼續。

《收穫》的連載,救了一部有可能被淹沒的傑作;而黃先生耄耋之年仍劬勞不止、“如朝陽一般”的寫作(張定浩語),則開闢出一條大河的氣象了……

周毅|由“無愁河”漫遊至現實中的湘西世界

一部當代文學作品,同時又上通百年近現代史,上通古代生活被忽略部分。

——本來以為,我對“無愁河”想說的話,大都在最初寫的那篇《高高朱雀城》裡表達完了,沒想到“無愁河”在繼續,這部“未完之書”,繼續向著未來奮進。而我隨著閱讀,去了幾次鳳凰。一邊讀,一邊走,在有新的觸動後,又陸續寫下幾篇文章,按時間順序是:

《高高朱雀城》(2009年)

《準提庵裡有畫》(2010年)

《那個音樂老師做校長的年代》(2011年)

《無愁河內外的玉公》(2012年)

《風雨雪霧回故鄉》(2012年)

《身在萬物中》(2013年)

《人情中間,不留痕跡最好》(2013年)

這些文章長短不一,體裁也不一;有的近史,有的近論,也有散文,只是都源自真實的觸動。好在有個“札記”之說,可以把它們都裝進去。能這樣讀一部書,對我也是愉快受益的經歷了。

2013年“無愁河”第一部“朱雀城”結集出版後,我關於“無愁河”的文章也寫到一個暫覺心安的地步,於是結了這個集子。

張新穎稱我為“無愁河”的超級讀者,這本來也就是朋友間好玩的說法,但他解釋得好,他說:“一部書有它的‘超級讀者’,是幸福的。這幸福不是幸運,是它應得的,它自身有魅力和能量……作品能不斷產生出能量支援作者,這是幸福的寫作。作品還能不斷把能量傳遞給讀者,讀者吸收變成自身的養分,這樣的讀者也是幸福的。”六年多時間裡,黃永玉先生在寫,我在讀(當然遠遠不止我在讀)。每兩個月讀到一期,三四萬字的量,不多,不少;不急於看下一期,也不急於要去跟什麼人分享、證明,重要的是帶著從中獲得的資訊去生活,這是來自純正生命裡的資訊。

“無愁河”第一部集中寫“朱雀”(鳳凰),雖然才寫到主人公十二歲,但筆觸所及的人物、山川、事件都異常豐富,關鍵是黃先生懷著稚子一般的愛慢慢寫他們,寫出他們的形、神、趣和魂。因為這愛,“無愁河”中潛藏著一股成就人的力量。我的所有相關寫作,與其說是“研究”、“評論”,不如說是“感應”,在“感應”中“得到”;慢慢去了解,希望懂得更多,逼促自己,也去成就為一個“人”。

“沿著無愁河到鳳凰”,這個名字是編書時在編輯的不斷否定下想出來的。想出來之後,也是安頓的感覺。對了,沿著無愁河到鳳凰,確實是這樣,詩在史中探尋,又在史中去看詩。

第一次去鳳凰,出發前在隨身的一個小本子上,寫下了“木裡,得勝營,南華山,巖腦坡,文昌閣小學,蘭泉,古椿書屋,北門城牆”等地名,這些從“無愁河”中得到的充滿美和人情的“路標”,想去驗證,想去相認。“從巖腦坡到標營,有好幾種走法”,去走走?出北門,溯河上行不遠,“就是逐漸陡峭的峽谷……我們得經過一些散落而講究的苗寨,一些碾坊、油坊,像穿過夢境般地走出一二公里的竹林,走五里來到堤溪,峽谷中最幽深、最動人的地方”,也去看看?

以後又去過幾次,雖然每次時間都很短,也有收穫。一次碰到落雨,越下越大的雨讓擁擠的遊人消失了。我撐著傘穿過文星街到了西門廣場,看到對面的茫茫青山,這邊的老城牆,黃永玉先生的鳳凰雕塑後面,是有高高飛簷的、沈從文先生題字的“圖書館”。這個古城的樸素、美麗和莊嚴在那一刻顯示出來,讓人默默領會那種“深刻的教養”。

還有次獨上阿拉營的“南方長城”,讓在清新山花間臥伏的長城猛然驚了心。鳳凰是漢、苗、土家族聚居地,不論是沈從文先生還是黃永玉先生,身上都有苗族和土家族的血和乳汁。但對這兩個民族,我知之甚少。想起第一次去玉氏山房見黃先生,晚上聊天時有人問:“黃先生,王伯為什麼不跟隆慶結婚?”黃先生點點頭:“因為隆慶是苗族。”想起“無愁河”中,黃先生為苗人多處的打抱不平:“……說一個故事,用漢語要講十分鐘,用苗語三分鐘就夠了。那麼,駕馭語言的思想力量呢?它的運轉速度呢?既有思想和語言的力量,那麼,完整的苗族文化到哪裡去了?多驚人的歷史淹沒智慧的例子。”

黃永玉在紀念沈從文的那篇長文裡,說沈從文像“手裡捏了幾個燒紅的故事,一聲不吭”。借用這個比喻,我看到黃永玉和鳳凰的手裡,也都捏著“燒紅的故事”。無意瞥見,令人如臨高岸深谷,也一聲不敢吭。

總要去看,才瞭解;總要去了解,才知道侷限。去鳳凰,不僅是看黃永玉眼裡的鳳凰,也是去找“無愁河”到底是什麼精神力量哺育出來的,體會它憂愁甜蜜的故土之思,還有它無文字處的深深忍耐。

儘管把“無愁河”當旅遊指南去落實,去經歷期望與失望吧;而現實的變化與破碎之處,恰可測試人心的可能,回味文學和那個倔強老人的力量。

這個湘西深山中的小鎮,清末還名鎮筸,怎麼叫起“鳳凰”來的呢?緣由不可考。但鳳凰人陳渠珍,沈從文,黃永玉,他們所承遞構成的,卻正是“鳳凰”的形象和傳奇。

從“艽野中的約伯”(朋友舒飛廉形容陳渠珍語),到“歡喜的小佛爺”(金介甫形容晚年沈從文語),到“無愁河的浪蕩漢子”(黃永玉自語),其中的受難、復活、新生,不正是“鳳凰”亙古所包含的意象?

這幾個故鄉山水鍾靈秀的人,終於成了這片山水土地的護法。他們所奮力傳達出的人之美、文明之美,會滋養啟迪更久遠的一代代人吧。

周毅|由“無愁河”漫遊至現實中的湘西世界

黃永玉為周毅所作的畫像

好好讀一部書和了解一個地方,都是很有意思的事,尤其是這個書和地方值得的時候。這個過程需要興致,耐心和真誠的情感,而這些,都是好的生活所需要的吧。

沈從文先生寫過這樣一段關於他早年故鄉生活的話:“我們雖各在收入最少卑微的位置上做事,卻生活得十分健康。我們不大關心錢的用處,為的是我們正在生活,有許多生活,本來只需要我們用身心去接近,去經驗,卻不必用一筆錢或一本書來做居間介紹。”而這些年來,我卻是靠著“無愁河”這樣一本書,去接近、經驗、回到“真的生活”,一步步走向“健康的生活”。

得給人與神的相遇,搭建一個

人之境……

得給“我是誰”

搭建一個問訊處

這是歐陽江河《鳳凰》長詩中的詩句。轉引於此,覺得他無意說出了鳳凰和“無愁河”的命運與志向。也以此,為“無愁河”——這仍在生長的寫作——送上歡喜讚歎。

2015年6月2日改定

END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