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鴟尾、鴟吻、摩羯魚

螭吻解析

周 乾

紫禁城古建築正脊(前後屋面坡的交線)的兩端,多有龍形獸首,其名稱為“螭吻”。螭吻是紫禁城古建築用於防火的鎮物,其外形是漢代“鴟尾”數次演變的結果。

一、雛形:鴟尾

“螭吻”的雛形是“鴟尾”,而“鴟尾”較早的典故可見於西漢時期柏梁殿的火災。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撰《史記》卷二十八載有“(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十一月乙酉,柏梁災。”北宋官員李誡在《營造法式》卷二中補充了後續事項:“漢記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厭火祥”。也就是說,在柏梁殿火災後,有越(粵)地巫師說海中有大魚,虯龍形狀,且與“鴟”相似,可激起巨浪,產生降雨,可以滅火,因而將鴟尾形象置於屋頂,可以鎮火。

由於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古建築實物為唐代的南禪寺,因而對於唐之前的建築樣式僅能透過明器、墓葬壁畫等文物來判斷。徐州博物館藏東漢時期(25-220)陶樓(圖1),其屋脊兩端有翹起。雖然不能證明該翹起部分肯定是鴟尾,但樣式與鴟尾極為相似,不排除在東漢時期已有在屋脊端部的鴟尾做法。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1 徐州博物館藏陶樓(東漢,25-220)

北朝北齊人魏收(507-572)所著《魏書》卷七十七載有“(刺史李世哲)逼買民宅,廣興屋宇,皆置鴟尾”,可反映至少在曹魏時期(220-266)的史料中已有屋頂置放鴟尾的做法,且這種做法一般用於較高等級的建築中。北魏時期(386-534)地理學家酈道元(466-527)所撰《水經注》之卷三十六載有“飛觀鴟尾,迎風拂雲”。他所描述的建築應該為範文(?-349)所建的林邑國,約在今越南南部順化等處,在秦漢時期歸屬象郡管轄。由上可知,“鴟尾”一詞,至少在北魏時期就出現。圖2所示為大同市雲波路北魏石槨內的陶屋,可見其屋脊兩端有明顯翹起的鴟尾。此外,“鴟尾”一詞在清朝仍在使用,如清代官員張廷玉(1672-1755)等人所撰《明史》之卷二十八載有“萬曆三年六月己卯,雷擊建極殿鴟吻;壬辰,雷擊端門鴟尾”。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2 大同市雲波路北魏石槨內的陶屋

二、從鴟尾到鴟吻

“鴟吻”一詞較早的見於初唐僧人釋道世(?-683)所撰《法苑珠林》中。釋道世,字玄惲,因避唐太宗(世民)之諱,以字行。《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一載有“雷電震掣,煙張鴟吻,火烈雲中”。“鴟吻”與“蚩吻”意同。晚唐小說家蘇鶚所撰《蘇氏演義》之捲上載有“蚩者,海獸也。漢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雲:蚩尾,水之精,能闢火災,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見其吻如鴟鳶,遂呼之為鴟吻”。這段話說明,在漢武帝建造柏梁殿時,就有大臣建議在屋頂放蚩尾,以用於鎮火;“蚩”為海中神獸,可以鎮火;由於“蚩”的的嘴部像“鴟鳶”,因而後來(主要是指唐代)被稱為“鴟吻”。那麼,什麼是“鴟鳶”?其實它是指鷂鷹。如唐代詩人韋應物所撰詩《鳶奪巢》載有“野鵲野鵲巢林梢,鴟鳶恃力奪鵲巢”。

從造型來看,“鴟吻”相比於“鴟尾”而言,其造型出現明顯變化,且出現於唐代。如南禪寺大殿(782)的鴟尾僅顯示出翹起的魚尾(圖3);而梁思成繪製的佛光寺東大殿鴟尾(梁思成:《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築》,《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七卷第一期,1944年),不僅有魚尾,而且明顯可見魚尾前部的龍形神獸,瞪眼張嘴,做吞脊狀(圖4)。不難發現,在唐代,“鴟”的形象發生了改變:由早期的“鴟尾”變成了中期及後來的“鴟吻”。所謂“鴟吻”,即露出了龍形臉部,咧嘴獠牙,做張口吞脊狀,形貌猙獰,用於驅邪鎮火。此後遼(圖5)、宋(圖6)、西夏(圖7)、金(圖8)、元(圖9)、明清(圖10)等時期的鴟吻均變為龍首魚身的鎮火神獸,而該神獸的形象,主要源於印度佛教“摩羯魚”。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3 山西省忻州市南禪寺大殿鴟尾(唐,782年)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4 梁思成先生手繪佛光寺東大殿鴟吻(唐,857年)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5 天津市薊縣獨樂寺山門鴟吻(遼,984)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6 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初祖庵大殿鴟吻(北宋,1125)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7 國家博物館藏鴟吻(西夏,1038-1227)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8 山西省大同市華嚴寺大雄寶殿鴟吻(金,1140)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9 山西省運城市三清殿琉璃鴟吻(元,1247)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10 故宮鍾粹宮正吻(明,1420)

三、外來中介:摩羯魚

摩羯魚,亦稱“摩竭魚”、“摩伽羅魚”,為印度神話中想象的大魚,被認為是河水之精,有著翻江倒海的神力。摩羯魚性惡,能損壞船隻、加害於人,後被釋迦摩尼馴服,棄惡從善。如唐代僧人釋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卷第四十一載有:“摩羯者,梵語也。海中大魚,吞噬一切”,可說明摩羯魚初性惡。又據南北朝官員楊炫之所撰《洛陽伽藍記》之卷第五記載:“至辛頭大河,河西岸上有如來作摩羯大魚,從河而出,十二年以肉濟人處,起塔為記。”這句話說明,摩羯魚為佛教神物,是如來佛祖為了救治摩羯國百姓的疾病,躍入水中,化身的大魚。摩羯國的百姓吃了摩羯魚的肉,如服靈丹妙藥一般,病體痊癒了。大約在東漢時期,隨著印度佛教的東傳,摩羯魚的形象已開始在我國出現。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曹植所撰《洛神賦》中載有“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其中的“鯨”(非文魚)很可能是摩羯魚。另“鯢”是指雌性鯨魚,如《古今注》載有“鯨,海魚也……其雌曰鯢”。而東晉畫家顧愷之(348-409)根據《洛神賦》內容所作的傳世名畫《洛神賦圖》,具體地繪出了摩羯魚的形象:體型碩大,魚形,卷鼻,張嘴露牙,面目猙獰(圖11)。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11 《洛神賦圖》(晉)中的摩羯魚

摩羯魚體量大如“鯨”,而其造型在唐代起,又多與龍有關。這種龍首、魚身帶翼的造像,可說是摩羯中國化的基本模樣,在唐朝已基本成形。《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載有“摩伽羅魚,亦言摩竭魚,正言摩迦羅魚,此雲鯨魚也”;卷二十三載有“摩羯魚,此雲大體也。謂即此方巨鰲魚,兩目如日,張口如澗谷,吞舟光出,濆流如潮,欱水如壑,高下如山,大者可長二百里也”。上述文字說明:摩竭魚體型碩大,類似鯨魚,外形與鰲魚又有相似之處。

那麼,什麼是“鰲魚”呢?明代小說家許仲琳撰《封神演義》第八十三回“慈航收服獅象吼”載有“只見烏雲仙把頭搖了一搖,化作一個金須鰲魚,剪尾搖頭,上了釣竿”,可說明鰲魚曾被觀音(慈航)馴服。明代官員周應賓所撰《普陀山志》卷十五載有“東側彌陀佛西則鰲魚觀音”,描述了看到的觀音像立於鰲魚之上。浙江舟山的普陀山法雨寺九龍殿觀音像足踩一條海魚,稱為“海島觀音”;梵音洞庵觀音像與鰲魚相連,稱其為“鰲魚觀音”。而從四川新津縣觀音寺中的飄海觀音像雕塑實物(明,圖12)來看,觀音腳踏鰲魚,立於驚濤駭浪之中,其背景則是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臺山全景。塑像中的鰲魚形象,正是龍首魚身的造型。另明代藏書家郭良翰所撰《問奇類林》卷二十八載有“鰲魚其形似龍,好吞火,故立於屋脊”。由此可知,古建築屋頂的摩羯魚、鰲魚(圖13)、鴟吻為同一神獸。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12 四川新津觀音寺觀音飄海像(明,1490)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13 廣東省廣州市陳家祠屋脊上的鰲魚(清,1888)

四、從鴟吻到螭吻

故宮為明清皇家宮殿建築群,其屋頂正脊兩端的鎮火獸可稱為“螭吻”。“螭吻”一詞較早的出現在宋代文人龍袞所撰《江南野史》中,其卷三載有“初,臺閣殿各有螭吻”。明清以後,“螭吻”這一名稱開始逐漸大量出現,並且大多與“龍生九子”說法密切相關。明代文人孫能傳所撰《剡溪漫筆》卷二載有“漢時以宮殿多災,術者言天上有魚尾星,宜為其象冠於室以禳之。自唐以來,寺觀舊殿宇,尚有為飛魚形尾指上者,今屋上獸頭乃是龍種九子之一,名曰螭吻,性好望”。這段話說明:螭吻的用途是用來滅火,其主要原因是,漢代的術人認為天上有“魚尾星”,將其形象置於屋頂,可以鎮火,且該神獸屬於龍生九子,叫做螭吻。明代官員楊慎所撰《升庵集》卷八十載有“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二曰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進一步說明,螭吻是龍生九子之老二。而清代文學家查慎行所撰《人海記》捲上載有“龍生九子……螭吻好吞(火)”,也就是說,螭吻作為龍生九子的身份,可以吞火,具有到滅火的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螭”是指沒有角的龍。如東漢文字學家許慎所撰《說文解字》卷十三上載有:“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雲無角曰螭”,即“螭”為龍形獸,無角,色黃。另在古建築工程領域,“螭吻”又被稱為“正吻”。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螭吻位於屋頂正脊兩端。圖14所示的太和殿螭吻由吻口、龍身、脖子、卷尾、中央、前爪、後爪、火焰、劍把、背獸等部分組成。其張牙舞爪,“咬住”正脊,極具震懾感,利於鎮火。

鴟尾、鴟吻、摩羯魚、螭吻解析

圖14 故宮太和殿屋頂的正吻(清)

五、結語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漢代“鴟尾”造型置於屋脊部位,是用於滅火的鎮物;在唐代中期,“鴟尾”逐漸演變成龍頭魚尾的“鴟吻”,中介即為印度佛教傳入的摩羯魚形象;而明代“龍生九子”說法的盛行,使得“鴟吻”造型進一步演化為紫禁城內常見的龍形獸首“螭吻”;從“鴟尾”到“螭吻”,其放置部位及鎮火功能始終保持不變。

(作者單位: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