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姑蘇臺的猜想

關於姑蘇臺的猜想

姑蘇臺,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它與楚國的章華臺、魏國的銅雀臺並稱。蘇州的定名與雅稱“姑蘇”的確定,都與這座古臺不無關聯。但這座著名古臺,當年究竟建造在哪裡?竟成為了蘇州的一樁懸案。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曾想認真調查它的蹤跡。當時有人勸我:2500多年過去了,如果有遺蹟,也早被破壞了。再說歷史上有那麼多人關注它,如果有遺蹟,不早就被先人寫入史籍了?我沒有理會,還是決定去那幾座山上看一看。因為真想做成一件事,目的不同、眼光不同、努力程度不同,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況且我們現在掌握了近百年來才形成的現代考古學的方法,古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這一代人未必不能找到答案。

為尋覓姑蘇臺的蹤跡,我一口氣登上了姑蘇山。在臨近山頂的土坡上,發現了數片曲折紋和窗欞紋的幾何印紋硬陶片。可以確定春秋時期有人在這裡活動過。但山的形體實在太小,造個亭院還可以。上山也根本不需要造什麼九曲路。最主要的是山南有高聳的鳳凰山。鳳凰山是橫山山脈西出的一支,即使造高臺,也很難看到太湖。

又登上皋峰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民國《吳縣誌》稱其為“皋峰奧區”。宋代書法家米芾還曾在山上留有題詞。主峰高191米,長3000餘米,最寬處1500米。山之西端被稱為“胥山”,與皋峰山體相連,坐落於太湖入水口——胥口之南。站立山巔,向西、向南、向北,太湖湖面一望無際,洞庭東西山、胥口之北的漁洋山,均歷歷在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皋峰山頂上有較大的石築基礎,雖很難判斷其年代,但馮桂芬主纂的同治《蘇州府志》對這些石築基礎有過記載。他贊同金友理在《太湖備考》中的論斷,認為此即姑蘇臺遺址。

攀上橫山,橫山的體量更大,佔地約25平方公里,山長6500米,寬4500米,主峰高294米,山巔非常平坦。《吳郡圖經續記》載:“此山鎮郡西南,臨湖控越,實吳時要地。”民國《吳縣誌》更稱:“山之嶺九,九嶺各有墩,中空,為藏軍處。”山上實見確有九個墩,這些墩寬廣各數十米,高十餘米。我試圖登上墩頂,還有一定難度,因為坡很陡。如果這些墩真是“藏軍洞”或“烽燧墩”,那便是太湖地區形體最大的。可惜沒有對它們進行過發掘,內部結構和記憶體遺物不得而知。山上原有的乾元寺,當年已毀圮,僅存瓦礫與石柱礎,均可判別為後代遺物。除那九個墩外,也無其它春秋時代的遺物可尋。站在山巔,太湖及湖山均列於前。白洋灣、石湖一目瞭然。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所載,並非無端虛記。

寄希望實地調查,我把爭論中前人認為有可能是姑蘇臺址的幾座山爬了個遍,仍沒能找到答案。要找答案看來還只能求助於文獻。

古文獻中關於姑蘇臺的記載不少。最權威的當數《史記》《國語》和《左傳》。《史記·吳世家》稱:“闔閭起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國語·吳語》載:“今王(夫差)……高高下下以罷民於姑蘇……”韋昭注:“高高,起臺榭。下下,深汙池也。”《左傳·哀公元年》也載:“楚子西曰:‘今聞夫差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珍異是聚,歡樂是務……’。”可以看出闔閭、夫差兩代吳王確實舉國力營造過姑蘇臺,但這些著作中,均未涉及具體地點。

即使司馬遷曾“登姑蘇、望五湖……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也沒有記下姑蘇臺更詳細的資料。

參閱地方文獻,《越絕書》有“造以遊姑胥之臺,以滿燈湖,中闕百姓”。《吳越春秋》載:吳王“秋冬治於城中,春夏治於城外……旦食組山,晝遊蘇臺。射於鷗陂,馳於遊臺。興樂石城,走犬長洲……”過著糜費的生活,而且多與姑蘇臺有關。同書還記載,夫差當政時,越國謀臣文種為勾踐獻滅吳之計,其中之一為“遺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宮室,以盡其財。”勾踐採納了文種的計謀,“使木工三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年”,並將“大二十圍,長五十尋”的天生神木送給夫差,討吳王歡心。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阻,重造了這高三百丈、廣八十四丈的姑蘇臺。稍後的文人對姑蘇臺的記載也多見夫差的所作所為。例如《洞冥記》的作者就說:“吳王夫差築姑蘇之臺……周旋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彈耙人力,宮妓千人,臺上別立春宵宮為長夜之飲。造千石酒鍾,又於宮中作海靈館、館娃閣。銅溝玉檻,宮之楹榱,皆珠玉飾之。”《山水記》載:“夫差作臺……積材五年乃成,造九曲路,高見三百里。勾踐欲伐吳,於是作梓柟,嬰以白璧,鏤以黃金,狀如龍蛇,獻吳王,吳王大悅受以起此臺。”各書對於吳王夫差的窮奢極欲感慨頗多,但對姑蘇臺的具體情況,尤其是它的建造地點,卻都語焉不詳。這也難怪,姑蘇臺已失之數百乃至上千年。他們又不是考古學家,要詳細記述時間、地點、尺寸、性狀並對物體作出客觀的評述幹什麼?

詩仙李白似乎對姑蘇臺也倍感興趣。他題詠蘇州的詩不多,在僅有的幾首中,詠歎姑蘇臺的就有兩首。其中七絕《蘇臺覽古》寫道,“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詩人總會以特有的、簡練的語言,記錄下自己的感懷:物易人非,好像只留下曾經照亮過吳王宮裡人的月亮,依舊懸掛在天上,依然映照著西江……

做了那麼多查訪,查閱了那麼多資料,我寫了一篇題為《姑蘇臺在哪裡?》的考證文章投向媒體,作為當年努力的成果。文章發表後,我還著實欣喜了一陣子。許多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看,當年的文章是那麼的膚淺:看似引經據典,卻是人云亦云,毫無我見,完全是古人所言之翻版。

經過近年來的思考,我有了一些新的猜想:

姑蘇臺可能沒有古文獻中描述的那麼高廣。古籍記載:姑蘇臺“高三百丈,廣八十四丈”。考古資料顯示,春秋時代一丈合今2。27米。高三百丈就是681米。吳地最高的穹窿山僅高341米,也就是說姑蘇臺有兩個穹窿山的高度。改革開放前蘇州最高建築北寺塔,實測高度才76米。也就是說要八九個北寺塔累疊起來,才能達到姑蘇臺的高度。所以姑蘇臺應該不是我們曾經認為的那個高度。

姑蘇臺絕不可能“高見三百里”。人的眼睛理論上說可以看見無窮遠的東西,比如距地球38萬公里的月亮,甚至數光年的星星,然而那是偌大的發光體。唐代詩人王之渙曾作《登鸛雀樓》,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之句。好像登高一屋樓,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東西,實際這也是詩人的誇張。吳越春秋時是肯定沒有望遠鏡的,高見三百里是什麼概念?就是登上姑蘇臺不僅太湖盡收眼底,東海邊的一切,也可以一目瞭然,有這樣的可能嗎?所以“高見三百里”,也帶有文學的誇張。

姑蘇臺也不可能像古文獻中描述的那麼奢侈豪華。我們對它的想象,多半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吳越春秋仍屬“青銅時代”或稱為“銅石並用時代”,鐵器還沒有出現。石器雖然進入退化期,但仍在農業勞作中經常被使用。比較粗糙的石犁、石斧在春秋古遺址中多有發現。青銅製作的鋤、斤、耨、戈、矛等,已是當時最先進的工具或武器了。木材最主要的加工工具斧、鋸、刨、鑿等,也只可能用青銅製作。青銅斧在發掘中多有發現,但形體都很小;收割用的鋸鐮,在發掘中也有發現,可視為鋸的前身,但真正青銅鋸包括刨和鑿的實物,以往都未曾見到過。所以春秋時代人們對木材的加工能力可想而知是相當有限的。

以木造屋,是新石器時代先人們的創造。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草鞋山遺址中,即發現多處居住遺址。這種居所是半地窖式的,呈圓形,周圍布有柱洞。洞內有木柱的遺存,說明古人已開始用木建屋了。將房屋建成半窖穴式,主要是增加房屋的抗風能力,使房屋更加牢固。當然到春秋時代,木構建築的技能肯定有了進步,這才出現了所謂的宮殿。但這一時期的宮殿也不能與現存的宮殿,或影視作品中的宮殿相比擬。因為當時雖會燒造陶器,磚瓦之類的建築構件尚未出現。磚瓦是秦漢時期的發明,所以才有“秦磚漢瓦”之說。

對於石料的加工能力,春秋時也是極其有限的。新石器時代先人們雖然會嫻熟地製作磨光石器,但建築石材的磨製與石器製作不是同一概念。運用青銅器很難完成對石材的開採與加工。太湖地區發掘那麼多“石室”,其室內比較平整,主要是利用了石塊自然的平整面。而石塊平整,也主要取自岩石的斷裂面。人類對

石器加工的能力是逐步提升的。

一般來說,宋元時代,人們掌握了對武康石較為精細的加工。到了明代,人們對石灰岩、青石加工的技術已經熟練。而對花崗石進行精細加工,到明末清初才真正完全掌握。這樣的程序都有實物可作明證。石器加工的緩慢程序,完全是由生產工具所決定的。

以上猜想如果不錯,我們應該對姑蘇臺有一個新的認識:

它不可能那麼高廣,不可能那麼奢華,它不過是當時耗費大量人力,以土、石堆築而成的高臺。它矗立於山巔,要有巨大的抗風能力,應該要有碩大的以自然石塊和泥土構築而成的基礎,其上才是盡當時木材加工技術所能而築的比較精緻的宮室或臺榭。這也符合《尚書》“惟宮室臺榭”和孔傳“土高曰臺,有木曰榭”的記載。這樣的建築,即使在吳越戰爭中被焚燬,或其它原因被毀壞,其巨大的石構基礎應該還有遺存,絕不可能一點不剩。

另外,吳地的許多山,都有幾個山名。比如鳳凰山北的姑蘇山,又稱紫石山、和合山。皋峰山又稱清明山、胥山、姑胥山。所以才會有姑蘇臺在其上的爭論。我猜想真正的姑蘇山,可能是七子山。因為七子山除又名橫山外,民國《吳縣誌》稱此山還有一個別稱叫“踞湖山”,即可能是“句吳山”。“句吳”者,姑蘇也。它是吳地佔地最大的山,可視為吳國的國山。又近木瀆春秋古城,形勢非同一般。而且山頂平緩,長達五六里。才有“橫亙五里”之說。我猜想山上的九個墩可能是九個宮室的基礎,所謂的“九曲路”,會不會是連結這九大宮室的曲折通道?

春秋戰國時代,各國都有營建臺榭的風氣。除與姑蘇臺齊名的章華臺之外,還有楚莊王時所築的匏居臺。越王勾踐也曾建過怪遊臺、齋臺、駕臺、離臺、中指臺等。其中怪遊臺高四十六丈五尺二寸(《越絕書·記地傳》),為勾踐仰觀天象之所。齊國的齊景公也建有路寢臺,趙武靈王則築叢臺於邯鄲城內。此臺遺址仍在,現已闢為叢臺公園……可見闔閭、夫差兩代吳王建造姑蘇臺,也是順應了當時的這種風氣。他們甚至不止建了這一座臺,比如還有郊臺、拜將臺等。只是姑蘇臺比較大、耗工多而出名。特別是夫差失國之後,姑蘇臺的建造成為他的主要“罪狀”之一,更使姑蘇臺格外地有名起來。

姑蘇臺址歷史上一直存在著紛爭,對於這一問題的解決,也許還得有賴於現代考古學。1984年,湖北考古工作者在潛江發掘了一處遺址,範圍極大,長15公里,寬1。5公里,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國家和省、地文物專家判別其即為當年楚靈王所築章華臺的故址,使章華臺址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蘇州臺舊址的紛爭,何時得到解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