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傳說故事中,總是會有各種各樣裝著寶物的“大寶船”。它們有的裝滿了黃金,有的滿載古董。其中有一些船因為意外永遠沉入了海底,成為了等待後世人前來發掘的“海底寶藏”。其實這些“海底寶藏船”不光存在於傳說當中,在現實中我們也同樣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1987年,一家英國打撈公司就在中國的南海海域發現了一艘“寶船”。它的體積之大,價值之高,年代之久都令當時的世界各國嘖嘖稱奇。那麼這究竟是一艘怎樣的“寶船”呢?它又為何會沉到南海海底呢?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1987年,一家英國的打撈公司來到中國的南海海域。根據他們已經掌握的情報來看:這片地區有很多沉船,而此次他們需要打撈的是一艘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英國船長按部就班地執行著上面佈置下來的任務,在指定的區域下網,再派出水下打撈人員一探究竟。

沒想到水下打撈員回來之後告訴了船長一個驚人的訊息。咱們打撈到的好像不是東印度公司的船。而是一艘更大、年代似乎更久的船。這艘船裡面或許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寶藏呢。好在這個英國船長比較識大體,他感到此事可能不一般,於是就與負責管理這片海域的中國廣東省海事部門取得了聯絡。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中國海事部門一聽說船隻的年代很久遠,於是立刻聯絡了廣東省的文物部門一起來到指定的海域進行勘探考古。此時,大家都希望能夠一睹這艘神秘古船的“真容”。但是,經過水下探測人員看到的情況:這艘船體積十分龐大,再加上船體本身在海水當中浸泡了足足幾百年之久,如果這個時候,沒有縝密的計劃就貿然開始打撈很有可能對古船的船體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加之我們國家當時的海底打撈技術還不是很成熟,要一次性打撈這麼大的古代沉船,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考古人員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思量再三,中國文物管理部門最終同意讓日本考古隊參加到這次的考古行動當中來。中國派出考古人員,日本提供技術。就這樣,一支國際聯合水下考古隊就在南海海域成立了。為了方便打撈時的標記和日後的研究,考古人員決定給這艘船起一個名字——“南海一號”。

當時,相關部門給予這次考古工作的預算是一億元人民幣。可是漸漸地,大家發現,這艘船不光打撈上岸很費勁,就連打撈上來以後的存放都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南海一號”長時間浸在海水裡,如果把它打撈上岸,我們需要為它專門修建一個保護場館。而這前前後後從打撈到修建專門場館,所有的工作花費加起來有3億元。雖然這次考古行動花費巨大,但是,有關部門咬咬牙還是同意了。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要打撈“南海一號”就必須先搞清楚,這艘船裡面到底有些什麼東西。為此,中國的考古人員進行了前後幾個星期的漫長探索。大家把“南海一號”能找到角落都找了個遍。最終,專家得出了一個結論:“南海一號”很有可能是我國南宋時期發一艘大型商船,這一點從“南海一號”上裝運的瓷器和茶葉就可以看出個大概。當時這艘船途徑南海海域,很有可能在這裡遭遇了海上大風暴,最終也因此沉沒海底。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現在,船的年代也搞清楚了。下面就要正式開始打撈了。考古人員決定,先從船內的各種貨物開始打撈起。大家一合計,先打撈一些比較小的瓷器和器皿。水下的打撈人員負責打撈,岸上的工作人員則要負責把清理這些文物,避免他們在接觸了外界的陽光和空氣之後產生其他的反應。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人們發現,在“南海一號”上裝的瓷器幾乎涵蓋了當時南宋朝廷的大部分官窯作品。這裡面的瓷器,有的出自“瓷都”景德鎮,有的出自德化窯,有的出自福建的“龍泉窯”。還有一些北宋時期的“鈞窯”。這些瓷器造型各異,而且每一種瓷器都有好幾件。看來,這是當時的人運到遠洋去做生意用的。當然,這些瓷器經歷了時間和歷史的沉澱,“南海一號”在我們後人看來簡直就是一座大型的博物館。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除了瓷器,考古人員還在“南海一號”上找到了很多金銀器皿。這裡還有漢代的五銖錢。它的庫藏之豐富簡直讓考古人員感到瞠目結舌。

我們都知道,當時宋代已經產生了最早的紙幣“交子”。而且,普通的老百姓就算不用交子也得用通寶來買東西。這裡糾正大家一個誤區,很多人以為我國古代人買東西都是直接用銀子的,好像就算是再窮的人家裡也有幾兩碎銀子。可是現實並不是如此。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在古代,金銀都是屬於貴重金屬,它們的產量也極其有限根本做不到人手一兩銀子。況且,我國正式使用銀子是在明朝。但即便是官府說可以用銀子了,普通的老百姓還是得用銅錢去官府換銀子,再用銀子繳稅。這期間如果遇上家裡沒錢的時候,很多百姓還會直接用糧食、布匹這些實物來替代銀子這樣的官方貨幣。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那麼,既然老百姓大多使用通寶,為什麼船上還有這麼多銀子、金子甚至是漢代的五銖錢呢?專家認為,這或許是當時南宋朝廷對外展示自己國力強大的一種手段。向來以天朝大國自居的中國古代王朝,非常喜歡與小國開展一些“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換言之,外國給中國的東西,意思意思就行,如果這些小國家實在太窮,給一點當地的土特產也行。但是中國給過去的回禮就必須要彰顯“大國”氣度。除了名貴的瓷器,還有一些中國的古董文物。畢竟,中國古人做生意,從來不單單只是做生意。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2007年,經過了整整二十年的打撈工作。“南海一號”終於在中日兩國考古人員的共同見證之下重出水面。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出水之後的“南海一號”並沒有立刻產生化學反應腐爛塌陷。而是儲存完好。

為了保險起見,中國文物部門把南海一號移到了事先已經建好的博物館裡。在保證船體本身的基礎上,再對南海一號本身進行更加細緻的研究和清理工作。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那麼,這艘船為什麼歷經八百多年仍然不會腐爛呢?在2019年,中國文物部門舉行了記者會,公佈了最新的“南海一號考古研究成果”。專家推斷認為:南海一號雖然沉入海底時間達到了上百年,但是由於船體周圍有著大量的泥沙淤積。很多船體的關鍵部位都已經被淤泥包裹起來了。再加上南海一號本身的船體就是用當時南方地區的松木製造的。民間有一句話說“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可見松木的防水效能很好。在製作船隻的時候,當時的外面還打上了一層防水用的油,這樣一來,船體就更加不會被水侵蝕了。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那麼,當時的船員和水手在船上的生活如何呢?在發生事故的時候有沒有人跳船逃走呢?

對於這個問題來自廣東中山大學的考古人員對比了當時的古書文獻記載。他們認為:當時船上的乘客不光包括一些水手,還有一些中國的富商。這些人極有可能是去外國談貿易的。他們在船上的生活十分精緻。不光有精緻的化妝用品,佩戴著金銀首飾。甚至還可以吃上很多小吃和蔬菜。這個生活水平,哪怕是三百年後的歐洲遠洋水手都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當時發生事故的時候,這些富商極有可能跟著船一起葬身大海了。因為,如果有人逃命,大機率不會把自己隨身攜帶的一些小玩意兒和首飾一起扔到船上。

在釋出會上,本次活動的發言人語重心長地說:“南海一號”作為我國在新世紀的重要考古發現之一,恰好也有力的證明了我國與歐洲各國存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事實。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更多關於“南海一號”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成果會被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確實如同研究人員所說的那樣,“南海一號”作為我國南宋時期的大型商船,它的考古和發現不光我我們今天的中國人去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打開了一扇窗,甚至對於世界航海歷史的研究都頗有裨益。今天的我們看到“南海一號”就彷彿看到了那個年代無數在海面上辛勤奔走的船員和商人的生活。他們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絕對的“勇士”。

有了他們,東西方文化才會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相遇並且交融在一起。“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也在於此。今天的我們站在時代的前沿,回看過去的足跡,更加慶幸自己出生在這樣一個文明古國。而中國這艘巨輪也必將駛向更加遙遠的彼岸。

中國花掉3個億巨資,打撈古船“南海一號”,發掘文物八萬多件

參考文獻:

《“南海一號”出水 驚豔世人》東方收藏

《從“南海一號”看中國航海》大眾考古

《“南海一號”的考古設計與研究》照明工程學報

《花三億打撈的南海沉船》珠江水運

《南海一號與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船檢

頂部